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膛双床式沸腾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36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工业燃烧用一膛双床式沸腾锅炉,它是对现有沸腾锅炉的一种改进,特别是将炉体内的炉膛分设为主、副炉膛,形成双床式,将风力回渣系统的出渣口接入副炉膛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飞灰燃技术中的“燃不尽”和“灰满为患”的问题,提高燃尽率,节能降耗,净化环境,可广泛用于建材、化工、食品等工业、民用锅炉上改造。(*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工业燃烧炉,特别是一种沸腾锅炉。
技术介绍
老式沸腾锅炉或由链条、链排锅炉改造的沸腾锅炉,由于炉膛矮小,用园盘投入或用螺旋挤入占煤总量50%的细煤粉在炉内高速气流的携带下飞行粒度较小的细煤粉很快就完全燃尽,而粒度较大的煤粉在飞行中来不及烧完就①与炉膛内水冷壁碰撞降温停止燃烧;②进入对流换热区,因温度降低而停止燃烧,或①②兼而有之,以致占总煤量50%以上的飞灰中总残炭量达20-30%,有的甚至达40%以上;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针对上述问题,人们采用各种手段将未燃尽的飞灰经气固分离后返回炉内重燃,以期燃尽。然而,炉膛内高温风速几乎是不变的,而燃烧过的飞灰质量更小,二次进入炉膛后立即与新投入的煤粉一并飞行,重复上一次循环,既没有充分的时间停在炉中燃尽,其中稍大的颗粒又可能多次返回炉膛,这样,越来越多的飞灰在炉内循环,使锅炉无法正常工作(俗称闷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解决飞灰问题,提高燃尽率,提供一种一膛双床式沸腾锅炉。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对现有沸腾锅炉的一种改进,特别是将炉体内的炉膛分设为主、副炉膛,形成双床式,钭风力回渣系统的出渣口改接入副炉膛上。本技术有效解决了飞灰回燃技术中的“燃不尽”和“灰满为患”的问题,提高了燃尽率,节能降耗,净化环境。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炉膛,2-过热器,3-水冷壁,4-对流管束,5-省煤器,6-高温分离器,7-风力回渣系统,8-副炉膛。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采用耐火材料砌筑炉体,炉体内的炉膛被分隔成主、副炉膛1和8,炉体内还装有过热管2、水冷壁3、对流管速成4、省煤器5,省煤器5的后端接有高温分离器6,再接风力回渣系统7,回渣系统7的出渣口接入副炉膛8。本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其副炉膛的风速控制远小于主炉膛的风速,以保证回灰的再次燃尽。本技术的运行机理简述如下煤进入主炉膛后被温度t大于1000℃,主炉膛的烟气携带着大量燃着的煤粉和热量经过热管2→水冷壁3→对流管束4→省煤器5换热后进入高温分离器6,将未燃尽的煤粉捕集送入风力出渣系统7,风力出渣系统将分离器和省煤器分离下的煤灰源源送入副炉膛8,在900℃副炉膛烟气速度以0.5-1.5m/s工况下停留数分钟彻底燃尽后,溢出炉外。该系统以主、副床烟气的速度差解决了飞灰回燃技术中的“燃不尽”和“灰满为患”的问题。权利要求1.工业燃烧用一膛双床式沸腾锅炉,主要由炉体、高温分离器、风动回渣系统组成,炉体内设有炉膛,过热管,对流束,其特征是炉体内的炉膛分设为主、副炉膛,形成双床式,风力回渣系统的出渣口接入副炉膛。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工业燃烧用一膛双床式沸腾锅炉,它是对现有沸腾锅炉的一种改进,特别是将炉体内的炉膛分设为主、副炉膛,形成双床式,将风力回渣系统的出渣口接入副炉膛上,本技术有效解决了飞灰燃技术中的“燃不尽”和“灰满为患”的问题,提高燃尽率,节能降耗,净化环境,可广泛用于建材、化工、食品等工业、民用锅炉上改造。文档编号F23C10/00GK2531245SQ02228448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熊承庆 申请人: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业燃烧用一膛双床式沸腾锅炉,主要由炉体、高温分离器、风动回渣系统组成,炉体内设有炉膛,过热管,对流束,其特征是:炉体内的炉膛分设为主、副炉膛,形成双床式,风力回渣系统的出渣口接入副炉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承庆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