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
技术介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MIMO)被公认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混合波束赋形结合模拟波束赋形和基带波束赋形,能够有效减少完全数字波束赋形所需的射频链数量,并尽可能的接近完全数字波束赋形的频谱效率性能,在毫米波MassiveMIMO通信系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混合波束赋形以完全数字波束赋形为优化目标,一般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简称SVD)的块对角(BlockDiagonalization,简称BD)方法得到。由于天线规模和信道传输矩阵的维度很大,获取完全数字波束赋形的奇异值分解会产生较高的计算复杂度;虽然流行优化(ManifoldOptimization,简称MO)和惩罚双重分解(PenaltyDualDecomposition,简称PDD)混合波束赋形算法能有效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但其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求解多用户下的完全数字波束赋形,完全数字波束赋形B的计算公式为:/nB=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求解多用户下的完全数字波束赋形,完全数字波束赋形B的计算公式为:
B=HH(HHH)-1M
其中,Hk为第k个用户的下行链路信道,K为用户的数量;矩阵HHH的逆矩阵(HHH)-1采用基于Neumann级数近似求逆的方法进行计算;矩阵M为:
其中,Mk的表达式为Uk和Σk分别为对[(HHH)-1]k奇异值分解所得的酉矩阵和对角矩阵,为(HHH)-1块对角子矩阵,即对属于(HHH)-1的元素hi,j,[(HHH)-1]k由hi,j组成,其中Nr(k-1)+1≤i,j≤Nrk,1≤k≤K;Nr为每个用户配置的天线数量;sr为每个用户处的数据流数量;
(S2)根据完全数字波束赋形B,采用交替最小算法求解混合波束赋形;混合波束赋形包括最优模拟波束赋形矩阵A和数字波束赋形矩阵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Neumann级数近似求逆的方法求解矩阵HHH的逆矩阵(HHH)-1包括以下步骤:
(S11)假定P=HHH,T=I-βP;矩阵P的逆矩阵P-1的Neumann级数表达式为:
其中:L为矩阵多项式的阶数,αn为多项式系数,合并表示为α=[α1,...,αL]T;
(S12)求解最优的β和α,并将的β和α代入到Neumann级数中,得到逆矩阵P-1;β和α的求解公式为:
α=G-1ω
其中:ρ为信噪比;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当Nt和KNr以不变比率增大时,的特征分布收敛函数为:
其中(x)+=max{0,x},
其中,Nt、Nr分别为基站配备的天线数目以及用户配备的天线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交替最小算法求解混合波束赋形的过程中,于任意初始化矩阵A(p),p=0开始,并对每个迭代p执行以下步骤:
(S21)根据完全数字波束赋形B以及模拟波束赋形矩阵A(p)计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