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64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2:37
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所述多路进气束管一端与采样气体接触,多路进气束管另一端依次经过滤尘滤水单元(1‑3)和抽气执行机构后与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连接,所述通道预抽排气单元(1‑14)通过单路束管与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连通,所述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与预检测模块(1‑10)通过单路束管连接,所述预检测模块(1‑10)与激光多气体分析模块(1‑12)通过单路束管连接,ARM主控处理单元(1‑1)通过电缆分别与抽气执行机构、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预检测模块(1‑10)和激光多气体分析模块(1‑12)电连接。采用激光检测技术实现井下实时检测和分析判断,精度高耗时短,提高了气体分析的实时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The sampling system of laser multi gas beam tube based on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气体监测
,具体涉及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
技术介绍
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的规定,开采容易自燃的煤层时,必须针对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制定相应的防、灭火方案。在防、灭火设计中,要求煤矿必须设计安设束管防、灭火自动监测系统。近年来,在煤矿的实际应用中,煤矿束管监测系统并未发挥其有效监测作用,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年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导致矿井越挖越深,敷设束管的线路越来越长,从井下采空区抽出来气体分析实时性差,而且长距离的抽气,很难保证延续束管线路没有漏气,分析的气体未必是采空区内真实气体;另一部分原因目前我国主要的束管控制系统大多是井上固定式系统,气体分析时间长,系统操作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才能操作,系统监测实时性差。在当前的生产过程中,急需一种监测装置,能够直接在井下对多种标志性气体就地检测并快速得到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对灾害隐患的实时监测判断,解决传统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15)、控制器、气体采集部件、气体分析部件和数据通讯部件,所述电源模块(1-15)为控制器、气体采集部件、气体分析部件和数据通讯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气体采集部件、气体分析部件和数据通讯部件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ARM主控处理单元(1-1),所述气体采集部件包括多路进气束管、滤尘滤水单元(1-3)、抽气执行机构、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和通道预抽排气单元(1-14),所述多路进气束管一端与采样气体接触,所述多路进气束管另一端依次经过滤尘滤水单元(1-3)和抽气执行机构后与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15)、控制器、气体采集部件、气体分析部件和数据通讯部件,所述电源模块(1-15)为控制器、气体采集部件、气体分析部件和数据通讯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气体采集部件、气体分析部件和数据通讯部件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ARM主控处理单元(1-1),所述气体采集部件包括多路进气束管、滤尘滤水单元(1-3)、抽气执行机构、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和通道预抽排气单元(1-14),所述多路进气束管一端与采样气体接触,所述多路进气束管另一端依次经过滤尘滤水单元(1-3)和抽气执行机构后与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连接,所述通道预抽排气单元(1-14)与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连通,所述气体分析部件包括预检测模块(1-10)和激光多气体分析模块(1-12),所述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与预检测模块(1-10)通过单路束管连接,所述预检测模块(1-10)与激光多气体分析模块(1-12)通过单路束管连接,所述ARM主控处理单元(1-1)通过电缆分别与抽气执行机构、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预检测模块(1-10)和激光多气体分析模块(1-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执行机构包括防爆真空抽气泵(1-6)和防爆真空磁启动器驱动模块(1-5),所述多路进气束管依次经过滤尘滤水单元(1-3)和防爆真空抽气泵(1-6)后与多通道电磁阀控制模块(1-8)连接,所述ARM主控处理单元(1-1)和防爆真空抽气泵(1-6)间连接有防爆真空磁启动器驱动模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M的井下激光多气体束管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M主控处理单元(1-1)和防爆真空磁启动器驱动模块(1-5)间还连接有光电隔离模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成祥张航刘尧杜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光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