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书荣专利>正文

非晶电感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2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5
非晶电感磁芯,它涉及磁芯技术领域。非晶电感磁芯它包含磁芯上轭、磁芯下轭、阻燃层、凹槽、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固定绑带、插件、缝隙,磁芯上轭设置在磁芯下轭上方,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表面均设置阻燃层,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左右两侧表面设置凹槽,第一线圈绕组设置在第二线圈绕组的左侧位置,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由固定绑带固定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左右两侧,磁芯上轭通过插件与磁芯上轭固定连接,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连接处设置缝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它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工作更加稳定,降低了噪声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几率。

Amorphous inductive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晶电感磁芯
本技术涉及磁芯
,具体涉及非晶电感磁芯。
技术介绍
非晶电感磁芯具有高磁感应强度Bs,具有低损耗、易于安装和易于绕线等优点而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它适用于高频变压器,光伏逆变器滤波电感,中频变压器,大功率输出滤波器,变频空调PFC电感等场合。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非晶电感磁芯的散热性能较差,容易发生匝间短路的情况,工作不够稳定,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大,并且在线圈发生故障而产生火花时,火星蔓延往往会产生危险,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非晶电感磁芯,1、凹槽的设置使磁芯在与线圈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空隙,加强散热效果,降低产品温升的可能,不容易发生匝间短路的情况,使工作更加稳定,并且工作效率更高;2、缝隙的设置可以减少漏磁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噪声;3、阻燃层的设置使线圈故障而产生火花时,阻燃层可以避免火星蔓延,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总的来说,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它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工作更加稳定,降低了噪声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几率,适合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磁芯上轭1、磁芯下轭2、阻燃层21、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第二线圈绕组4、固定绑带5、插件6、缝隙61,磁芯上轭1设置在磁芯下轭2上方,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表面均设置阻燃层21,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左右两侧表面设置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设置在第二线圈绕组4的左侧位置,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由固定绑带5固定在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左右两侧,磁芯上轭1通过插件6与磁芯下轭2固定连接,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连接处设置缝隙61。所述的磁芯下轭2上部为弯曲部23,弯曲部23下方设置伸出部24,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结构一致。所述的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的内部设置铜线41,铜线41的外表面设置包覆层411,包覆层411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漆层4111。所述的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通过接线端42连接。所述的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均为C型磁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通过插件连接,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连接处留有一定的缝隙,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前后表面上设置若干凹槽,第一线圈绕组缠绕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左侧,第二线圈绕组缠绕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右侧位置,线圈绕组和磁芯连接后因为凹槽的存在而使得它们的连接存在一定的空隙,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散热,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表面均刷上一层阻燃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凹槽的设置使磁芯在与线圈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空隙,加强散热效果,降低产品温升的可能,不容易发生匝间短路的情况,使工作更加稳定,并且工作效率更高;2、缝隙的设置可以减少漏磁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噪声;3、阻燃层的设置使线圈故障而产生火花时,阻燃层可以避免火星蔓延,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总的来说,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它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工作更加稳定,降低了噪声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几率,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A-A剖视图;图3本技术中磁芯上轭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应图2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磁芯上轭1、磁芯下轭2、阻燃层21、凹槽22、弯曲部23、伸出部24、第一线圈绕组3、第二线圈绕组4、铜线41、包覆层411、绝缘漆层4111、接线端42、固定绑带5、插件6、缝隙61。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磁芯上轭1、磁芯下轭2、阻燃层21、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第二线圈绕组4、固定绑带5、插件6、缝隙61组成,磁芯上轭1安装在磁芯下轭2的上方,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表面设置一层阻燃层21,阻燃层21的设置使线圈故障而产生火花时,阻燃层可以避免火星蔓延,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表面设置凹槽22,凹槽22和磁芯上轭1或磁芯下轭2一体成型设置,凹槽22的设置使磁芯在与线圈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空隙,加强散热效果,降低产品温升的可能,不容易发生匝间短路的情况,使工作更加稳定,并且工作效率更高,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左侧位置安装第一线圈绕组3,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右侧位置安装第二线圈绕组4,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由固定绑带5固定,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通过插件6固定连接,磁芯上轭1的磁芯下轭2的连接处有一定的缝隙61,缝隙61设置可以减少漏磁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噪声。所述的磁芯下轭2由弯曲部23和伸出部24组成,弯曲部23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伸出部24,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结构完全一致,缝隙61设置在伸出部24的表面。所述的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由铜线绕制而成,铜线41的表面包裹一层包覆层411,包覆层411的表面有一层绝缘涂层4111。所述的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之间设置接线端42。所述的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均为一种C型磁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通过插件连接,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连接处留有一定的缝隙,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前后表面上设置若干凹槽,第一线圈绕组缠绕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左侧,第二线圈绕组缠绕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右侧位置,线圈绕组和磁芯连接后因为凹槽的存在而使得它们的连接存在一定的空隙,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散热,在磁芯上轭和磁芯下轭的表面均刷上一层阻燃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凹槽的设置使磁芯在与线圈连接处存在一定的空隙,加强散热效果,降低产品温升的可能,不容易发生匝间短路的情况,使工作更加稳定,并且工作效率更高;2、缝隙的设置可以减少漏磁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噪声;3、阻燃层的设置使线圈故障而产生火花时,阻燃层可以避免火星蔓延,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总的来说,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它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工作更加稳定,降低了噪声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几率,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磁芯上轭(1)、磁芯下轭(2)、阻燃层(21)、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第二线圈绕组(4)、固定绑带(5)、插件(6)、缝隙(61),磁芯上轭(1)设置在磁芯下轭(2)上方,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表面均设置阻燃层(21),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左右两侧表面设置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设置在第二线圈绕组(4)的左侧位置,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由固定绑带(5)固定在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左右两侧,磁芯上轭(1)通过插件(6)与磁芯下轭(2)固定连接,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连接处设置缝隙(61)。/n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磁芯上轭(1)、磁芯下轭(2)、阻燃层(21)、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第二线圈绕组(4)、固定绑带(5)、插件(6)、缝隙(61),磁芯上轭(1)设置在磁芯下轭(2)上方,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表面均设置阻燃层(21),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左右两侧表面设置凹槽(22),第一线圈绕组(3)设置在第二线圈绕组(4)的左侧位置,第一线圈绕组(3)和第二线圈绕组(4)由固定绑带(5)固定在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左右两侧,磁芯上轭(1)通过插件(6)与磁芯下轭(2)固定连接,磁芯上轭(1)和磁芯下轭(2)的连接处设置缝隙(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荣
申请(专利权)人:王书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