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生产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现有申请号为CN201810685609.5的中国专利公安开了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所述染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染色箱左侧面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染色箱右侧面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滑槽与通槽均开设在加热板的上方,所述染色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装置箱,所述通槽的一端与装置箱的内部相连通。通过在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齿轮槽,能够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时使第二锥齿轮推动连接杆移动,能够有效的使横杆带动夹持板移动,使纺织品在染色箱的内部摆动,能够使染色液在染色箱的内部震荡,使纺织品与染色液充分接触,加快纺织品的着色速度,有效的加快纺织品的着色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尽管上述专利提出的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其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下问题:1)纺织品在染色箱的内部摆动的过程中,由于纺织品整体的摆动幅度是不同的导致纺织品的着色不均匀,从而影响纺织品的着色品质;2)其没有上料功能和下料功能以及张紧功能,虽然提升了纺织品的着色速度,但是并不能适合大批量的纺织品的染色工作,导致其实用性不好;3)其没有挤液机功能,使得染色后的纺织品上残留大量的染液,严重影响后续将染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染色单元(2)、上料单元(3)以及下料单元(4),所述底板(1)为方形底板,且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所述染色单元(2)、所述上料单元(3)以及所述下料单元(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所述上料单元(3)位于所述染色单元(2)的一侧,所述下料单元(4)位于所述染色单元(2)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染色单元(2)、上料单元(3)以及下料单元(4),所述底板(1)为方形底板,且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所述染色单元(2)、所述上料单元(3)以及所述下料单元(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所述上料单元(3)位于所述染色单元(2)的一侧,所述下料单元(4)位于所述染色单元(2)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单元(2)包括染液缸(6)、加速染色机构(7)、张紧机构(8)、下压机构(9)以及挤液机构(10),所述染液缸(6)通过支腿(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所述加速染色机构(7)固定安装在所述染液缸(6)的底壁上,所述张紧机构(8)固定安装在所述染液缸(6)靠近所述上料单元(3)的一侧壁上,所述下压机构(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且所述下压机构(9)延伸至所述染液缸(6)的上方,所述挤液机构(10)安装在所述染液缸(6)靠近所述下料单元(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染色机构(7)包括超声波变幅杆(13)、超声波换能器(12)以及超声波工具头(14),所述超声波变幅杆(13)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染液缸(6)的底壁上,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2)位于所述染液缸(6)的底壁下方,且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2)固定安装在所述超声波变幅杆(13)的底端,所述超声波工具头(14)位于所述染液缸(6)的内部,且所述超声波工具头(14)固定安装在所述超声波变幅杆(13)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8)包括两个第一配装座(19)、张紧辊(20)以及两个第一圆形挡板(21),两个所述第一配装座(19)对称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染液缸(6)靠近所述上料单元(3)的一侧壁外表面上,所述张紧辊(20)可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配装座(19)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圆形挡板(21)对称且固定地套装在所述张紧辊(20)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9)包括L形固定架(24)、第一伸缩气缸(25)、第一龙门架(23)以及压紧辊(22),所述L形固定架(2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5)固定安装在所述L形固定架(24)的顶壁上,所述第一龙门架(2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5)的伸缩端端部,所述压紧辊(22)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架(23)的两侧壁之间,且所述压紧辊(22)位于所述染液缸(6)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生产用高效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液机构(10)包括接液斗(32)、两个第二配装座(29)、支撑辊(31)、两个第二圆形挡板(30)、Z形连接架(26)、方形连接杆(33)、第二龙门架(27)以及下压辊(28),所述接液斗(32)固定安装在所述染液缸(6)靠近所述下料单元(4)的一侧壁外表面上,且所述接液斗(32)与所述染液缸(6)之间开设有通槽(18),
两个所述第二配装座(29)对称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接液斗(32)的上部,所述支撑辊(31)可转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