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6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试验台以电机和液压马达为动力,除杂装置上端固定在机架上,下端安装在直线滑轨上,当马铃薯从料斗滚落到除杂装置上时,体积较小的土块和薯秧等杂质就会从除杂辊的间隙中掉落到杂质传送带,随即被运送到机外,剩下马铃薯在辊子揉搓力的作用下,能够去除马铃薯表面的泥土,清洁的马铃薯滚落到马铃薯传送带,并运送到收集箱内。除杂装置两端的支架采用平行四杆机构,在间距调节机构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辊子间距、装置倾角的调节,对液压马达的无极调速能够实现对辊子转速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实验因素的调节控制,为探究最优解提供必要条件。

A new type of test-bed for potato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薯类除杂
,尤其是能研究除杂装置的转速、倾角、间距等因素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进程的推进,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马铃薯机械化作业以及自动化仓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马铃薯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但由于刚收获的马铃薯含水率较高,表面会粘附一层土壤,以及收获过程中未能清除的薯秧等杂质,将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储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现有的除杂机械普遍存在除杂率低、伤薯率高的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清选机械除杂效果差、伤薯率高的不足,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试验时由人工将待除杂的马铃薯倾倒入料斗内,马铃薯经由侧边开口滚动落入除杂辊上,由多级除杂辊转动达到除杂的目的,分离出的杂质落入下方杂质传送带,并运输到指定容器内,清洁的马铃薯落入马铃薯传送带,并运输到物料箱内。实验中可以改变除杂装置的转速、倾角、间距等因素以探究其对除杂率以及伤薯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优组合,进而显著提高除杂效果,最大限度的保护马铃薯。该试验台不仅能够实现对除杂装置的转速、倾角、间距等单一因素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研一因素对除杂的影响,还能实现多因素同时调控,探究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各因素的调节能够实现无极调节,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试验台整体由7部分组成,分别为:料斗1、液压动力系统2、杂质传送带3、除杂装置4、马铃薯传送带5、机架6、间距调节机构7。试验台采用液压马达作为除杂辊的动力,可以实现转速的无极调速,进而实现转速对除杂效果影响的研究;除杂装置两端的支架采用平行四杆机构,能够实现辊子间距的无极调节,从而达到试验对不同辊间距的要求;在除杂装置下方并列安装有杂质和马铃薯传送带,用以运输杂质和清洁后的马铃薯;传送带以及除杂装置前端固定在直线滑轨上,通过液压缸推动可以改变除杂装置倾斜角度的变化,进而用以研究倾斜角度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试验台以电机驱动液压站为试验台提供动力,以液压马达驱动除杂辊转动,实现除杂功能,同时通过调节液压马达的转速,达到调节棍子转速的要求;传送带也采用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源,在保证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大大简化了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除杂辊并排安装在支架上,除杂装置两端的支架采用平行四杆机构,可以实现无极调节辊子间距,除杂装置一端固定于机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直线滑轨上,由液压缸可通过液压系统调节除杂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地况的马铃薯作业要求,运送到除杂辊上的马铃薯在重力和除杂辊相互揉搓的作用下,使包覆在马铃薯表面的土壤松动,脱落,掺杂的薯秧等杂质随着马铃薯的滚动会从除杂辊的间隙掉落,进而去除马铃薯中掺杂的杂物,防止对后续的贮藏造成影响。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结构简单,采用液压系统作为试验台的动力源,实现了棍子转速、间距以及装置倾角的无极调节,能够实现对单一试验因素的研究分析,也能用以试验多因素对除杂效果的共同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轴测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件号说明:料斗1;液压动力系统2;杂质传送带3;除杂装置4;马铃薯传送带5;焊合机架6;间距调节机构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包括料斗1、液压动力系统2、杂质传送带3、除杂装置4、马铃薯传送带5、机架6、间距调节机构7。如图1、图2所示,试验台整套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四个支脚安装有脚杯,可调节支架的水平度,以适应不同地况。试验台以电机和液压马达为动力,驱动除杂装置转动以及间距调节,液压马达可实现无极调速,从而实现对转速的调节。除杂装置上端固定在机架上,下端安装在直线滑轨上,在液压缸的推动下实现辊子间距以及装置倾角的调节。如图1、图3、图4所示,料斗固定安装在除杂装置前端,用以投放含杂马铃薯,杂质传送带安装在除杂装置的下方,用以运输杂质,除杂装置后端安装有马铃薯传送带,可将清洁的马铃薯运输到收集箱。下面说明该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马铃薯从料斗滚落到除杂装置上时,体积较小的土块和薯秧等杂质就会从除杂辊的间隙中掉落到杂质传送带,随即被运送到机外,剩下马铃薯在辊子揉搓力的作用下,能够去除马铃薯表面的泥土,清洁的马铃薯滚落到马铃薯传送带,并运送到收集箱内。除杂装置两端的支架采用平行四杆机构,在间距调节机构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辊子间距、装置倾角的调节,对液压马达的无极调速能够实现对辊子转速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结构简单,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料斗1、液压动力系统2、杂质传送带3、除杂装置4、马铃薯传送带5、机架6、间距调节机构7,试验台各部分安装在机架上,由脚杯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结构简单,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料斗1、液压动力系统2、杂质传送带3、除杂装置4、马铃薯传送带5、机架6、间距调节机构7,试验台各部分安装在机架上,由脚杯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试验台以电机驱动液压泵为动力,液压工作站固定安装在机架后侧,用液压马达驱动除杂辊、传送带转动,间距调节机构以液压缸为推动力,以双直线滑轨为导向,通过拖动固联在滑轨上的除杂装置下端,调节除杂装置支架的平行四杆机构,以达到调节间距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庆杜长霖吕伊宁李紫辉李季成刘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