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光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98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夜光反光膜,属于反光膜技术领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微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离型纸,所述微棱镜层与反射层之间还设置有夜光层,所述微棱镜层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元,所述微棱镜单元为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且相邻微棱镜单元共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的微棱镜单元,可以使得照射到其反射面上的光线在能发生全发射的情况,增大反射面积,而减少产生视觉盲区的情况,从而具备良好的反射效果,同时微棱镜层的一侧增加了夜光层,可以吸收穿过微棱镜层的光线并显示亮度,能有效提高反光膜的警示效果。

A kind of luminous reflec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光反光膜
本技术公开一种夜光反光膜,属于反光膜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反光膜广泛应用于公路、航空、铁路、航运、汽车车牌等各个领域,个性化的需求急剧增加,由其制成的交通标志在夜间灯光照射下,能反射出明亮清晰的光线,使驾驶员或其他人员能看清安全警告或禁令标志,对保障交通安全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上出现的反光膜,在灯光照射的情况下,内容清晰可见,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在晚上光线暗淡或没有光源的情况下,它的反光效果就不是很明显,这就降低了它在这其中起的导向、警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夜光反光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夜光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微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离型纸,所述微棱镜层与反射层之间还设置有夜光层,所述微棱镜层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元,所述微棱镜单元为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且相邻微棱镜单元共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棱镜层可以对光线进行发射,而微棱镜层是由若干个微棱镜单元共边拼接而成,由于微棱镜单元为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其外周包含有六个反射面,光线照射到其中一个微棱镜单元的反射面时,在全发射的作用下会反射到与之相邻的微棱镜单元的反射面上,并发生二次全发射,使得光线沿180°反射回去,而微棱镜单元的其余反射面也按照此原理进行反射,从而使得远距离照射在微棱镜层上的光线减少产生视觉盲区的情况,从而具备良好的反射效果,同时微棱镜层的一侧还有夜光层,当光线在发生折射之后会穿过微棱镜层而照射到夜光层中,由夜光层将光能吸收并发光,可以提高反光膜的警示效果。优选的,所述微棱镜层与夜光层之间设置有聚光层,所述聚光层靠近微棱镜层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与微棱镜单元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光层表面的弧形凸起可以对光线起到聚焦的作用,使得穿过聚光层的光线集中照射到夜光层对应弧形凸起的中部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反光膜的警示效果。优选的,所述聚光层为PMMA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MMA具有透明性好,且化学性能稳定,选用PMMA作为聚光层可以保证光线的穿透效果。优选的,所述夜光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夜光条一和夜光条二,所述夜光条一中蓄光粉的密度大于夜光条二中蓄光粉的密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蓄光粉密度不一致的夜光条一和夜光条二作为夜光层,两者对光线的吸收程度存在差别,同时两者间隔分布,从而形成亮度差别,在视觉上容易引起注意。优选的,所述反光面层的表面设置有耐酸碱保护层,所述耐酸碱保护层为二氧化硅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光面层的表面增加二氧化硅涂层,可以保护反光面层免受外界的腐蚀,减缓反光膜的老化速度,有效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反光面层选用PVC改性丙烯酸树脂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PVC改性丙烯酸树脂材料制成的反光面层,使得反光膜具吸附油墨的能力,从而方便在反光膜表面进行各种图片的喷绘处理,改善了传统反光膜图案单一的缺陷。优选的,所述反射层为全反射的镀铝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铝膜可以充当遮光层而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同时在部分光线穿过夜光层后会发生全发射而原路返回,增加反射后的显示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的微棱镜单元,可以使得照射到其反射面上的光线在能发生全发射的情况,增大了反射面积,而减少产生视觉盲区的情况,从而具备良好的反射效果,同时微棱镜层的一侧增加了夜光层,可以吸收穿过微棱镜层的光线并显示亮度,能有效提高反光膜的警示效果,而且由于微棱镜层与夜光层之间设置聚光层,可以对光线起到聚集作用,并由夜光层集中吸收光线,进一步提高显示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夜光反光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夜光反光膜中微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射层;2、微棱镜层;3、耐酸碱保护层;4、聚光层;5、弧形凸起;6、背胶层;7、反光面层;8、夜光层;9、离型纸;10、微棱镜单元;11、反射面;12、夜光条一;13、夜光条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夜光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7、微棱镜层2、反射层1、背胶层6、离型纸9,反光面层7选用PVC改性丙烯酸树脂材料,其对油墨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可以利用油墨在反光膜的表面喷绘或印刷各种图案,方便反光膜的生产,微棱镜层2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元10,微棱镜单元10为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且相邻微棱镜单元10共边,而微棱镜单元10包含有六个反射面11,光线照射到其中一个微棱镜单元10的反射面11时,在全发射的作用下会反射到与之相邻的微棱镜单元10的反射面11上,并发生二次全发射,使得光线沿180°反射回去,而微棱镜单元10的其余反射面11也按照此原理进行反射,从而使得远距离照射在微棱镜层2上的光线减少产生视觉盲区的情况,以具备良好的反射效果。微棱镜层2与反射层1之间还设置有夜光层8,当光线在发生折射之后会穿过微棱镜层2,而照射到夜光层8中,由夜光层8将光能吸收并发光,可以提高反光膜的警示效果,夜光层8包括间隔分布的夜光条一12和夜光条二13,夜光条一12中蓄光粉的密度大于夜光条二13中蓄光粉的密度,两者对光线的吸收程度存在差别,同时两者间隔分布,从而形成亮度差别,在视觉上容易引起注意。微棱镜层2与夜光层8之间设置有聚光层4,聚光层4靠近微棱镜层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5,弧形凸起5与微棱镜单元10一一对应,聚光层4为PMMA片,聚光层4表面的弧形凸起5可以对光线起到聚焦的作用,使得穿过聚光层4的光线集中照射到夜光层8对应弧形凸起5的中部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反光膜的警示效果。反光面层7的表面设置有耐酸碱保护层3,耐酸碱保护层3为二氧化硅涂层,可以保护反光面层7免受外界的腐蚀,减缓反光膜的老化速度,有效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反射层1为全反射的镀铝膜,镀铝膜可以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同时将光线全反射至夜光层8中,增加反射后的显示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光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7)、微棱镜层(2)、反射层(1)、背胶层(6)、离型纸(9),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层(2)与反射层(1)之间还设置有夜光层(8),所述微棱镜层(2)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元(10),所述微棱镜单元(10)为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且相邻微棱镜单元(10)共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光反光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反光面层(7)、微棱镜层(2)、反射层(1)、背胶层(6)、离型纸(9),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层(2)与反射层(1)之间还设置有夜光层(8),所述微棱镜层(2)包括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微棱镜单元(10),所述微棱镜单元(10)为六棱锥透明晶体结构,且相邻微棱镜单元(10)共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层(2)与夜光层(8)之间设置有聚光层(4),所述聚光层(4)靠近微棱镜层(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5),所述弧形凸起(5)与微棱镜单元(10)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夜光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彬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夜景辉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