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分布式热泵集中供暖、供冷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在供暖、供冷行业中,最早出现的取热端是旧式的取水井,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首先,这种井不是密封的,雨天会有雨水渗漏到井内污染地下水源;其次,这种井必须配套有回灌井,但是地下20米以内为可再生的地表水,20米以下为不可再生的地下水,而取水井一般至少是一百米深度,取出地下水源后无法再回灌到回灌井,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而且随着地下水源的过渡采取,会导致地陷等天灾因素,旧式的取水井已被国家禁止开采。随着上述问题的产生,老式地埋管换热器出现了,老式地埋管换热器为在打井下管之后再回填的技术,不取地下水,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但是单管供回水,换热原理为水/土换热,取热能力差,单井热负荷仅为40W/米,而且井间距为5米,想要达到所需换热负荷,占地面积大,而且投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系统,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系统,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中心位置处的密封式提水井(9)和设于密封式提水井(9)周边的多个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所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与密封式提水井(9)之间通过提水井连接管线(10)连接;所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内部设有不锈钢网钢筋笼(4)且四周回填砂石(6),所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井口设有密封式井盖(3),所述密封式井盖(3)设有多个预留口,所述预留口内穿入有集束管(5)及提水井连接端管(2),所述提水井连接端管(2)底端深入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内部,所述提水井连接端管(2)顶端连接在提水井连接管线(10)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中心位置处的密封式提水井(9)和设于密封式提水井(9)周边的多个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所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与密封式提水井(9)之间通过提水井连接管线(10)连接;所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内部设有不锈钢网钢筋笼(4)且四周回填砂石(6),所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井口设有密封式井盖(3),所述密封式井盖(3)设有多个预留口,所述预留口内穿入有集束管(5)及提水井连接端管(2),所述提水井连接端管(2)底端深入到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内部,所述提水井连接端管(2)顶端连接在提水井连接管线(10)上,所述集束管(5)通过井底引导盘(7)安装至密封式集束蓄热换热井(8)井底,所述集束管(5)和提水井连接端管(2)与密封式井盖(3)之间热熔连接,所述集束管(5)上端通过软连接水管(1)与蓄热换热井供回水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雁斌,陶健,郭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乐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