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45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属于油田环保作业领域。该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和连接体;第二清油胶体,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其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喷嘴用于向抽油杆或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抽油杆或油管上蜡块的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清洁装置,通过在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一清油胶体,实现了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清除。通过在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确保了能够将抽油杆或油管上的蜡块清除干净,整个清洁作业过程操作简单,且不需要使用清洗剂,作业成本较低。

A clean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环保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井施工作业中,当抽油杆、油管起出井口时,为了防止抽油杆、油管上的杂质(蜡块、油污)落在地面上,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有必要在抽油杆、油管起出井口前对抽油杆、油管进行清洗。相关技术在抽油杆、油管起出井口前,直接使用喷枪将热水喷射至待清洗抽油杆、待清洗油管的表面,使被清洗掉的杂质(蜡块、油污)落至井筒内。在此过程中,需要配置泵车、井口循环泵等设备,且在进行清洗作业时,为了保证清洗彻底,需要使用预设量的清洗剂。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相关技术操作复杂,且在清洗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洗剂,作业成本较高,清洗过程严重影响作业施工速度,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及方法,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和连接体;第二清油胶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所述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蜡块的清洗。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喷嘴连通的高压管接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油胶体和所述第二清油胶体相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压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用于压紧所述第一清油胶体。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隔离件设置有相连通的泄流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压盖上设置有把手。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体螺纹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利用上述清洁装置对抽油杆或油管进行清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壳体和连接体安装在井口;起出抽油杆或油管,使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顺次经过喷嘴和第一清油胶体;利用所述喷嘴向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蜡块的清洗;利用所述第一清油胶体清除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的油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通过在壳体的顶部设置第一清油胶体,实现了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清除。通过在连接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确保了能够将抽油杆或油管上的蜡块清除干净,整个清洁作业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且不需要使用清洗剂,作业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引短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壳体,2连接体,3第一清油胶体,4喷嘴,5第二清油胶体,6高压管接头,7隔离件,8压盖,9泄流孔,10把手,11密封圈,12导引短节,1201导引杆,1202接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1和连接体2,以及第二清油胶体5。其中,该第二清油胶体5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3,连接体2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4,喷嘴4用于向抽油杆或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抽油杆或油管上蜡块的清洗。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抽油杆自井筒内起出前,需要先起出光杆和胶皮闸门,并使用泵车向井下油管内泵入高压流体,将爆破式泄油器憋开,使油管与井筒套管连通,将油管中的原油泄入油套环空中。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抽油杆与修井机的连接,如附图3所示,可以使用导引短节12将两者连接。其中,导引短节12包括:顺次连接的接箍1202、导引杆1201、锥形端部,以及套装在锥形端部上,且与导引杆1201可拆卸连接的接头。应用时,将接头自导引杆1201上卸下,并将导引短节12通过锥形端部穿入壳体1中,随后,将接头重新与导引短节12连接。此时,接箍1202与抽油杆连接,将接头与修井机连接,将连接体2与井口的油管悬挂器连接。随后,利用修井机向外起出抽油杆,在此过程中,将高温高压流体通过多个喷嘴4喷射至抽油杆的表面,使抽油杆上附着的蜡块掉落至井筒内。待抽油杆运动至第一清油胶体3处时,利用第一清油胶体3将附着在抽油杆上的油污清除,完成对抽油杆的清洁作业。由于抽油杆与油管的尺寸不同,因此,待清洁完抽油杆后,需要拆卸该清洁装置以及油管悬挂器,并在井口安装上与油管尺寸相适配的清洁装置,随后进行对油管的清洁作业,作业过程与上述抽油杆清洁作业过程一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通过在壳体1的顶部设置第一清油胶体3,实现了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清除。通过在壳体1的下部设置第二清油胶体5,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抽油杆或油管上油污的清除能力。通过在连接体2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4,确保了能够将抽油杆或油管上的蜡块清除干净,整个清洁作业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且不需要使用清洗剂,作业成本较低。其中,连接体2可以为D73mm加厚油管。在对抽油杆进行清洗作业时,该喷嘴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6个-10个(优选为8个),利用激光切割,以45°倾角,上下交替,沿周向均匀布设在连接体2上。在对油管进行清洗作业时,该喷嘴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4个-18个(优选为16个),沿周向均匀布设在连接体2外套装的喷嘴壳体上。其中,喷嘴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以避免流体刺漏。此外,壳体1上端的压盖上沿周向设置有3-6个内螺纹孔,以便后续使用螺栓将压盖与井口四通相连接。该连接体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在该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与井口相适配的钢圈,以便在后续作业时将底座固定在井口。第一清油胶体3和第二清油胶体5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胶体结构,当进行抽油杆清洗作业时,该通孔的直接可以为15mm-25mm(如17mm、19mm、20mm等)。该胶体结构的弹性可以满足外径为19mm-55mm(如20mm、25mm等)的抽油杆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1)和连接体(2);/n第二清油胶体(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下部;/n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3);/n所述连接体(2)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4),所述喷嘴(4)用于向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蜡块的清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上下连接,且用于使抽油杆或油管穿过的壳体(1)和连接体(2);
第二清油胶体(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下部;
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清除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油污的第一清油胶体(3);
所述连接体(2)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喷嘴(4),所述喷嘴(4)用于向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喷射液体,完成对所述抽油杆或所述油管上蜡块的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喷嘴(4)连通的高压管接头(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隔离件(7),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清油胶体(3)和所述第二清油胶体(5)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压盖(8),与所述壳体(1)的上端连接,用于压紧所述第一清油胶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奇曹瑾于峰杨雷朱瑞彬翁国鹏童建新于思朝王再兴李秋颖周鑫宇刘广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