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用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35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用织物,是保护汽车等的乘坐人员的气囊用织物,该气囊用织物的柔软性、撕裂强度、撕裂伸长率优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含有聚酯复丝的气囊用织物,其中,使聚酯复丝的总纤度为140~580dtex,使纤丝数在96~192根的范围内,使构成织物的经线与纬线的总纤度的差为5dtex以下,且使经线的织密度比纬线的织密度小。

Fabric for air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囊用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用织物,是保护汽车等的乘坐人员的气囊用织物,该气囊用织物的柔软性、撕裂强度、撕裂伸长率优异。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用于保护汽车的乘坐人员的气囊用织物,多使用由合成纤维构成的织物。特别是多将由尼龙线、聚酯线等构成的织物缝制成袋状而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4)。然而,气囊用织物通常实施有涂覆,因此,存在缺乏柔软性且收纳性降低的问题。另外,如果为了提高柔软性而减小构成织物的线的纤度,则存在撕裂强度降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44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6259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4165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7564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用织物,是保护汽车等的乘坐人员的气囊用织物,该气囊用织物的柔软性、撕裂强度、撕裂伸长率优异。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构成织物的线的纤度、织物密度等巧妙地进行设计,可得到柔软性、撕裂强度、撕裂伸长率优异的气囊用织物,通过进一步反复进行深入研究,以至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是含有聚酯复丝的气囊用织物,在所述聚酯复丝中,总纤度为140~580dtex且纤丝数(フィラメント数)在96~192根的范围内,在所述织物中,构成织物的经线与纬线的总纤度的差为5dtex以下,且经线的织密度比纬线的织密度小”。此时,在所述聚酯复丝中,拉伸强度优选在6.5~8.0cN/dtex的范围内。另外,在所述织物中,覆盖系数优选在1700~2600的范围内。另外,织物的组织优选为平织。另外,优选实施有轧光加工。另外,织物优选为无涂覆。另外,优选对织物的至少单面实施涂覆,并且所述涂覆是涂覆由选自有机硅系、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系、橡胶系或它们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树脂而成的。另外,所涂覆的树脂的涂布量优选在15~25g/m2的范围内。另外,对于通过JISL1096-19906.19.1A法测定的刚柔度,经·纬均优选为90mm以下。另外,通过ISO13937-2单舌片法测定的撕裂强度(经·纬平均)优选在200~600N的范围内。另外,基于JISL1096-19906.12.1A法,以织物宽度3cm、拉伸夹持间隔15cm、拉伸速度200mm/min进行拉伸时的断裂伸长率(经·纬平均)优选为15%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气囊用织物,是保护汽车等的乘坐人员的气囊用织物,该气囊用织物的柔软性、撕裂强度、撕裂伸长率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的纤维为聚酯复丝。聚酯复丝由于纤维间摩擦力大,因此,优选作为构成气囊用织物的纤维。在上述聚酯复丝中,总纤度需要为140~580dtex(优选为330~580dtex)的范围。总纤度小于140dtex时,有作为气囊用织物难以得到充分的强度的顾虑。相反,超过580dtex时,有产生如下问题的顾虑:织造而成的织物的厚度变大,向装置的收纳性差,纤维变粗,由此得到的织物变得刚直,在裂开时难以吸收向面部等的冲击。应予说明,该总纤度可以通过JISL1013-1992进行测定。另外,重要的是聚酯复丝的纤丝数在96~192根的范围内,从生产率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96~144根。纤丝数为95根以下时,制成织物时,有变得刚直的顾虑。相反,如果纤丝数为193根以上,则由于单纤维纤度变细,因此,有纤维的生产率降低的趋势,有织物的成本变高的顾虑。另外,聚酯复丝的拉伸强度(纤维强度)优选为6.5cN/dtex以上。小于6.5cN/dtex时,制成气囊用织物时,有无法得到充分的强度的顾虑。作为拉伸强度,特别优选为7.0cN/dtex以上。另外,在纤维的构成上难以得到超过8.0cN/dtex的拉伸强度。因此,优选的拉伸强度的范围为6.5~8.0cN/dtex。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聚酯复丝中,重要的是构成织物的经线与纬线的总纤度的差为5dtex以下(更优选为3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dtex以下,特别优选为经线与纬线的总纤度相同)。两者的总纤度差大于5dtex时,有柔软性与布帛强度的平衡崩溃的顾虑。另外,重要的是经线的织密度比纬线的织密度小。如果经线的织密度与纬线的织密度相同或大,则有柔软性降低的顾虑。其理由是因为如果在纬线根数恒定化下经线根数增加,相对于纬线的应力增大,经线弯曲结构变少而布匹的柔软性降低。此时,作为经线的织密度,优选在40~57根/2.54cm的范围内。另外,作为纬线的织密度,优选在45~60根/2.54cm的范围内。另外,纬线的织密度与经线的织密度的差优选在1~5根/2.54cm的范围内。另外,在上述织物中,织物的覆盖系数优选为1700~2600,更优选为1800~2400。覆盖系数小于1700时,有如下顾虑:作为气囊用织物得不到充分的强度,并且滑脱阻力显著降低,线缝的缝隙变大,气囊膨胀时的气密性降低,不适合作为气囊用织物。如果覆盖系数超过2600,则有如下顾虑:纤维交叉点的自由度变小,柔软性、撕裂强度降低,作为气囊用织物得不到充分的性能。应予说明,覆盖系数通过下述式求出。CF=(DWp/1.1)1/2×MWp+(DWf/1.1)1/2×MWf[DWp为经线总纤度(dtex),MWp为经线织密度(根/2.54cm),DWf为纬线总纤度(dtex),MWf为纬线织密度(根/2.54cm)]在上述织物中,织物组织可例示斜纹组织、缎纹组织、平纹组织、格子组织(リップストップ)等,如果考虑生产率,则最优选平织。作为织造上述织物的方法,可以使用剑杆织机、喷气织机、苏尔泽片梭织机、喷水织机等,通过常规方法进行织造,但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喷水织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用织物可以为无涂覆,也可以为了降低透气度而对上述织物的至少单面实施树脂涂覆。作为该树脂,优选由选自有机硅系、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系、橡胶系或它们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其中,特别优选有机硅系树脂。作为有机硅系树脂,例如可举出二甲基有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有机硅橡胶、甲基苯基有机硅橡胶、三甲基有机硅橡胶、氟有机硅橡胶、甲基有机硅树脂、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甲基乙烯基有机硅树脂、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聚酯改性有机硅树脂等。应予说明,使用有机硅系树脂时,例如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第4756407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的反应固化剂、粘接助剂等。树脂的粘度在25℃时优选为10000~50000cs,该范围的粘度时,涂覆加工容易,能够形成树脂向织物的渗透也少且粘接力强的涂覆。在织物的表面进行涂覆时,树脂的涂布量优选为15~25g/m2(15~25cN/m2)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6~22g/m2。进行涂覆的树脂的涂布量小于15g/m2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是含有聚酯复丝的气囊用织物,/n在所述聚酯复丝中,总纤度为140~580dtex且纤丝数在96~192根的范围内,/n在所述织物中,构成织物的经线与纬线的总纤度的差为5dtex以下,且经线的织密度比纬线的织密度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9 JP 2017-1399831.一种气囊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是含有聚酯复丝的气囊用织物,
在所述聚酯复丝中,总纤度为140~580dtex且纤丝数在96~192根的范围内,
在所述织物中,构成织物的经线与纬线的总纤度的差为5dtex以下,且经线的织密度比纬线的织密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用织物,其中,在所述聚酯复丝中,拉伸强度在6.5~8.0cN/dtex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用织物,其中,在所述织物中,覆盖系数在1700~260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织物,其中,织物的组织为平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织物,是实施轧光加工而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织物,其中,织物为无涂覆。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幸二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富瑞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