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风冷冷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45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正压风冷冷渣器,由冷渣器本体(9)、减震支座(10)、进渣系统、出渣口(6)、进风口(4)、出风口(8)组成,在冷渣器本体(9)的上部设有布风板(1)、排渣管(2)和高温连续排渣器(3),中部设有进风口(4)、振动电机(5)和出渣口(6),下部与减震支座(10)固定,其特征在于:冷渣器本体(9)的下部与出渣口(6)之间设有振动板(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高温炉渣的排料、密封和浅床流化床动力消耗较大和结焦问题,能在正压下工作,可实现:冷渣量3-4T/h台,冷渣温度小于200℃,热风温度小于120℃,动力消耗60KW/台,能量回收率达到89%以上,粉尘控制率达到95%。(*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电厂锅炉能源能源综合利用的环境保护一高 温渣处理设备,特别是关于利用连续排渣技术的正压风冷冷渣器。技术背景热电厂锅炉排出的高温炉渣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热电厂的老大 难问题,因此将能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一高温渣处理系统实现产业 化奠定技术基础,形成热电厂锅炉能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一高温渣 系统制造业,可以提升我国的能源利用水平,减轻环境保护的压力, 同时可以带动机械加工、材料、电器元件等相关行业,形成我国新的 经济增长点。目前已知的高温渣处理设备1、是采用间壁式水冷却器,出渣温度仍很高,达400—500。C,且用水量大;2、是采用水夹 套灰冷却器,效果不好;3、是用风冷冷却床,由于送入了含碳量较 高的沉降灰,变成了灰渣再燃床;4、是风冷冷却床,由于送入了含 碳量较高的沉降灰,变成了灰渣再燃床;5、是立式移动床冷却器, 效果尚可,由于装置太高,只适于溢流口排渣冷却;6、是水泥行业 熟料冷却机技术成熟,但设备庞大。如蓖式冷却机(振动式,移动式、 回转式),可将水泥熟料从125(TC冷却至10(TC,但体积庞大、笨重、 蓖板易损坏,操作要求高,滚筒式冷却机效率比前者稍低,可将水泥 熟料从120(TC冷至200°C, 二次空气可预热至600—700。C且结构简 单,运行方便,动力消耗也不大,但装置笨重。立式风冷移动床冷渣器和浅床流化床冷渣器,冷却效果都很好, 但前者存在结焦现象,后者存在动力消耗大和进料控调问题,后来研 制了一种振动式浅床流化床冷渣器,但因是负压运行,难于适合工厂 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正压风冷冷渣 器,是用连续排渣技术,解决冷渣器的密封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正压风冷冷渣 器,由冷渣器本体、减震支座、进渣系统、出渣口、进风口、出风口 等组成,在冷渣器本体的上部设有布风板、排渣管和高温连续排渣器, 中部设有进风口、振动电机和出渣口,下部与减震支座固定,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的下部与出渣口设有振动板。上述的振动板与冷渣器本体成一定斜度、且是其上有多孔。上述的出渣口可设置在冷渣器本体的右出口、上出口、左出口和 右出口。上述的出渣口高度不高于1000mm。采用技术结构,解决了高温炉渣的排料、冷渣器的密封和浅 床流化床动力消耗较大和结焦问题,能在正压下工作,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参数为冷渣量3—4T/h台,冷渣温度小于20(TC,热风温 度在于12(TC,动力消耗60KW/台,能量回收率达到89%以上,粉 尘控制率达到95%。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知,本实施例的正压风冷冷渣器,由冷渣器本体9、减震 支座IO、进渣系统、出渣口6、进风口4、出风口8等组成。在冷渣器本体9的上部设有的进渣系统包括布风板1、排渣管2、高温连续 排渣器3,中部设有进风口 4、振动电机5和出渣口 6,下部与减震 支座10固定,在冷渣器本体9的下部与出渣口 6之间还设有振动板 7,振动板7与冷渣器本体9有一斜度、其上有多排孔。出渣口6根 据需要可设置在冷渣器本体的右出口、上出口、左出口和右出口。出 渣口 6的高度根据现场要求可作适当调整,但不高于lOOOmm。工作过程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排出的85(TC 95(TC高 温渣沿锅炉下渣管进入高温连续排渣器3及高温可控给料机,然后进 入冷渣器的进渣口,在冷渣器内与从布风板1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 换;渣在振动板7的床层上呈跳跃式前进,冷却后的渣从出渣口 6处 排出。出渣温度在15(TC左右。空气由送风振动电机5经管路进入风 箱,再经多孔振动板7进入冷渣器本体9的换热层内,与热炉渣呈流 态化型式进行气固间的直接接触式热交换。通过调节进风流量可改变 出渣温度和出风温度。热风再进入除尘器,净化后由引风机排出。热 风可作播煤风使用,或作炉膛二次风,也可混入锅炉主风道参加燃烧, 或直接送往锅炉尾部烟道排出,其使用方式可由用户选择。权利要求1、正压风冷冷渣器,由冷渣器本体(9)、减震支座(10)、进渣系统、出渣口(6)、进风口(4)、出风口(8)等组成,在冷渣器本体(9)的上部设有布风板(1)、排渣管(2)和高温连续排渣器(3),中部设有进风口(4)、振动电机(5)和出渣口(6),下部与减震支座(10)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9)的下部与出渣口(6)之间设有振动板(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风冷冷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振动板(7)与冷渣器本体(9)成一定斜度、且其上有多排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风冷冷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述的出渣口 (6)可设置在冷渣器本体(9)的右出口、上出口、左 出口和右出口。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风冷冷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出渣口 (6)的高度不高于1000mm。专利摘要正压风冷冷渣器,由冷渣器本体(9)、减震支座(10)、进渣系统、出渣口(6)、进风口(4)、出风口(8)组成,在冷渣器本体(9)的上部设有布风板(1)、排渣管(2)和高温连续排渣器(3),中部设有进风口(4)、振动电机(5)和出渣口(6),下部与减震支座(10)固定,其特征在于冷渣器本体(9)的下部与出渣口(6)之间设有振动板(7)。本技术解决了高温炉渣的排料、密封和浅床流化床动力消耗较大和结焦问题,能在正压下工作,可实现冷渣量3-4T/h台,冷渣温度小于200℃,热风温度小于120℃,动力消耗60KW/台,能量回收率达到89%以上,粉尘控制率达到95%。文档编号F23C10/18GK201106845SQ200720045809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姚志彪 申请人:丹阳市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正压风冷冷渣器,由冷渣器本体(9)、减震支座(10)、进渣系统、出渣口(6)、进风口(4)、出风口(8)组成,在冷渣器本体(9)的上部设有布风板(1)、排渣管(2)和高温连续排渣器(3),中部设有进风口(4)、振动电机(5)和出渣口(6),下部与减震支座(10)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渣器本体(9)的下部与出渣口(6)之间设有振动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彪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