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所述的内层为增韧PO层,所述的中间层为增强PO层,所述的外层为改性PPR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结构合理,不仅具有PPR管道常温环境下的所有优点,而且增加了严寒环境下耐压性,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易于运输、安装,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安全环保无污染,外观漂亮,采用三层复合管结构,多层结构也有利于管材对抗脆性开裂,解决了传统的塑料管道寒冷环境容易冻裂的缺陷,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multi-layer reinforced composite tube with anti freez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
本技术涉及管材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
技术介绍
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简称PP-R管材,是继PP-H、PP-B管材之后的第三代新型聚丙烯管材。PP-R管材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替代金属管道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具有耐冲击、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良好的耐压、保温和耐老化性能等特点。PP-R管材在原料生产、加工、安装以及回收等方面均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PP-R管材以其安装施工便捷、使用性能优越等优点,使其在家装建材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市场上的PP-R管材普遍存在低温脆性问题。基于市场调研及实际使用情况:2016年春天南方天气异常寒冷(甚至达到-10℃),很多家庭普通塑料管被冻裂冻破。PP-R管材在低温环境下运输和使用时,易出现脆性开裂,对管路安装及使用造成较大隐患,同时增加了管路的材料及安装成本。为解决PP-R管材的低温脆性问题,保证管材在低温条件下也有较高的强度及韧性,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P-R管材存在低温脆性的缺陷,在严寒环境下耐压性、韧性和抗冲击性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所述的内层为增韧PO层,所述的中间层为增强PO层,所述的外层为改性PPR层。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按一定的厚度比例由内而外依次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例为(1.5~7.0):(1.0~1.5):(7.5~1.5)。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例为(5.3~5.7):(0.8~1.2):(3.9~3.1)。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例为5.5:1.0: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结构合理,不仅具有PPR管道常温环境下的所有优点,而且增加了严寒环境下耐压性,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易于运输、安装,且本技术产品安全环保无污染,外观漂亮,采用三层复合管结构,多层结构也有利于管材对抗脆性开裂,解决了传统的塑料管道寒冷环境容易冻裂的缺陷,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由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所述的内层1为增韧PO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增强PO层,所述的外层3为改性PPR层。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按一定的厚度比例由内而外依次复合,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的厚度比例为(1.5~7.0):(1.0~1.5):(7.5~1.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的厚度比例为(5.3~5.7):(0.8~1.2):(3.9~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的厚度比例为5.5:1.0:3.5。更具体地,内层1采用由增韧PO专用料形成的增韧PO层,增韧PO专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PO专用料:100份,增韧剂:2~8份,所述的增韧剂采用OBC烯烃嵌段共聚物;中间层2采用由增强PO专用料形成的增强PO层,增强PO专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PO专用料:100份,增强剂:20~30份,所述的增强剂采用玻璃纤维;外层3采用100份βPP-R专用原料形成的改性PPR层或者采用改性PPR专用料形成的改性PPR层。其中,βPP-R专用原料为四型无规共聚聚丙烯。改性PPR专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普通PP-R树脂:92~98份,形核剂:2~8份,所述的形核剂为β形核剂或α形核剂,优选β形核剂,所述的β形核剂为TMB系列化合物、CHB-5化合物、NU-100化合物、NAB化合物、WGB系列化合物、DCHT化合物、异二酸肼和辛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强PO专用料的作用是分别能与内层和外层进行物理或化学结合,即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内外两层材料分子链连接更加紧密不容易分开,并且在中间形成了膜状增强层,尤于“防弹衣”,如此复合管的防冻性能更加优异。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的加工方法,分次将内层的增韧PO专用料、中间层的增强PO专用料和外层的改性PPR专用料按配方比例倒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用双螺杆造粒机造粒分别得到增韧PO专用料、增强PO专用料和改性PPR专用料,然后采用增韧PO专用料、增强PO专用料和改性PPR专用料通过不同的挤出机分别挤出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通过共挤出机的辅助设备将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复合成为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然后将多层增强复合管用烘车转入烘房内,烘房温度设置130~140℃,加热处理时间40~50min;最后将管材转入干燥环境中冷却,冷却温度20~25℃,冷却时间35~50min。实施例一、D20*3.2规格的管道(直径为20mm,厚度2.8mm):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由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按5.5:1.0:3.5的厚度比例复合而成的一体结构,即内层1为1.54mm,中间层2为0.28mm,外层3为0.98mm,内层1采用增韧PO专用料,增韧PO专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PO专用料:100份,陶氏化学infuseOBC9530:5份;中间层2采用增强PO专用料,增强PO专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PO专用料:100份,玻璃纤维:25份;外层3采用燕山石化PP-R3120βPP-R专用料100份。分次将内层1的增韧PO专用料、中间层2的增强PO专用料和外层3的改性PPR专用料按配方比例倒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用双螺杆造粒机造粒分别得到增韧PO专用料、增强PO专用料和改性PPR专用料,然后采用增韧PO专用料、增强PO专用料和改性PPR专用料通过不同的辅机单螺杆挤出机分别挤出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通过共挤出机的辅助设备将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复合成为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然后将多层增强复合管用烘车转入烘房内,烘房温度设置135℃,加热处理时间45min;最后将管材转入干燥环境中冷却,冷却温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由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所述的内层(1)为增韧PO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增强PO层,所述的外层(3)为改性PPR层,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按一定的厚度比例由内而外依次复合,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的厚度比例为(1.5~7.0):(1.0~1.5):(7.5~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冻功能的多层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由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所述的内层(1)为增韧PO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增强PO层,所述的外层(3)为改性PPR层,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按一定的厚度比例由内而外依次复合,所述的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的厚度比例为(1.5~7.0):(1.0~1.5):(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百提,龙攀,梁哲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