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思媛专利>正文

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574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包括底板和浮船,底板内设有供气腔,底板的顶端均匀端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网,支撑网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种植笼,供气腔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气孔,供气腔的顶端中央贯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内腔底部设有单向阀,浮船的内腔底壁中央设有供气泵,供气泵的出气端贯通连接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种植格板上种植天然水草和生态水草,用于共同改善水底环境,水草生长过程中,配合供气泵牵引外部空气,经出气管与进气管进入供气腔内,然后从而气孔排出,增加种植笼附近的含氧量,利于水草生长,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水底生态环境的恢复。

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vers and lak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流湖泊生态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
技术介绍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使得多数的河流、湖泊受到影响,目前,对于河流、湖泊的污染处理多是集中对水质进行处理,以提高河流、湖泊水质,这种方式是一次性的处理,但对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却缺少有力的处理方式,导致,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需要靠自然的力量恢复,使得河流、湖泊的质量恢复时间变得十分漫长,且生态环境在恢复期间十分脆弱,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加快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恢复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湖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包括底板(1)和浮船(13),底板(1)内设有供气腔(2),底板(1)的顶端均匀端设有若干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网(7),其特征在于,支撑网(7)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种植笼(8),供气腔(2)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气孔(3),供气腔(2)的顶端中央贯通连接进气管(4),进气管(4)的内腔底部设有单向阀(5),浮船(13)的内腔底壁中央设有供气泵(14),供气泵(14)的出气端贯通连接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进气管(4)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包括底板(1)和浮船(13),底板(1)内设有供气腔(2),底板(1)的顶端均匀端设有若干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网(7),其特征在于,支撑网(7)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种植笼(8),供气腔(2)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气孔(3),供气腔(2)的顶端中央贯通连接进气管(4),进气管(4)的内腔底部设有单向阀(5),浮船(13)的内腔底壁中央设有供气泵(14),供气泵(14)的出气端贯通连接出气管(15),出气管(1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进气管(4)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网(7)是选用竹子编制而成,种植笼(8)是竹笼,种植笼(8)的内腔底部设有种植格板(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种植笼(8)的内腔底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配重块(82),配重块(82)是砖石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湖泊生态环境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端均匀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媛
申请(专利权)人:陈思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