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发送方可以利用设备将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另一个设备,以便接收方获取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信息交流。由于存在第三方窃取传输数据的可能性,因此,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关键性技术。现有技术中,通常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每次传输数据时,发送方利用第一预定算法以及第一预定密钥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传输至接收方,接收方利用预先约定第二预定算法以及第二预定密钥对接收到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以得到解密后的数据。由于每次对数据进行加密时,均使用第一预定算法和第一预定密钥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因此,当某一次传输加密处理后的数据时被破解,之后每一次传输加密处理后的数据均存在极大的概率被破解,导致信息传输时的安全性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n从至少一个预设加密算法中确定目标加密算法;/n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确定加密密钥;/n基于所述加密密钥以及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信息;/n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加密数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从至少一个预设加密算法中确定目标加密算法;
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确定加密密钥;
基于所述加密密钥以及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信息;
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加密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确定加密密钥,之前还包括:
构建第一私钥和第一公钥;
将所述第一公钥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是由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公钥构建的;
基于所述第二公钥和所述第一私钥构建第一对称密钥;
其中,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确定加密密钥,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将所述第二公钥或者所述第一对称密钥确定为所述加密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包括: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其中,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将所述第二公钥或者所述第一对称密钥确定为加密密钥,包括:
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为对称算法,则确定所述第一对称密钥为所述加密密钥;
若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的算法类型为非对称算法,则确定所述第二公钥为所述加密密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至少一个预设签名算法中确定目标签名算法;
基于所述目标签名算法的算法类型,确定第一签名密钥;
基于所述第一签名密钥以及所述目标签名算法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签名数据信息;
其中,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加密数据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签名数据信息以及所述加密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签名算法的算法类型包括: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其中,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签名算法的算法类型,确定第一签名密钥,包括:
若所述目标签名算法的算法类型为对称算法,则确定所述第一对称密钥为所述第一签名密钥;
若所述目标签名算法为的算法类型为非对称算法,则确定所述第一私钥为所述第一签名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签名数据信息以及所述加密数据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签名算法对应的标识信息;
按照预设传输格式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签名数据信息、所述加密数据信息、所述目标加密算法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签名算法对应的标识信息。
7.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二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加密数据信息,所述加密数据信息是由第一设备确定的目标加密算法以及加密密钥加密得到的,所述目标加密算法是由所述第一设备从至少一个预设加密算法中确定的,所述加密密钥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确定的;
对所述加密数据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加密数据信息进行解密处理,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加密算法对应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加密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