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84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速仪,包括依次组合的旋浆部、安装部和尾翼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过口,所述过口内设有杆套,所述杆套用于与测杆安装配合,所述杆套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尾翼部包括连接杆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尾翼、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将杆套通过转轴与安装部转动连接,配合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当杆套安装在测杆上时,水流会经第二尾翼带动流速仪转动,使旋浆部顺着水流方向,降低了流速测量时的误差。

Current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速仪
本技术涉及流量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速仪。
技术介绍
在开放式流体测量中,如江河、沟渠的流量测量,需采用流速仪对水流的速度进行测量。在沟渠的测量中,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机械式流速仪。机械式流速仪具体结构一般包括旋浆、安装部和尾翼部,将安装部固定在测杆上,再将整个流速仪放入流动的水中即可,当水流带动旋浆转动时,即开始获得水流的流速。现有的机械式流速仪为固定在测杆上,而测杆在放入水中时,极易导致旋浆偏下或偏上,导致旋浆的转速不能准确地反映水流流速,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浆部能顺着水流方向的流速仪。一种流速仪,包括依次组合的旋浆部、安装部和尾翼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过口,所述过口内设有杆套,所述杆套用于与测杆安装配合,所述杆套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尾翼部包括连接杆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尾翼、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杆套通过转轴与安装部转动连接,配合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当杆套安装在测杆上时,水流会经第二尾翼带动流速仪转动,使旋浆部顺着水流方向,降低了流速测量时的误差。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流速仪,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杆套的两端伸出所述安装部外部,所述杆套的两端均连接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杆套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的外表设有摩擦棱。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杆套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为突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限位环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限位环接触,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环的接触面均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的两端均为圆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为内嵌式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旋浆部的一侧设有重锤,所述重锤用于平衡所述转轴两侧的重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流速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流速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一尾翼和第二尾翼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浆部,2-安装部,21-杆套,211-凸起,22-转轴,23-限位环,24-过口,25-重锤,26-凸台,3-尾翼部,31-第一尾翼,32-第二尾翼,3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流速仪,包括依次组合的旋浆部1、安装部2和尾翼部3。具体的,所述安装部2上设有过口24,所述过口24内设有杆套21,所述杆套21用于与测杆安装配合,所述杆套21通过转轴22与所述安装部2转动连接,所述尾翼部3包括连接杆32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尾翼31、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32,所述第一尾翼31和所述第二尾翼3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33上,所述连接杆33与所述安装部2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势在于,将杆套21通过转轴22与安装部2转动连接,配合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32,当杆套21安装在测杆上时,水流会经第二尾翼32带动流速仪转动,使旋浆部1顺着水流方向,降低了流速测量时的误差。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测杆上设置卡环,卡环能改变其自身内环的半径,通过卡环固定杆套21与测杆的相对位置。优选的,所述杆套21的两端伸出所述安装部2的外部,所述杆套21的两端均连接限位环23,所述限位环23与所述杆套21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环23用于与所述安装部2的外壁接触。可以理解的是,测杆当转动限位环23时,限位环23会在杆套23上移动,当限位环23与安装部2的外壁接触时,杆套21则无法继续发生转动,实现对杆套21的锁定。该结构可用于无需采用流速仪自动转动功能的时候,松动或拆除限位环23即可快速回复流速仪的转动功能。另外,所述限位环21的外表设有摩擦棱,能增加限位环21外表面的摩擦力,便于人工对限位环21进行转动。请参阅图3,具体的,所述安装部2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杆套21与所述转轴22的连接处为突出结构。应当指出的是,当所述杆套21与所述转轴22的连接处为突出结构时,缩短了杆套21和安装部2内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则可采用较短的转轴22。短的转轴22比长的更不易折断,增加了转轴22的强度,延长了流速仪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安装部2靠近所述限位环23处设有凸台26,所述凸台26用于与所述限位环23接触,所述凸台26和所述限位环23的接触面均为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2为圆筒状结构,限位环23无法与安装部2很好地贴合接触,导致即使限位环23拧紧后,杆套21也会一定程度地发生扭动。凸台26能与限位环23相互平面接触,使限位环23在拧紧时更稳定。另外,所述第一尾翼31和所述第二尾翼32的两端均为圆角结构,该结构能防止尖锐的边角划伤使用者,也能降低水流的冲击。优选的,所述第一尾翼31和所述第二尾翼32均为内嵌式安装在所述连接杆33上,可采用粘结或螺钉固定,增加了连接杆33与第一尾翼31、第二尾翼32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尾翼31和第二尾翼32更不易掉落。另外,所述安装部2靠近所述旋浆部1的一侧设有重锤25,所述重锤25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速仪,包括依次组合的旋浆部、安装部和尾翼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过口,所述过口内设有杆套,所述杆套用于与测杆安装配合,所述杆套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尾翼部包括连接杆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尾翼、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速仪,包括依次组合的旋浆部、安装部和尾翼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过口,所述过口内设有杆套,所述杆套用于与测杆安装配合,所述杆套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尾翼部包括连接杆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尾翼、横向设置的第二尾翼,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的两端伸出所述安装部外部,所述杆套的两端均连接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杆套螺纹配合,所述限位环用于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速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外表设有摩擦棱。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雪罗文兵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