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76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包括方形瓶身、设置在方形瓶身上方的上盖组件,方形瓶身包括透明外座、内座,外座内设有外腔,外腔内壁顶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内座外壁贴合,内座顶面设有圆环形的连接头,连接头外壁设有旋紧螺纹,内座设有开口向上的面霜腔,上盖组件包括方形的外盖、嵌套在方形外盖内的方形内盖,内盖设有圆形密封腔,密封腔内壁设有密封螺纹,密封腔顶部设有完全覆盖密封腔顶面的背胶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料注塑成型,避免一次注塑成型时较厚瓶身出现缩水的问题,能够保证瓶身晶莹剔透,同时能够将内座和外座设置成不同颜色,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方形的内盖有效防止旋转上盖组件时内盖与外盖分离。

A double color affirmative frost cream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
本技术涉及化妆品包材,特别涉及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观念的转变,化妆品迅速普及在大众生活中,作为日常消耗品,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对化妆品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标准,晶莹剔透的瓶身能够具有良好的视觉冲击,提升档次,但是传统的方式需要将瓶身设置较厚的壁厚来实现的晶莹剔透的感觉,但是由此带来了壁厚较厚的瓶身注塑时易出现缩水现象,影响表面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包括方形瓶身、设置在所述方形瓶身上方的上盖组件,所述方形瓶身包括方形的透明外座、设置在所述外座内且与所述外座双料注塑成型的透明内座,所述外座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外腔,所述内座外壁为与所述外腔内壁贴合,所述外腔内壁顶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所述内座外壁贴合,所述内座顶面设有圆环形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壁设有旋紧螺纹,所述内座设有开口向上的面霜腔,所述连接头沿所述面霜腔顶部开口边缘延伸,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方形的外盖、嵌套在所述方形外盖内的方形内盖,所述内盖设有开口向下的圆形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壁设有与所述旋紧螺纹配合的密封螺纹,所述密封腔顶部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密封腔顶面的背胶垫片。上述设计中通过双料注塑成型,避免一次注塑成型时较厚瓶身出现缩水的问题,能够保证瓶身晶莹剔透,同时能够将内座和外座设置成不同颜色,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方形的内盖有效防止旋转上盖组件时内盖与外盖分离,弧形面便于成型时内座与外座连接处的整齐,同时防止外座边缘出现缩水。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顶面覆盖有凹凸片,所述凹凸片顶面一侧设有向上翘起的弹性拨片,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瓶身旋紧状态,所述弹性拨片末端抵止所述背胶垫片底部。凹凸片防止瓶身内的料体泄漏同时弹性拨片便于在旋紧上盖组件时为凹凸片提供向下的压力。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盖顶面设有以所述内盖中心为圆心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为多个同心圆环,最外侧的支撑环与内盖侧面相切,便于提升内盖强度,同时便于对内盖顶面提供良好的支撑。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盖侧面设有竖直方向的加强筋以及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水平延伸的止滑棱,所述外盖与内盖点胶装配,提升内盖强度便于内盖与外盖的装配。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盖底面边缘设有沿所述内盖底面边缘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径大于所述内盖外径,所述外盖的底部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顶面与所述限位环顶面贴合,所述限位环中部顶面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台,所述外盖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的限位凹槽,环形台阶和限位环便于提升内盖与外盖的装配精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双料注塑成型,避免一次注塑成型时较厚瓶身出现缩水的问题,能够保证瓶身晶莹剔透,同时能够将内座和外座设置成不同颜色,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方形的内盖有效防止旋转上盖组件时内盖与外盖分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在图中1.外座,2.内座,3.限位环,4.环形台阶,5.旋紧螺纹,6.密封螺纹,7.面霜腔,8.凹凸片,9.支撑环,10.内盖,11.弹性拨片,12.连接头,13.外盖,14.外腔,15.密封腔,16.背胶垫片,17.凸台,18.止滑棱,19.加强筋,20.限位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包括方形瓶身、设置在所述方形瓶身上方的上盖组件,所述方形瓶身包括方形的透明外座1、设置在所述外座1内且与所述外座1双料注塑成型的透明内座2,所述外座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外腔14,所述内座2外壁为与所述外腔14内壁贴合,所述外腔14内壁顶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所述内座2外壁贴合,所述内座2顶面设有圆环形的连接头12,所述连接头12外壁设有旋紧螺纹5,所述内座2设有开口向上的面霜腔7,所述连接头12沿所述面霜腔7顶部开口边缘延伸,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方形的外盖13、嵌套在所述方形外盖内的方形内盖10,所述内盖10设有开口向下的圆形密封腔15,所述密封腔15内壁设有与所述旋紧螺纹5配合的密封螺纹6,所述密封腔15顶部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密封腔15顶面的背胶垫片16。上述设计中通过双料注塑成型,避免一次注塑成型时较厚瓶身出现缩水的问题,能够保证瓶身晶莹剔透,同时能够将内座2和外座1设置成不同颜色,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方形的内盖10有效防止旋转上盖组件时内盖10与外盖13分离。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12顶面覆盖有凹凸片8,所述凹凸片8顶面一侧设有向上翘起的弹性拨片11,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瓶身旋紧状态,所述弹性拨片11末端抵止所述背胶垫片16底部。凹凸片8防止瓶身内的料体泄漏同时弹性拨片11便于在旋紧上盖组件时为凹凸片8提供向下的压力。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盖10顶面设有以所述内盖10中心为圆心的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为多个同心圆环,最外侧的支撑环9与内盖10侧面相切,便于提升内盖10强度,同时便于对内盖10顶面提供良好的支撑。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盖10侧面设有竖直方向的加强筋19以及凸台17,所述凸台17上设有水平延伸的止滑棱18,所述外盖13与内盖10点胶装配,提升内盖10强度便于内盖10与外盖13的装配。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盖10底面边缘设有沿所述内盖10底面边缘延伸的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外径大于所述内盖10外径,所述外盖13的底部设有环形台阶4,所述环形台阶4顶面与所述限位环3顶面贴合,所述限位环3中部顶面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台20,所述外盖13内设有与所述限位台20配合的限位凹槽,环形台阶4和限位环3便于提升内盖10与外盖13的装配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包括方形瓶身、设置在所述方形瓶身上方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瓶身包括方形的透明外座、设置在所述外座内且与所述外座双料注塑成型的透明内座,所述外座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外腔,所述内座外壁为与所述外腔内壁贴合,所述外腔内壁顶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所述内座外壁贴合,所述内座顶面设有圆环形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壁设有旋紧螺纹,所述内座设有开口向上的面霜腔,所述连接头沿所述面霜腔顶部开口边缘延伸,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方形的外盖、嵌套在所述方形外盖内的方形内盖,所述内盖设有开口向下的圆形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壁设有与所述旋紧螺纹配合的密封螺纹,所述密封腔顶部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密封腔顶面的背胶垫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包括方形瓶身、设置在所述方形瓶身上方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瓶身包括方形的透明外座、设置在所述外座内且与所述外座双料注塑成型的透明内座,所述外座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外腔,所述内座外壁为与所述外腔内壁贴合,所述外腔内壁顶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与所述内座外壁贴合,所述内座顶面设有圆环形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壁设有旋紧螺纹,所述内座设有开口向上的面霜腔,所述连接头沿所述面霜腔顶部开口边缘延伸,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方形的外盖、嵌套在所述方形外盖内的方形内盖,所述内盖设有开口向下的圆形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壁设有与所述旋紧螺纹配合的密封螺纹,所述密封腔顶部设有完全覆盖所述密封腔顶面的背胶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正方面霜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头顶面覆盖有凹凸片,所述凹凸片顶面一侧设有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小江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迈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