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20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曝池、好氧‑厌氧池、污泥破碎池、搅拌池和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输出端连通有对污水分类储放的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且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对二者内的容纳物分别排放的排放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污水排放要求,对污水进行多环节的流程式处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规避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过程比较单一,在处理完成过后还需要根据污水类别匹配对应的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对污水进行等处理,统称污水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过程比较单一,在处理完成过后还需要根据污水类别匹配对应的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的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要对污水进行等处理,统称污水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过程比较单一,在处理完成过后还需要根据污水类别匹配对应的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的适应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曝池、好氧-厌氧池、污泥破碎池、搅拌池和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输出端连通有对污水分类储放的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且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对二者内的容纳物分别排放的排放池。优选的,所述固体容纳池的输入端连通有对其中和的清水池。优选的,所述液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分别或依次与搅拌池、污泥破碎池、好氧-厌氧池、氧曝池连通。优选的,所述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包括:S1、将污水注入氧曝池;S2、将S1中的污水导出至好氧-厌氧池中,依次进行好氧-厌氧污水处理;S3、对S2中好氧-厌氧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污泥破碎池中进行沉淀、破碎处理,在污泥破碎过程中对污水降温使污泥凝结;S4、对S3中处理完成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导出至搅拌池,搅拌池中的搅拌设备带动污泥和污水搅拌形成混合物;S5、对S4中的混合物导入过滤池进行过滤,污水和固体介质分离;S6、对S5中分离完成的固、液分别导出、储放在固体容纳池、液体容纳池中;S7、将S6中液体容纳池、固体容纳池中的液体、固体分别经排放池排放。优选的,所述S1中的氧曝池分段,污水依次经过多段氧曝池,且氧曝池中的氧气与污水同步导入。优选的,所述S5的过滤池在对污水过滤时,污水通过不少于两级栅栏过滤网,每两级栅栏过滤网之间设有储放间隙。优选的,所述S7中液体容纳池、固体容纳池内的容纳物经排放池排放前,根据对应的排放标准进行PH调节,且排放池底上端和腔底分别设有对浮渣和沉积物滤除的设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有益效果在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污水排放要求,对污水进行多环节的流程式处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规避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过程比较单一,在处理完成过后还需要根据污水类别匹配对应的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的适应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曝池、好氧-厌氧池、污泥破碎池、搅拌池和过滤池,过滤池的输出端连通有对污水分类储放的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且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对二者内的容纳物分别排放的排放池。固体容纳池的输入端连通有对其中和的清水池,在固体容纳池中的容纳物经排放池排放之前,可根据排放需要将清水池中的清水注入,对容纳物中和,防止排放过程中粘接在排放池和排放管道中。液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分别或依次与搅拌池、污泥破碎池、好氧-厌氧池、氧曝池连通,液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搅拌池、污泥破碎池、好氧-厌氧池、氧曝池连通,便于根据污水处理的需要对液体容纳池中的容纳物进行再处理,在提高该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完善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对污水处理的充分、彻底性。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包括:S1、将污水注入氧曝池;S2、将S1中的污水导出至好氧-厌氧池中,依次进行好氧-厌氧污水处理;S3、对S2中好氧-厌氧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污泥破碎池中进行沉淀、破碎处理,在污泥破碎过程中对污水降温使污泥凝结;S4、对S3中处理完成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导出至搅拌池,搅拌池中的搅拌设备带动污泥和污水搅拌形成混合物;S5、对S4中的混合物导入过滤池进行过滤,污水和固体介质分离;S6、对S5中分离完成的固、液分别导出、储放在固体容纳池、液体容纳池中;S7、将S6中液体容纳池、固体容纳池中的液体、固体分别经排放池排放。在S1-S7的集成式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导入的污水进行分层、依次处理,同时对污水中的固-液进行有效的分离,使固、液分别导出并按照对应要求进行排放。S1中的氧曝池分段,污水依次经过多段氧曝池,且氧曝池中的氧气与污水同步导入,使污水的氧曝处理过程中,氧气与污水更充分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氧曝处理的有效性。S5的过滤池在对污水过滤时,污水通过不少于两级栅栏过滤网,每两级栅栏过滤网之间设有储放间隙,在污水过滤过程中,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工艺可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但是再经过滤栅栏可对过滤过程中的杂质进行分层拦截,进一步提高了污水过滤过程的有效性。S7中液体容纳池、固体容纳池内的容纳物经排放池排放前,根据对应的排放标准进行PH调节,且排放池底上端和腔底分别设有对浮渣和沉积物滤除的设备,在排放之前,对排放物的PH值进行对应的调节,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酸碱中和等方式调节,然后在排放过程中将上层浮渣和底部沉积物隔离开,防止上层浮渣和底部沉积物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造成污染。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曝池、好氧-厌氧池、污泥破碎池、搅拌池和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输出端连通有对污水分类储放的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且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对二者内的容纳物分别排放的排放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曝池、好氧-厌氧池、污泥破碎池、搅拌池和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输出端连通有对污水分类储放的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且液体容纳池和固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均连通有对二者内的容纳物分别排放的排放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池的输出端分别或依次与搅拌池、污泥破碎池、好氧-厌氧池、氧曝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容纳池的输入端连通有对其中和的清水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包括:
S1、将污水注入氧曝池;
S2、将S1中的污水导出至好氧-厌氧池中,依次进行好氧-厌氧污水处理;
S3、对S2中好氧-厌氧处理完成的污水导入污泥破碎池中进行沉淀、破碎处理,在污泥破碎过程中对污水降温使污泥凝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令王余费子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