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19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通过生成服务请求码;将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进行加密,转换成对应的索引码;根据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和服务请求码生成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加密数据;将服务请求码、索引码和加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根据模型参引信息与索引码的映射关系,结合接收的索引码,确定对应的模型参引信息;根据接收的服务请求码及模型参引信息生成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生成解密数据。通过隐藏模型参引信息和数据信息,使用动态密钥进行数据加密处理,使得通信双方外的第三方无法破解得到正确的动态密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IEC61850 model in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病毒和网络攻击给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电网安全成为新的关注焦点,而IEC61850作为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变电站内通信规约,在服务器端有着复杂的模型参引,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进行模型参引信息和报文数据的传输方式,仍然使用的是明文传输方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各自保留有IEC61850模型的情况下,虽然采用明文方式进行模型参引信息和报文数据的传输,第三方即使捕获了模型参引信息或报文数据,也由于不知道具体的模型以及模型参引信息复杂而无法知道传输数据的具体含义,因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明文传输方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常用的抓包工具,例如WireShark、MMSEthereal等就可以轻易捕获和解析这些模型参引信息和报文数据,容易引发数据泄露,产生调度指令被篡改的安全隐忧,严重威胁智能变电站内的电力安全运行。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发起数据发送请求,生成服务请求码;/n将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进行加密,转换成与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对应的索引码;/n根据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和服务请求码生成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n将所述服务请求码、索引码和加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发起数据发送请求,生成服务请求码;
将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进行加密,转换成与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对应的索引码;
根据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和服务请求码生成动态密钥,通过动态密钥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数据;
将所述服务请求码、索引码和加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进行加密包括:
采用SM3杂凑值算法对所述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进行加密,将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中变长有序的字符串转换成定长无序的索引码,形成待发送模型参引信息与索引码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起数据发送请求之前,还包括:在通信双方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和双向身份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请求码由发送数据的序号确定。


5.一种变电站内基于IEC61850模型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服务请求码、索引码和加密数据;
根据模型参引信息与索引码的映射关系,结合接收的索引码,确定对应的模型参引信息;
根据接收的服务请求码及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首丰樊鹏窦中山王旭宁杨辉杨震晖周晓娟孙航飞李先鹏孙朋高建琨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