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654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包括架体、保温部和驱动部,架体包括至少两个边立柱和设置在边立柱之间的开间立柱,边立柱和开间立柱之间设置有吊挂钢丝,驱动部包括设置在边立柱和/或开间立柱上的驱动轴、用于驱动驱动轴转动的减速电机、设置在边立柱上的换向轮、绕设在驱动轴和换向轮上的驱动钢缆,保温部包括挂设在吊挂钢丝的至少一个保温帘,保温帘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与驱动钢缆相连接。本系统可有效提高连栋温室保温能力,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连栋温室的加温消耗。白天拉开保温帘采光,对温室白天的采光能力影响较小,从而提高了连栋温室的环境调控能力,对温室作物的产量提高非常有利。

Heat preservation system in side wall of multi spa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
本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设施农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连栋温室由于操作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容易实现大面积环境调控,单位面积产量较传统日光温室高出几倍或十几倍,其集约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受到生产者的青睐,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各地新建连栋温室面积增长迅速。但是,连栋温室也存在保温能力有限、散热较快的问题,尤其在北方冬季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维持晚间作物所需的生长温度,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冬季加温成本高,造成连栋温室生产者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提高连栋温室的保温能力,减少加温支出,是提高连栋温室经济效益非常重要的手段。连栋温室的保温方式主要采用顶部内遮阳保温幕晚间闭合保温,近年来国内在连栋温室在内遮阳保温幕下再增加一层内保温被,侧墙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棚膜,以此提高连栋温室的保温能力。但是,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这种方式保温能力还是有限,在具有温室顶部内保温的情况下,连栋温室四面侧墙双层中空玻璃或棚膜的散热较快,要保证温室内作物正常生长,就必须增加暖气数量和提高供暖水温,造成加温成本很高。由于连栋温室侧墙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立柱上固定的吊蔓材料阻档,连栋温室的侧墙内保温难以实现机械整体拉放,而人工拉放又比较费力费时,造成连栋温室侧墙保温一直是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保温部和驱动部,所述架体包括至少两个边立柱和设置在所述边立柱之间的开间立柱,所述边立柱与所述开间立柱之间或两个所述边立柱之间设置有吊挂钢丝,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边立柱和/或所述开间立柱上的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的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边立柱上的换向轮、绕设在所述驱动轴和换向轮上的第一驱动钢缆,所述保温部包括挂设在所述吊挂钢丝的至少一个保温帘,所述保温帘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钢缆相连接。可选的,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开间立柱上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驱动杆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杆能够触碰到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通过主机与所述减速电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部还包括与主机通信连接的微电脑经纬度时间控制器和温度光照感应系统。可选的,连栋温室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所述边立柱,所述驱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边立柱上。可选的,所述换向轮包括上换向轮和下换向轮,所述上换向轮设置在所述边立柱的上部侧壁,所述下换向轮设置在所述边立柱的下部侧壁,所述第一驱动钢缆依次绕设在各所述上换向轮上,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第二驱动钢缆,所述第二驱动钢依次绕设在各所述下换向轮上,所述第一驱动钢缆与所述第二驱动钢缆平行设置,所述保温帘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钢缆上,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上绕线筒和下绕线筒,所述第一驱动钢缆绕设过所述上绕线筒,所述第二驱动钢缆绕设过所述下绕线筒。可选的,所述保温帘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扣眼孔,穿过所述扣眼孔设置有弹簧扣,所述保温帘的顶部通过所述弹簧扣可拆卸的挂设在所述吊挂钢丝上,所述保温帘的底部通过所述弹簧扣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钢缆上。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驱动卡,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驱动卡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钢缆和所述第二驱动钢缆上,所述驱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卡箍,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保温帘可拆卸连接。可选的,各所述边立柱的上部侧壁对应设置有上延伸件,下部侧壁对应设置有下延伸件,所述上换向轮通过所述上延伸件设置在所述边立柱上,所述下换向轮通过所述下延伸件设置在所述边立柱上,所述上延伸件和所述下延伸件垂直于连栋温室的侧墙设置并向室内延伸。可选的,所述开间立柱的上部侧壁设置有上避让件,下部侧壁设置有下避让件,所述上避让件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上吊轮,所述下避让件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下吊轮,所述第一驱动钢缆位于所述上吊轮上,所述第二驱动钢缆位于所述下吊轮上,所述上避让件和所述下避让件垂直于连栋温室的侧墙设置并向室内延伸。可选的,所述保温帘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边立柱和/或开间立柱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驱动杆上。可选的,所述保温帘由塑料薄膜、遮阳保温幕或防水保温被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解决了连栋温室侧墙覆盖材料(玻璃或棚膜)保温能力差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于侧墙湿帘风机和拉蔓钢丝的阻档,侧墙上难以实现内保温机械卷放的问题。本技术采用整体驱动,保温帘分块拉帘式拉放的方式,解决连栋温室侧墙保温问题。在晚间闭合保温帘,可有效提高连栋温室保温能力,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连栋温室的加温消耗。白天拉开保温帘采光,对温室白天的采光能力影响较小,从而提高了连栋温室的环境调控能力,对温室作物的产量提高非常有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栋温室中第一侧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图1中第一侧墙相对的第二侧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驱动轴和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上部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下部局部放大图;图6是开间立柱、上延伸件和下延伸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保温帘;2、吊挂钢丝;3、第一驱动钢缆;4、第二驱动钢缆;5、减速电机;6、驱动轴;7、边立柱;8、驱动杆;9、上吊线轮;10、下吊线轮;11、开间立柱;12、上换向轮;13、下换向轮;14、弹簧扣;15、限位开关;16、卡槽;17、湿帘;18、风机;19、轴承座;20、上绕线筒;21、下绕线筒;22、卡箍;23、驱动卡;24、扣眼孔;25、紧线器;26、上延伸件;27、下延伸件;28、吊挂轮;29、上避让件;30、下避让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保温部和驱动部,所述架体包括至少两个边立柱7和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之间的开间立柱11,所述边立柱7与所述开间立柱11之间或两个所述边立柱7之间设置有吊挂钢丝2,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和/或所述开间立柱11上的驱动轴6、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6转动的减速电机5、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上的换向轮、绕设在所述驱动轴6和换向轮上的第一驱动钢缆3。所述保温部包括挂设在所述吊挂钢丝2的至少一个保温帘1,所述保温帘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8,所述驱动杆8与所述驱动钢缆相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轴6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钢缆3在所述换向轮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保温帘1展开或闭合,实现对连栋温室的温度调控。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可为连栋温室的骨架结构,也可为在连栋温室内独立设置的架体。连栋温室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所述边立柱7,所述驱动轴6可转动的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边立柱7上。进一步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保温部和驱动部,/n所述架体包括至少两个边立柱(7)和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之间的开间立柱(11),所述边立柱(7)与所述开间立柱(11)之间或两个所述边立柱(7)之间设置有吊挂钢丝(2),/n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和/或所述开间立柱(11)上的驱动轴(6)、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6)转动的减速电机(5)、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上的换向轮、绕设在所述驱动轴(6)和换向轮上的第一驱动钢缆(3),/n所述保温部包括挂设在所述吊挂钢丝(2)的至少一个保温帘(1),所述保温帘(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8),所述驱动杆(8)与所述驱动钢缆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保温部和驱动部,
所述架体包括至少两个边立柱(7)和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之间的开间立柱(11),所述边立柱(7)与所述开间立柱(11)之间或两个所述边立柱(7)之间设置有吊挂钢丝(2),
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和/或所述开间立柱(11)上的驱动轴(6)、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6)转动的减速电机(5)、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上的换向轮、绕设在所述驱动轴(6)和换向轮上的第一驱动钢缆(3),
所述保温部包括挂设在所述吊挂钢丝(2)的至少一个保温帘(1),所述保温帘(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8),所述驱动杆(8)与所述驱动钢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开间立柱(11)上的限位开关(15),所述限位开关(15)与所述驱动杆(8)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杆(8)能够触碰到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开关(15),所述限位开关(15)通过主机与所述减速电机(5)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部还包括与主机通信连接的微电脑经纬度时间控制器和温度光照感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栋温室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所述边立柱(7),所述驱动轴(6)可转动的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边立柱(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轮包括上换向轮(12)和下换向轮(13),所述上换向轮(12)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的上部侧壁,所述下换向轮(13)设置在所述边立柱(7)的下部侧壁,所述第一驱动钢缆(3)依次绕设在各所述上换向轮(12)上,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第二驱动钢缆(4),所述第二驱动钢依次绕设在各所述下换向轮(13)上,所述第一驱动钢缆(3)与所述第二驱动钢缆(4)平行设置,所述保温帘(1)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钢缆(4)上,所述驱动轴(6)上设置有上绕线筒(20)和下绕线筒(21),所述第一驱动钢缆(3)绕设过所述上绕线筒(20),所述第二驱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军赵鹏王晓巍张旭林张俊峰蒯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