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5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包括主管、副管、竖管和斜管;所述的主管、副管和竖管分别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设置,以沿主管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竖管为边界构成一个桁架结构单元,最终形成多个重复的桁架结构单元;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相邻竖管间设有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两条斜管和主管构成,两条斜管连接于两根主管之间,构成人字形斜撑,两根斜管间所呈的夹角为62~6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与600*400次桁架的穿插连接,无需螺栓及配件固定,优化副管的空间布置,进一步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通过抗剪销与对接焊缝的双重保障使得主管间的连接可靠性提升。

A super load-bearing aluminum alloy tru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桁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
技术介绍
目前,展览行业、演出行业常用的同等规格(1200mm*600mm)的铝合金桁架在整体与局部设计中尚有优化空间,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影响了桁架产品整体的承载能力。其中一部分主管、副管与套筒插销的匹配不合理;有一部分主管用的尺寸过小,副管偏大;有一部分主材较强,但焊缝和拼接节点无法满足承载要求。上述这些问题导致强的地方很强,弱的地方确很弱,难以满足目前展览及演出行业对桁架提出的日益增长的承重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主梁结构,1200mm*600mm通常需要与次梁(常见的有600mm*400mm及400mm*300mm规格等)进行水平方向的垂直连接,用以形成完整的结构受力体系。而目前常规的1200mm*600mm由于竖杆、斜撑设置的不合理,使得斜撑之间留下的空间无法直接容纳600mm*400mm的次桁架,导致主次桁架的连接需要额外的拼接节点。该问题一方面会导致拼接节点生产工作量的增加,节点处安全隐患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影响现场搭建的施工进度。此外,由于主管与套筒的拼接连接往往是通过焊接来实现,但是由于焊缝本身的承载力以及焊缝质量的稳定性有限,导致此处也是一个关键的薄弱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包括主管、副管、竖管和斜管;所述的主管、副管和竖管分别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设置,以沿主管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竖管为边界构成一个桁架结构单元,最终形成多个重复的桁架结构单元;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相邻竖管间设有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两条斜管和主管构成,两条斜管连接于两根主管之间,构成人字形斜撑,两根斜管间所呈的夹角为62~67°,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的一个顶点为主管的中点,此种结构使得人字形斜撑之间可以容纳600mm*400mm的铝合金桁架直接穿插其中,可轻松的实现主次桁架的连接。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沿宽度方向上两根主管的中点处连接有副管。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管在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通过套筒拼接接头依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拼接接头包括对接部、嵌入端和抗剪销,所述的嵌入端连接于对接部的两侧,所述的嵌入端嵌套于两侧的主管内部,并通过抗剪销贯穿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的嵌入端上设有定位孔,主管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的抗剪销贯穿定位孔和预留孔,防止对接焊缝受力破坏情况下的整体连接失效。进一步地,所述的对接部上与主管端部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坡口,所述的坡口与主管端部形成对接焊缝。进一步地,所述的铝合金桁架的截面尺寸为1200mm*600mm。进一步地,所述的斜管之间可安装截面为600mm*400mm的次桁架。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管为直径70mm、壁厚6mm的圆管;所述的副管为直径50mm、壁厚3mm的圆管;所述的竖管为直径50mm、壁厚4mm的方管;所述的斜管为直径50mm、壁厚4mm的方管。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管、副管、竖管和斜管的材质均为6082-T6。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管与竖管、主管与斜管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劲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重新设计了人字形斜撑结构,使得两根斜管间所呈的夹角为62~67°,使得人字形斜撑之间可以容纳600mm*400mm的铝合金桁架直接穿插其中,可直接穿插,无须螺栓及配件,可轻松的实现主次桁架的连接,可进一步地提高承重能力。2)本技术优化了主构件与拼接节点的匹配,优化副管的空间布置,进一步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3)本技术采用了新型的套筒拼接接头,通过抗剪销与对接焊缝的双重保障使得主管间的连接可靠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超承重铝合金桁架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超承重铝合金桁架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本技术中主次桁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套筒拼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2、副管,3、竖管,4、斜管,5、加劲板,6、套筒拼接接头,61、对接部,62、嵌入端,63、坡口,64、抗剪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中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包括主管1、副管2、竖管3和斜管4,参见图1与图2。主管1、副管2和竖管3分别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设置,以沿主管1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竖管3为边界构成一个桁架结构单元,最终形成多个重复的桁架结构单元,参见图1与图2。三角形支撑结构: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相邻竖管3间设有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两条斜管4和主管1构成,两条斜管4连接于两根主管1之间,构成人字形斜撑,两根斜管4间所呈的夹角为62~67°,其中三角形支撑结构的一个顶点为主管1的中点,此种结构使得人字形斜撑之间可以容纳600mm*400mm的铝合金桁架直接穿插其中,可轻松的实现主次桁架的连接,参见图3。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沿宽度方向上两根主管1的中点处连接有副管2,此种排布方式优化了主构件与拼接节点的匹配,优化副管的空间布置,进一步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所述的主管1与竖管3、主管1与斜管4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劲板5。套筒拼接接头6部分:所述的主管1在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通过套筒拼接接头6依次连接。套筒拼接接头6包括对接部61、嵌入端62和抗剪销64,参见图4,所述的嵌入端62连接于对接部61的两侧,所述的嵌入端62嵌套于两侧的主管1内部,并通过抗剪销64贯穿限位。所述的嵌入端62上设有定位孔,主管1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的抗剪销64贯穿定位孔和预留孔,防止对接焊缝受力破坏情况下的整体连接失效。所述的对接部61上与主管1端部接触的位置开设有坡口63,所述的坡口63与主管1端部形成对接焊缝。具体实施时,各管的尺寸可按照以下标准设计:总体上,铝合金桁架的截面尺寸为1200mm*600mm。斜管4之间可安装截面为600mm*400mm的次桁架。主管1为直径70mm、壁厚6mm的圆管;所述的副管2为直径50mm、壁厚3mm的圆管;所述的竖管3为直径50mm、壁厚4mm的方管;所述的斜管4为直径50mm、壁厚4mm的方管。在选材方面,主管1、副管2、竖管3和斜管4的材质均为6082-T6。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副管(2)、竖管(3)和斜管(4);/n所述的主管(1)、副管(2)和竖管(3)分别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设置,以沿主管(1)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竖管(3)为边界构成一个桁架结构单元,最终形成多个重复的桁架结构单元;/n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相邻竖管(3)间设有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两条斜管(4)和主管(1)构成,两条斜管(4)连接于两根主管(1)之间,两根斜管(4)间所呈的夹角为62~67°,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的一个顶点为主管(1)的中点;/n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沿宽度方向上两根主管(1)的中点处连接有副管(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副管(2)、竖管(3)和斜管(4);
所述的主管(1)、副管(2)和竖管(3)分别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设置,以沿主管(1)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竖管(3)为边界构成一个桁架结构单元,最终形成多个重复的桁架结构单元;
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相邻竖管(3)间设有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由两条斜管(4)和主管(1)构成,两条斜管(4)连接于两根主管(1)之间,两根斜管(4)间所呈的夹角为62~67°,所述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的一个顶点为主管(1)的中点;
每个桁架结构单元中,沿宽度方向上两根主管(1)的中点处连接有副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1)在沿铝合金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通过套筒拼接接头(6)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拼接接头(6)包括对接部(61)、嵌入端(62)和抗剪销(64),所述的嵌入端(62)连接于对接部(61)的两侧,所述的嵌入端(62)嵌套于两侧的主管(1)内部,并通过抗剪销(64)贯穿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承重铝合金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入端(62)上设有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意智刘顺平梁维旺王卿发李二辉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鹏观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