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产品朝向窄边框、多功能和低功耗等方向发展;现有技术中,当显示模组非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驱动芯片时,每个驱动芯片设置于不同的柔性电路板上,此种设置方式容易导致相邻设置的柔性电路板之间间距不足,进而也容易导致连接不同驱动芯片的走线在柔性电路板上以及显示面板内的布线难度增加、电阻增大。因此,亟待专利技术一种显示模组非显示区的柔性电路板与驱动芯片之间的设置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在任意一个柔性电路板上设置至少两个驱动芯片,且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上设置的多个驱动芯片依次沿绑定区指向显示区的方向排布,从而减少非显示区柔性电路板的数量,有利于增加同一侧边框排布的多个柔性电路板之间的间距;进而通过调控同一柔性电路板上驱动芯片的排布位置,从而压缩驱动芯片延伸至显示区的走线长度、避免绕线,同时也有利于显示模组非显示区空间的设计和利用。第一方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至少两个驱动芯片和至少一个柔性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于所述绑定区;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任意一个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驱动芯片,至少部分设置于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至少两个所述驱动芯片依次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绑定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的至少两个驱动芯片和至少一个柔性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于所述绑定区;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任意一个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驱动芯片,至少部分设置于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至少两个所述驱动芯片依次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绑定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至少两个所述驱动芯片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设置数量包括至少一个;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走线,所述走线包括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走线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侧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包括一个第一甲驱动芯片和至少一个第一乙驱动芯片,且所述第一走线包括第一甲走线和第一乙走线,所述第一甲走线与所述第一甲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第一乙走线与所述第一乙驱动芯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乙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一甲驱动芯片之间;所述第一乙走线从所述第一甲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侧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走线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侧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时,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部分所述第二走线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沿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侧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二走线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沿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侧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全,席克瑞,孔祥建,刘金娥,秦锋,王林志,欧阳珺婷,王丽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