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旺专利>正文

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81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燥农业物料的热风炉。技术方案包括炉排2、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冷风机8,特征是在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套筒式热交换器11,冷风机8经风管9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冷空气入口相通,并经风管10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相通,13的出风口与11的外层通道相通;风管10穿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热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干燥农业物料的热风炉。目前普遍使用的热风炉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燃油炉,这种热风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直接去加热物料,不但污染物料,而且费用太高,约是燃煤成本的10倍,特别是对于附加值低的物料(如牧草等)是不适用的;另一种类型是燃煤直接加热热风炉,该炉是用燃煤火焰直接加热物料,不但污染物料,而且产生烟气异味,特别是对于易燃物料(如牧草等),稍有不慎,火焰中的火星就会点燃物料造成火灾,甚至发生爆炸;还有一种是燃煤间接加热热风炉,这种热风炉的燃煤火焰烟气经过热交换器,把进入热交换器的冷空气加热,产生干净的250℃左右的低温热风,用于粮食干燥等,这种热风炉的优点是不污染物料,但对于需要高温热风(如400℃以上)干燥工艺的物料(如牧草等)都不适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污染物料、干燥效率高、可用于高温干燥的间接加热热风炉。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炉排2、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冷风机8,其特征在于,在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套筒式热交换器11,炉排2的烟气出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通道相通;冷风机8的输出端为风管9和风管10,风管9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进风口相通,风管10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相通,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风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通道相通;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出口接有一个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风管10穿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风管9和风管10在靠冷风机8的一端连为一体,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位于风管与冷风机8之间,即风管的风穿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另一种结构形式的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包括炉排2、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冷风机8,其特征在于,在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套筒式热交换器11,炉排2的烟气出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通道相通;冷风机8的输出端为风管18,风管18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进风口相通,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出风口通过热风管19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相通,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风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中间层通道相通,中间层通道与内层通道相通,内层通道的输出端连接热风机3。上述的这种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出口接有一个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风管18穿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上述的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外形为倒U形;上述的炉排2为链条式炉排。由于本技术采用了炉罩式热交换器13和套筒式热交换器11外层由冷空气或低温热空气四周包容的双重热交换方式,使得冷空气得以充分加热;合理的管道气流流向以及余热回收器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所以,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热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分别为本技术几种结构形式的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炉罩式热交换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1为加煤机,2为链条式炉排,3为热风机,4为烟气管道,5为余热回收热交换器,6为除尘器,7为引风机,8为冷风机,9为风管,10为风管,11为套筒式热交换器,12为通道,13为罩在炉排2顶部的炉罩式热交换器。煤经过缓慢移动的链条式炉排2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首先加热倒U形的炉罩式热交换器13(烟气流向见带箭头的虚线)后,加热套筒式热交换器11,并经烟气管道4去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经过热交换后的烟气进入除尘器6和引风机7进行消烟除尘后排出。冷风机8将大气中的空气分为两路吹送,一路进入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空气流见带箭头的实线)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经加热的热空气通过风管10进入炉顶内,即倒U形的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内,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加热后的空气经通道12与从冷风机8吹入风管9进入套筒式热交换器11外层通道的空气汇合,汇合后的热空气在套筒式热交换器11中再次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干净高温热空气由热风机3吸出作为无污染的高温干燥介质供给干燥设备。图2所示的本技术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其结构与图1所示的基本相同,只是在图2中,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安装在风管9、风管10与冷风机8之间,风管9和10的风都经过了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的加热。冷风机8将大气中的空气吹送入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风管10进入炉罩式热交换器13,另一路经风管9进入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进风口,而在其后的空气流向与图1中的流向相同。图3所示的本技术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其构件与图1、图2所示的基本相同,但其内部通道的连接方式、空气流向却有较大差别。如图3所示,冷风机8经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后,通过风管18仅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进风口相通,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出风口通过热风管19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相通,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风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中间层通道相通,中间层通道与内层通道相通,内层通道的输出端连接热风机3。冷风机8将大气中的空气吹送入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后,通过风管18只进入套筒式热交换器11,并通过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热风管19,再进入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之后的空气流向与图1所示的相同。图4所示为本技术中的炉罩式热交换器13,其外形为倒U形。图中,16为炉罩式热交换器的进风口,15和17为出风口,14为隔板。隔板14将炉罩式热交换器分隔成一条进风通道和两条出风通道。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包括炉排(2)、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冷风机(8),其特征在于,在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套筒式热交换器(11),炉排(2)的烟气出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通道相通;冷风机(8)的输出端为风管(9)和风管(10),风管(9)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进风口相通,风管(10)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相通,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风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通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出口接有一个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风管(10)穿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风管(9)和风管(10)在靠冷风机(8)的一端连为一体,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位于风管与冷风机(8)之间。4.一种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包括炉排(2)、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冷风机(8),其特征在于,在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套筒式热交换器(11),炉排(2)的烟气出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通道相通;冷风机(8)的输出端为风管(18),风管(18)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进风口相通,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出风口通过热风管(19)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相通,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风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中间层通道相通,中间层通道与内层通道相通,内层通道的输出端连接热风机(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出口接有一个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风管(18)穿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5);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燃煤间接加热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间接加热高温热风炉包括炉排(2)、炉罩式热交换器(13)、冷风机(8),其特征在于,在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口端连接有一个套筒式热交换器(11),炉排(2)的烟气出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烟气通道相通;冷风机(8)的输出端为风管(9)和风管(10),风管(9)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进风口相通,风管(10)与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进风口(16)相通,炉罩式热交换器(13)的出风口与套筒式热交换器(11)的外层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旺刘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