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41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预制节点位置并放置;在预制节点间机械连接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将主梁框和次梁框分别安装在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下方;将混凝土浇至主梁框和次梁框内;在主梁框和次梁框围成框架上铺设楼板,将相邻两跨框架楼板间留设后浇带并在其内现浇混凝土;在预制节点上安装柱钢筋骨架;将柱框套接在柱钢筋骨架上;在柱钢筋骨架上安装上一层预制节点;在柱框内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框架建造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框架建造以预制节点为中心,省去了现场装配式建筑节点的施工过程。梁框和柱框起到定位和充当模板的作用,施工中无模板拆卸和重复利用的过程,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An assembly frame structure with independent joints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推广,装配式建筑正逐渐变为主流的建筑形式,和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需要满足的条件更高,其预制率、装配率、绿色施工等都是目前评价管控的重要标准。虽然在大环境下装配式建筑形式得到了大范围应用,但其本身具有很明显的优缺点,通过对当前装配式建筑的不足进行全方位分析,可以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对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现阶段我国主要的装配式建筑实践以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PC)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了解PC构件除了在生产制作中存在尺寸偏差等精度问题,在施工时由于工艺问题及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会导致整体结构受力不均,尤其是节点位置最为复杂,若是节点部分没有处理好,则会出现结构失效等严重问题。目前装配式建筑特有的质量通病主要有:(1)构件的尺寸偏差;(2)套筒灌浆堵塞问题;(3)外露钢筋的处理;(4)锚固件的锚固能力不足;(5)构件运输中的保护措施薄弱;(6)构件的堆放问题;(7)灌浆连接前底部杂物的清理不到位。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有不少,如施工进度快、节能环保、节省模板等;但是传统现浇式建筑有其自身的优点,“预制多一点,还是现浇多一点,不是装配式的本质”,因此如何在装配式建筑中利用好现浇的优点,这是装配式建筑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还有其独有的技术问题,可总结为以下五点:(1)装配式建筑节点处的湿法施工导致其缺乏整体性,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不理想,整体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2)PC构件预留外露钢筋尺寸长短不一,在运输工程中构件外露的钢筋会被压弯或为了方便运输被人为处理成弯曲的形状,导致钢筋屈服强度下降;(3)目前的套筒灌浆法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浆锚连接接头处的灌浆料密实度无有效检测手段,除去市面上灌浆料的质量问题,检测需做破损试验,破损试验后的结构加固对安全性有影响;(4)柱和梁没有结合现浇的优点,大量采用预应力构件导致力学性能单一;(5)实际操作定位无参照物,可能会导致拼接缝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预制节点的位置并放置;2)将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上连接套筒,并将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移至两预制节点间,将预制节点外伸的主梁钢筋螺纹接头和次梁钢筋螺纹接头伸入套筒内与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3)将主梁框和次梁框分别安装在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下方,所述主梁框和次梁框为U形槽结构;4)将混凝土浇筑至主梁框和次梁框内,并振捣混凝土;5)待主梁框和次梁框内混凝土初凝后,在主梁框和次梁框围成的框架上铺设楼板,在相邻两跨框架上铺设的楼板中间留设后浇带,待相邻两跨楼板安装结束后,在后浇带内现浇混凝土,使相邻两跨楼板与框架结构形成一个整体;6)将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上连接套筒,并将柱钢筋骨架移至各个预制节点上,将预制节点上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伸入套筒内与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7)将柱框套接在柱钢筋骨架上,所述柱框为四周密封、上下开口的薄壁筒,且上端一侧开有浇筑口;8)在柱钢筋骨架上安装上层预制节点,具体为:将上层预制节点下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伸入柱钢筋骨架上方的套筒内并与其内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上层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9)通过浇筑口向柱框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将浇筑口封住以防漏浆,此时一个框架建造流程结束,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个框架的建造流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10)在预制节点各方向外伸的钢筋螺纹接头下方安装可拆卸式梁框固定支架以及在主梁框和次梁框下方中部设置支撑装置。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中可拆卸式梁框固定支架为空心直角三棱柱,在空心直角三棱柱较小的直角面上设有螺栓,通过螺栓与预制节点上预留的螺栓孔配合实现可拆卸式固定支架与预制节点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每个钢筋螺纹接头长度为套筒长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主梁框两端预制节点间长度大于主梁框2厘米,所述次梁框两端预制节点间长度大于次梁框2厘米,待主梁框和次梁框安装完成之后,通过封堵材料将接缝封住,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楼板为四个角部呈倒角状的八边形。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柱框的高度比柱钢筋骨架总高低6cm,所述柱钢筋骨架总高包含套筒的高度,待柱钢筋骨架与上层的预制节点连接完成之后将6cm的缝隙通过海绵或泡沫封住,确保在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该结构包括:预制节点、主梁钢筋骨架、次梁钢筋骨架、柱钢筋骨架、主梁框、次梁框和柱框;所述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设在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预制节点间,并通过套筒螺纹连接主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和预制节点外伸的主梁钢筋螺纹接头,通过套筒螺纹连接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和预制节点外伸的次梁钢筋螺纹接头;所述主梁框和次梁框为U形槽结构,分别以槽口向上方向包裹在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外围,且主梁框和次梁框内浇筑有混凝土,主梁框和次梁框内浇筑的混凝土与预制节点上端面齐平,主梁框和次梁框围成的框架上铺设有楼板,相邻两跨框架上铺设楼板间设有后浇带,后浇带内浇有混凝土;所述柱钢筋骨架设在垂直方向相邻的两个预制节点间,并通过套筒螺纹连接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和预制节点下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所述柱框为环向密封、上下开口的薄壁筒,柱框内浇筑有混凝土。进一步地,所述结构还包括安装在预制节点各方向外伸的钢筋螺纹接头下方的可拆卸固定支架,所述可拆卸固定支架为空心直角三棱柱,在空心直角三棱柱较小的直角面上设有螺栓,通过螺栓与预制节点上预留的螺栓孔配合实现可拆卸式固定支架与预制节点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楼板为四个角部呈倒角状的八边形。本专利技术将装配式框架结构节点自成一体,节点内部无钢筋接头,从结构上对比传统装配式建筑,更具有“强节点,弱构件”的特点;除预制节点外,整个装配体系中无外露钢筋,方便工厂内加工制作和厂外运输,可以避免由于运输对构件钢筋破坏而造成受力不均等问题;利用预制柱框和预制梁框对现场施工进行精准定位并同时具有模板的功能,整个施工过程无模板拆卸和重复利用的过程,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装配式建筑的思想是将整体拆成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思想更进一步,将构件细化为零件,将传统预制柱和预制梁转化为柱框和梁框并结合现浇做法的优点,利用这种离散化的方法从生产、运输和施工三个方面入手节约经济、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确定预制节点的位置并放置;/n2)将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上连接套筒,并将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移至两预制节点间,将预制节点外伸的主梁钢筋螺纹接头和次梁钢筋螺纹接头分别伸入套筒内与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n3)将主梁框和次梁框分别安装在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下方,所述主梁框和次梁框为U形槽结构;/n4)将混凝土浇筑至主梁框和次梁框内,并振捣混凝土;/n5)待主梁框和次梁框内混凝土初凝后,在主梁框和次梁框围成的框架上铺设楼板,在相邻两跨框架上铺设的楼板中间留设后浇带,待相邻两跨楼板安装结束后,在后浇带内现浇混凝土,使相邻两跨楼板与框架结构形成一个整体;/n6)将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上连接套筒,并将柱钢筋骨架移至各个预制节点上,将预制节点上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伸入套筒内与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n7)将柱框套接在柱钢筋骨架上,所述柱框为四周密封、上下开口的薄壁筒,且上端一侧开有浇筑口;/n8)在柱钢筋骨架上安装上层预制节点,具体为:将上层预制节点下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伸入柱钢筋骨架上方的套筒内并与其内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上层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n9)通过浇筑口向柱框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将浇筑口封住以防漏浆,此时一个框架建造流程结束,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个框架建造流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预制节点的位置并放置;
2)将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上连接套筒,并将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移至两预制节点间,将预制节点外伸的主梁钢筋螺纹接头和次梁钢筋螺纹接头分别伸入套筒内与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
3)将主梁框和次梁框分别安装在主梁钢筋骨架和次梁钢筋骨架下方,所述主梁框和次梁框为U形槽结构;
4)将混凝土浇筑至主梁框和次梁框内,并振捣混凝土;
5)待主梁框和次梁框内混凝土初凝后,在主梁框和次梁框围成的框架上铺设楼板,在相邻两跨框架上铺设的楼板中间留设后浇带,待相邻两跨楼板安装结束后,在后浇带内现浇混凝土,使相邻两跨楼板与框架结构形成一个整体;
6)将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上连接套筒,并将柱钢筋骨架移至各个预制节点上,将预制节点上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伸入套筒内与柱钢筋骨架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
7)将柱框套接在柱钢筋骨架上,所述柱框为四周密封、上下开口的薄壁筒,且上端一侧开有浇筑口;
8)在柱钢筋骨架上安装上层预制节点,具体为:将上层预制节点下方外伸的柱钢筋螺纹接头伸入柱钢筋骨架上方的套筒内并与其内的钢筋螺纹接头对准后,向上层预制节点方向旋转拧紧套筒;
9)通过浇筑口向柱框内浇筑混凝土,并振捣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将浇筑口封住以防漏浆,此时一个框架建造流程结束,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个框架建造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10)在预制节点各方向外伸的钢筋螺纹接头下方安装可拆卸式梁框固定支架,以及在主梁框和次梁框下方中部设置支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可拆卸式梁框固定支架为空心直角三棱柱,在空心直角三棱柱较小的直角面上设有螺栓,通过螺栓与预制节点上预留的螺栓孔配合实现可拆卸式固定支架与预制节点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主梁钢筋骨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军赵勇任超洋喻晓来董惟群马智周胡杰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