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78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上述旋合疲劳测试机,包括外壳结构和旋合结构,旋合结构位于外壳结构的内部,将需要测试的弹簧两端分别套接在拉钩A和拉钩B上,电机旋转带动旋合环和拉钩B一起转动,拉钩B从一端给弹簧造成拉力,通过旋合环旋转幅度的逐渐增加,拉钩B对弹簧造成的拉力逐渐增大,直到弹簧受力极限崩断,电子测力计测试出崩断时的数值,并通过传感器将此数值反馈到云平台,方便工作人员记录,多组拉钩A和拉钩B的设置使得一组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弹簧进行测试,有效提高测试效率,测试时的防尘板与安装槽的顶面的距离较近,防止弹簧崩断后弹出装置对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用性更佳。

A rotating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
本技术涉及弹簧疲劳测试
,尤其是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
技术介绍
弹簧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件,型号种类繁多,每一种型号的弹簧受力极限值不同,在生产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对弹簧的受力极限值进行检测,通过室温下的拉伸测定弹簧件负荷的疲劳特性,疲劳寿命、可能出现的裂纹以及裂纹扩展状态,现有的疲劳测试多采用直线式的测试方式,即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再通过机械结构将弹簧的另一端拉伸,由此测试出弹簧的受力极限,但是这种方式测试时装置占地体积较大,且在一次只能实现一组弹簧的测试,效率低,弹簧崩断后容易弹出,无法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多个弹簧进行测试,有效提高测试效率,防止弹簧崩断后弹出装置对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用性更佳的疲劳测试机。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包括外壳结构和旋合结构,旋合结构位于外壳结构的内部,外壳结构包括保护外壳、安装槽、拉钩A、安装头、电子测力计和传感器,保护外壳的中心处加工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设置多个拉钩A,拉钩A固定在安装头的端部,安装头与电子测力计固定连接,电子测力计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保护外壳的底部与旋合结构固定连接;旋合结构包括电机、螺杆、旋合板、连杆、旋合环、拉钩B、顶杆、限位套和防尘板,电机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槽的底面上,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旋合板的底面中心处,旋合板的外沿通过连杆与旋合环固定连接,旋合环的外壁固定安装多个拉钩B,旋合板的顶部固定安装顶杆,顶杆的顶部与防尘板固定连接,防尘板与顶杆的连接处固定套接限位套。优选的,所述拉钩A与拉钩B的数量相等,初始状态下的每一组拉钩A和拉钩B均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防尘板的直径尺寸与安装槽的直径尺寸相等。优选的,所述旋合环位于旋合板的下方,且旋合板的直径尺寸小于防尘板的直径尺寸。优选的,所述电子测力计的内部固定安装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与云平台电性连接。1、上述的旋合疲劳测试机,通过多组拉钩A和拉钩B的设置使得一组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弹簧进行测试,有效提高测试效率。2、上述的旋合疲劳测试机,测试时防尘板与安装槽的顶面距离较近,防止弹簧崩断后弹出装置对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用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钩A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旋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旋合环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外壳结构;11、保护外壳;12、安装槽;13、拉钩A;14、安装头;15、电子测力计;16、传感器;2、旋合结构;21、电机;22、螺杆;23、旋合板;24、连杆;25、旋合环;26、拉钩B;27、顶杆;28、限位套;29、防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包括外壳结构1和旋合结构2,旋合结构2位于外壳结构1的内部。请参见图2-3,外壳结构1包括保护外壳11、安装槽12、拉钩A13、安装头14、电子测力计15和传感器16,保护外壳11的中心处加工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内壁设置多个拉钩A13,拉钩A13固定在安装头14的端部,安装头14与电子测力计15固定连接,电子测力计15的内部固定安装传感器16,传感器16通过无线网络与云平台电性连接,电子测力计15与保护外壳11固定连接,保护外壳11的底部与旋合结构2固定连接。请参见图4-5,旋合结构2包括电机21、螺杆22、旋合板23、连杆24、旋合环25、拉钩B26、顶杆27、限位套28和防尘板29,电机21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槽12的底面上,电机21的输出端与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旋合板23的底面中心处,旋合板23的外沿通过连杆24与旋合环25固定连接,旋合环25位于旋合板23的下方,且旋合板23的直径尺寸小于防尘板29的直径尺寸,旋合环25的外壁固定安装多个拉钩B26,拉钩A13与拉钩B26的数量相等,初始状态下的每一组拉钩A13和拉钩B26均对向设置,旋合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顶杆27,顶杆27的顶部与防尘板29固定连接,防尘板29与顶杆27的连接处固定套接限位套28,防尘板29的直径尺寸与安装槽12的直径尺寸相等。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需要测试的弹簧两端分别套接在拉钩A13和拉钩B26上,此时的弹簧处于未拉伸的状态,电机21旋转带动螺杆22旋转,螺杆22的顶部与旋合板23固定连接,带动旋合环25和拉钩B26一起转动,拉钩B26从一端给弹簧造成拉力,通过旋合环25旋转幅度的逐渐增加,拉钩B26对弹簧造成的拉力逐渐增大,直到弹簧受力极限崩断,电子测力计15测试出崩断时的数值,并通过传感器16将此数值反馈到云平台,每个拉钩A13和拉钩B26都对应相应编号的电子测力计15,通过不同编号的电子测力计15反馈的数据,记录不同型号弹簧的极限受力值,将弹簧安装好后,通过电机21的反转使得螺杆22向下降落,由于螺杆22的螺纹部位有限,在下降一定程度后螺杆22会保持平稳旋转不再下降,此时的防尘板29与安装槽12的顶面的距离较近,防止弹簧崩断后弹出装置对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综上所述:本旋合疲劳测试机,使用时将需要测试的弹簧两端分别套接在拉钩A13和拉钩B26上,此时的弹簧处于未拉伸的状态,电机21旋转带动螺杆22旋转,螺杆22的顶部与旋合板23固定连接,带动旋合环25和拉钩B26一起转动,拉钩B26从一端给弹簧造成拉力,通过旋合环25旋转幅度的逐渐增加,拉钩B26对弹簧造成的拉力逐渐增大,直到弹簧受力极限崩断,电子测力计15测试出崩断时的数值,并通过传感器16将此数值反馈到云平台,方便工作人员记录,多组拉钩A13和拉钩B26的设置使得一组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弹簧进行测试,每个拉钩A13和拉钩B26都对应相应编号的电子测力计15,通过不同编号的电子测力计15反馈的数据,记录不同型号弹簧的极限受力值,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且将弹簧安装好后,通过电机21的反转使得螺杆22向下降落,由于螺杆22的螺纹部位有限,在下降一定程度后螺杆22会保持平稳旋转不再下降,此时的防尘板29与安装槽12的顶面的距离较近,防止弹簧崩断后弹出装置对实验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用性更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包括外壳结构(1)和旋合结构(2),旋合结构(2)位于外壳结构(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结构(1)包括保护外壳(11)、安装槽(12)、拉钩A(13)、安装头(14)、电子测力计(15)和传感器(16),保护外壳(11)的中心处加工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内壁设置多个拉钩A(13),拉钩A(13)固定在安装头(14)的端部,安装头(14)与电子测力计(15)固定连接,电子测力计(15)与保护外壳(11)固定连接,保护外壳(11)的底部与旋合结构(2)固定连接;/n所述旋合结构(2)包括电机(21)、螺杆(22)、旋合板(23)、连杆(24)、旋合环(25)、拉钩B(26)、顶杆(27)、限位套(28)和防尘板(29),电机(21)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槽(12)的底面上,电机(21)的输出端与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旋合板(23)的底面中心处,旋合板(23)的外沿通过连杆(24)与旋合环(25)固定连接,旋合环(25)的外壁固定安装多个拉钩B(26),旋合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顶杆(27),顶杆(27)的顶部与防尘板(29)固定连接,防尘板(29)与顶杆(27)的连接处固定套接限位套(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合疲劳测试机,包括外壳结构(1)和旋合结构(2),旋合结构(2)位于外壳结构(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结构(1)包括保护外壳(11)、安装槽(12)、拉钩A(13)、安装头(14)、电子测力计(15)和传感器(16),保护外壳(11)的中心处加工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内壁设置多个拉钩A(13),拉钩A(13)固定在安装头(14)的端部,安装头(14)与电子测力计(15)固定连接,电子测力计(15)与保护外壳(11)固定连接,保护外壳(11)的底部与旋合结构(2)固定连接;
所述旋合结构(2)包括电机(21)、螺杆(22)、旋合板(23)、连杆(24)、旋合环(25)、拉钩B(26)、顶杆(27)、限位套(28)和防尘板(29),电机(21)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槽(12)的底面上,电机(21)的输出端与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22)的另一端固定在旋合板(23)的底面中心处,旋合板(23)的外沿通过连杆(24)与旋合环(25)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尔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