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8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帘,包括布体,所述布体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布体上还设置有标识带,所述标识带一端设置在翻边与布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在翻边与布体之间设置标识带,能够在尽可能少的破坏窗帘美观性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能够较为明显的观察到窗帘厂商的标识,进而更易提升窗帘厂商的品牌认知度的效果。

A cur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居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帘。
技术介绍
目前,很难做到在窗帘上合理的设置厂商的标识,如果标识直接印在窗帘的表面,那么会影响窗帘的花纹美观度;如果通过设置标识布片缝制在窗帘的表面,那么也会显得突兀,影响窗帘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窗帘,其优势在于通过预制标识带,将标识带缝制在窗帘边缘的翻边与窗帘布体之间,从而能够在不影响窗帘美观性的前提还能够彰显出商家的标识,提高品牌的认知度。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窗帘,包括布体,所述布体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布体上还设置有标识带,所述标识带一端设置在翻边与布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标识带宽度的一侧缝制在翻边与布体之间,而标识带露在本体与翻边外的部分上具有预先印制的厂商标识,标识沿着标识带的长度方向间隔的设置在标识带上,呈现出有序的美观性。并且,通过选用具有不同底纹的标识带设置在布体上,标识带本身也能够呈现出一种装饰美观性的结构性作用。因此,通过在翻边与布体之间设置标识带,能够在尽可能少的破坏窗帘美观性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能够较为明显的观察到窗帘厂商的标识,进而更易提升窗帘厂商的品牌认知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体边缘的翻边包括第一布体翻边和第二布体翻边,所述第二布体翻边位于第一布体翻边与第二布体翻边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体的边缘通过两次翻折形成第一布体翻边与第二布体翻边,使得布体最边缘的较为毛糙一端,即第二布体翻边的一端被包裹在布体与第一布体翻边之间,而使得第一布体翻边与第二布体翻边连接处较为圆润平整的一端显露在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带与翻边等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识带与翻边等长,使得窗帘的两侧更具一体的美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带为涤纶带,所述标识带的密度大于10000针/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密度大于10000针/米的涤纶材料制成的标识带为高密度布料,其具有形变能力较差,而强度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将标识带缝制在翻边与布体之间时,窗帘的两端较为平整,而不易形变。即使窗帘采用缩水性的材料制成,在窗帘经过洗涤后,因为标识带不会缩水,窗帘整体也难以形变缩短。而针对一些窗帘采用容易形变的材料制成的,例如绒布材料,窗帘在长时间的悬挂后会因为自重的原因而被拉长形变,通过在翻边和布体之间设置缝制不易形变的高密度标识带,也可以一定程度的上抑制窗帘长时间悬挂而产生的形变,进而让窗帘能够更长时间的保持结构稳定性和整体美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带呈长条的片状,所述标识带宽度的两端对折后缝制在翻边与布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识带宽度两侧一般比较毛糙,而标识带较为毛糙的两端经过对折缝制在翻边与布体之间后,提升了窗帘侧边边缘的美观性和平整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包括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的两侧以及外层的两侧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翻边,所述内层的上端以及侧边两边与外层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式侧窗帘的外层的上端一般滑动连接于固定在墙体上的滑动杆上,而内层可拆卸的连接于外层上,使得内层方便拆卸更换样式或更换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的上端以及外层上端设置有相互配合按扣带;所述内层两侧翻边上设置有纽扣,所述外层的两侧的翻边上形成扣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的上端以及外层的上端通过按扣带连接,以及在内层两侧翻边上设置纽扣与外层的两侧的翻边上形成的扣眼连接,从而实现内层与外层的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眼的长度尺寸为纽扣的最大直径尺寸的2-5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若采用缩水性材料制成,那么在内层经过水洗后会缩水。扣眼的长度尺寸为纽扣的最大直径尺寸的2-5倍,在内层未缩水前,每个纽扣与扣眼的中部对应,因为扣眼的尺寸足够大,因此即使内层缩水纽扣也能够扣入扣眼。若内层与外层的两侧采用按扣带连接,那么在内层缩水与外层连接时,则会造成内层两侧紧绷、不自然。内层的上端与外层的上端采用按扣带连接,是因为二者连接处需要承受内层的自重,而按扣带连接方式足以提供承受内层自重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翻边与布体之间设置标识带,能够在尽可能少的破坏窗帘美观性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能够较为明显的观察到窗帘厂商的标识,进而更易提升窗帘厂商的品牌认知度;2、采用密度大于10000针/米的涤纶材料制成的标识带为高密度布料,其具有形变能力较差,而强度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将标识带缝制在翻边与布体之间时,窗帘的两端较为平整,而不易形变;3、双层式侧窗帘的外层的上端一般滑动连接于固定在墙体上的滑动杆上,而内层可拆卸的连接于外层上,使得内层方便拆卸更换样式或更换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窗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部与内层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翻边制作辅助工具与布体、标识带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翻边制作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翻边制作工具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层;2、外层;3、布体;4、标识带;5、第一布体翻边;6、第二布体翻边;7、固定部;8、按扣带;9、纽扣;10、扣眼;11、底板;12、翻边成型机构;13、标识带翻折机构;14、第一成型翻边;15、第二成型翻边;16、第三成型翻边;17、连接件;18、连接部;19、安装部;20、翻折部;21、换向部;22、导向通道;23、主板;24、通道翻边;25、翻折通道;26、翻折入口;27、翻折出口;28、限位环;29、换向斜面;30、导向件;31、导向板;32、导向部;33、导向丝;34、换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窗帘,窗帘包括内层1与外层2,内层1的两侧以及外层2的两侧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翻边,内层1的上端以及侧边两边与外层2可拆卸连接。如图1、2所示,内层1与外层2均包括有布体3,翻边设置内层1与外层2的布体3相向的一面上。布体3上还缝制有等长的标识带4,标识带4一端沿其长度方向缝制在翻边与布体3之间。翻边包括第一布体翻边5和第二布体翻边6,第二布体翻边6位于第一布体翻边5与第二布体翻边6之间。第一布体翻边5与第二布体翻边6通过布体3的边缘两次翻折形成,两次翻折形成的翻边使得布体3最边缘的较为毛糙一端,即第二布体翻边6的一端被包裹在布体3与第一布体翻边5之间,而使得第一布体翻边5与第二布体翻边6连接处较为圆润平整的一端显露在外。标识带4呈长条的片状,标识带4宽度的两端对折后缝制在翻边与布体3之间。标识带4宽度两侧一般比较毛糙,而标识带4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其特征是:包括布体(3),所述布体(3)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布体(3)上还设置有标识带(4),所述标识带(4)一端设置在翻边与布体(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其特征是:包括布体(3),所述布体(3)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布体(3)上还设置有标识带(4),所述标识带(4)一端设置在翻边与布体(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是:所述布体(3)边缘的翻边包括第一布体(3)翻边和第二布体(3)翻边,所述第二布体(3)翻边位于第一布体(3)翻边与第二布体(3)翻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是:所述标识带(4)与翻边等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是:所述标识带(4)为涤纶带,所述标识带(4)的密度大于10000针/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诚志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