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钻头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钻头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PDC(polycrystallinediamondcompactbit,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设计多采用多次建模并进行设计,对于种类繁多的PDC钻头其设计量大,人工耗费精力多,极大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动态水孔水路成型与生成更是困难。现有的设计方案一般采用逐步设计,即尺寸、成型和其它图像用户界面(GUI)工具绘制的窗体或者控件在不同的图层绘制,然后用某种机制对图层进行叠加,操作和调节过程复杂,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水孔在钻头内部相互交叉,而导致水孔道水流的相互交叠对钻头的刃口产生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钻头设计方法,通过线性迭代计算的方式对水孔位置点进行自动比较判断与计算,确定水孔位置,从而实现整个钻头水孔的自动生成,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便利性和效率,同时通过迭代计算方式避免水孔水道交叉而对刃口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钻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刀翼大小和数量通过迭代计算方法确定水孔的数量;/n根据每个所述水孔相对于预设的与最近首刀头刀面点的距离对所述水孔分类;/n根据预设的偏移距离要求定义第一点水孔位置及第二点水孔位置;/n以所述第一点水孔位置和所述第二点水孔位置确定水孔百分比移动基准线以及沿刀头曲面成型水孔基准平面;/n以所述基准平面按照预设偏移角度确定所有水孔的位置;/n对所有水孔在对应位置进行预设标准化切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钻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刀翼大小和数量通过迭代计算方法确定水孔的数量;
根据每个所述水孔相对于预设的与最近首刀头刀面点的距离对所述水孔分类;
根据预设的偏移距离要求定义第一点水孔位置及第二点水孔位置;
以所述第一点水孔位置和所述第二点水孔位置确定水孔百分比移动基准线以及沿刀头曲面成型水孔基准平面;
以所述基准平面按照预设偏移角度确定所有水孔的位置;
对所有水孔在对应位置进行预设标准化切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钻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水孔相对于预设的与最近首刀头刀面点的距离对所述水孔分类具体包括:
以每个水孔相对于所述最近首刀头刀面点的距离,分别建立对应水孔的特征树文件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璟彬,李录科,陈伟林,陈霖,薛让平,李德波,王伟良,赵莹,宋顺平,杨森,丛成,白秀丽,徐媛媛,刘红艳,刘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