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及其集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及其集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家装线路敷设时,首先需要在隔墙空腔内集成线管与底盒,再进行现场施工,而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难以保证顶部线管与隔墙内转接时的相互位置,这就导致连接较为不便,且在后期集成管路穿线时,也费工费时。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布线装置及方法”,包括集成在隔墙内的管线模块,所述管线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隔墙的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底盒,用于安装在所述隔墙的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底盒、面板和用于安装在隔墙内的布线管,所述第一底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底盒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所述布线管连接,所述面板盖设在所述第二底盒上,所述面板具有用于顶面线管连接的第三安装孔。利用该专利技术能够大大缩短布线时间,提高布线效率,还可以避免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且具有噪音小,污染小,经济环保的特点。但是其缺点在于不能确认家装线路现场施工时顶部线管与隔墙内线管转接的相互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n模块化设置的过线底盒(7);/n布线管,所述布线管包括用于中间走线的第一线管(14)、用于顶面布线的顶面线管(2)和转接管(4);/n所述第一线管(14)两端分别连接有过线底盒;/n所述顶面线管(2)与过线底盒通过转接管(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模块化设置的过线底盒(7);
布线管,所述布线管包括用于中间走线的第一线管(14)、用于顶面布线的顶面线管(2)和转接管(4);
所述第一线管(14)两端分别连接有过线底盒;
所述顶面线管(2)与过线底盒通过转接管(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过线底盒(7)上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盖板(6)包括第一带孔面板(601)和第二带孔面板(602),所述第一带孔面板(601)和第二带孔面板(602)之间设置有快速对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快速对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带孔面板(601)上的插片结构(603)和设置在第二带孔面板(602)上的插槽结构(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过线底盒(7)上设有安装孔,在所述过线底盒(7)内部上设置有管线定位结构,所述过线底盒(7)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上设置有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转接管(4)设置为注塑成型的弯曲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布线管还包括直接管(3),所述直接管(3)一端与顶面线管(2)插接,另一端与转接管(4)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过线底盒(7)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王金霞,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