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升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42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助升块,包含助升块本体,该助升块本体包含坡面区和平面区,平面区上设置2个向上凸起的凸缘,2个凸缘的顶部架设有横梁,该横梁的近坡面区一侧设突出的前端凸缘,该横梁的顶面设置限位块,该助升块本体还设置限位槽,助升块的材质为可弹性形变的工程塑料,可通过小幅度的弹性形变将助升块卡固于框型材上,无需使用螺钉固定,也不需要其他安装工具,安装过程简单方便,由于工程塑料的刚性强,因此助升块可以起到支承作用,防止因扇的自重产生的下坠。

Lifting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升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铝合金门窗掉角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铝合金门窗系统,特别是平开类门窗,主要是用铰链以悬挂的方式,一端固定在框上,另一端固定在扇上进行连接,因铰链承载着扇的重力,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扇在重力的方向产生下坠,也就是本领域中所称的掉角。这种掉角的产生,除了会导致扇无法正常启闭外,在关闭后还会让扇与框之间产生比较大的缝隙,门窗的密闭性能将无法实现。因此为了防止掉角的传统做法是通过在框上设置助升块的形式,让扇在关闭时引导扇沿着助升块的斜坡面在垂直方向先提升一定高度后再锁闭,以有效保证整个门窗系统的密封功能。但是助升块的安装方法是用螺钉将助升块固定在框上。这种安装方法需要用到螺钉,还需要预先在框型材上钻孔,施工工艺增加,也带来成本的增加,而且安装后螺钉头外露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防止门窗掉角的助升块,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螺钉,也无需在框型材上钻孔,安装程序简单,无需借用任何工具即可完成安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助升块,包含助升块本体,该助升块本体顶面包含坡面区和平面区,平面区上设置2个向上凸起的凸缘,2个凸缘的顶部架设有横梁,该横梁的近坡面区一侧设至少1个突出的前端凸缘,该横梁的顶面设置至少1个限位块,该助升块本体的底面设置限位槽,助升块的材质为可轻微弹性形变的工程塑料。所述横梁、2个凸缘3与平面区之间形成形变空间,横梁是平直的,或横梁是呈中间高于两端的弧形,安装时横梁中部受力后向形变空间内发生形变,失去受力后恢复原状。所述凸缘设置于助升块本体平面区上远离坡面区的角落处,且助升块本体、凸缘和横梁连接的截面呈L形。助升块整体为一体成型。助升块安装在框型材上,框型材包括容置助升块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与限位槽对应设置的凸筋,还设置与卡合限位块对应的槽口,连接时,限位槽卡在凸筋处、限位块卡在槽口处,以将助升块卡固于框型材的容置空间内。本技术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助升块结构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工程塑料,通过小幅度的弹性形变将助升块卡固于框型材上,因此无需使用螺钉固定,也不需要其他安装工具,安装过程简单方便,由于工程塑料的刚性强,因此助升块可以起到支承作用,防止因扇的自重产生的下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助升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助升块安装前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助升块安装在窗框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保护一种安装于铝合金门窗框型材上的助升块。如图1所示,其包含具有一定厚度的助升块本体,该助升块本体包含坡面区1和平面区2,平面区2上设置2个向上凸起的凸缘3,2个凸缘3的顶部架设有横梁4,横梁4、2个凸缘3与平面区2之间形成形变空间。凸缘3设置于助升块本体平面区2上的远离坡面区1的角落处。助升块本体、凸缘3和横梁4连接的截面呈L形。助升块整体生产时一体成型为最佳。横梁4近坡面区的一侧设突出的前端凸缘5。横梁4的顶面设置限位块6。助升块本体的底面或侧面还设置贯穿左右两侧的条状限位槽7。助升块的材质为可发生轻微弹性形变的工程塑料,横梁中部受力后可向形变空间内发生形变,失去受力后恢复原状。横梁4可以是平直的,也可以是呈中间高于两端的弧形,由于限位块6起到将助升块卡固的作用,若横梁4是平直的可以实现形变和卡固,但其向下的形变空间较小,如图所示当横梁4是弧形,则横梁可以有更大的形变空间,因此呈弧形的横梁4为更佳的结构。基于使用需要,该横梁的厚度需满足可产生轻微形变、同时形变程度不会影响横梁坚固性即可。而安装该助升块的框型材上有容置该助升块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置与限位槽7对应设置的凸筋10,还设置用于卡合限位块6的槽口20,如图2所示。安装时,通过对前端凸缘5施加向助升块本体方向的压力,使得横梁产生弹性形变,以让横梁4上方的限位块6的高度下降,限位槽7对应卡在框型材的凸筋10处,限位块6滑入框型材的槽口20内之后,释放压力使限位块6回复压缩前的形状,助升块即完成安装在框型材的容置空间内,通过凸筋10与限位槽7的配合、槽口20与限位块6的配合可分别在前后、上下的方向上进行限位,实现助升块与框型材紧扣在一起。扇在关闭的过程中,扇底部的提升机构,顺着助升块的坡面区1提升一定高度后,扇底部越过坡面区1到达平面区2,平面区起到支承作用,以防止因扇的自重产生的下坠。由于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工程塑料,通过小幅度的弹性形变将助升块卡固于框型材上,因此无需使用螺钉固定,也不需要其他安装工具,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以上所述的“上方”“下方”“顶面”等方位词是为了辅助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避免因物体摆放不同视角而造成误解,并非固定方位,也并不以此作为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升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助升块本体,该助升块本体顶面包含坡面区(1)和平面区(2),平面区(2)上设置2个向上凸起的凸缘(3),2个凸缘(3)的顶部架设有横梁(4),该横梁(4)的近坡面区一侧设至少1个突出的前端凸缘(5),该横梁(4)的顶面设置至少1个限位块(6),该助升块本体的底面设置限位槽(7),助升块的材质为可轻微弹性形变的工程塑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升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助升块本体,该助升块本体顶面包含坡面区(1)和平面区(2),平面区(2)上设置2个向上凸起的凸缘(3),2个凸缘(3)的顶部架设有横梁(4),该横梁(4)的近坡面区一侧设至少1个突出的前端凸缘(5),该横梁(4)的顶面设置至少1个限位块(6),该助升块本体的底面设置限位槽(7),助升块的材质为可轻微弹性形变的工程塑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升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2个凸缘(3)与平面区(2)之间形成形变空间,横梁(4)是平直的,或横梁(4)是呈中间高于两端的弧形,安装时横梁(4)中部受力后向形变空间内发生形变,失去受力后恢复原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宜翰蒙锦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发奥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