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了化学沉淀、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及膜分离等多种工艺集成的技术处理传统的生化尾水的工艺,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各地相继出台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不断提高的排水标准,因此,传统的污水处理厂都面临提标改造以及对处理水质和效果更优越和运行更稳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A2O、MBR、SBR和BAF等工艺技术,而这些单一的处理工艺往往达不到现在地表Ⅳ或Ⅳ类水的排放标准,所以多工艺技术的组合将是未来提标改造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混凝沉淀、反硝化滤池、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及膜分离等工艺耦合对生化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目前污水厂日益提高的排水标准。该污水处理工艺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该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可解决传统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技术问题。采用这种工艺,可使出水COD≤30mg/L,BOD≤6mg/L,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1步,对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第一絮凝处理;/n第2步,对第一絮凝处理的产水进行沉降处理;/n第3步,对沉降处理后的产水进行粗过滤处理;/n第4步,对粗过滤后的产水采用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脱氮处理;/n第5步,脱氮处理后的产水采用臭氧氧化处理;/n第6步,臭氧氧化处理后的产水进行第二絮凝处理;/n第7步,对第二絮凝处理后的产水采用陶瓷平板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产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对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第一絮凝处理;
第2步,对第一絮凝处理的产水进行沉降处理;
第3步,对沉降处理后的产水进行粗过滤处理;
第4步,对粗过滤后的产水采用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脱氮处理;
第5步,脱氮处理后的产水采用臭氧氧化处理;
第6步,臭氧氧化处理后的产水进行第二絮凝处理;
第7步,对第二絮凝处理后的产水采用陶瓷平板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产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是指造纸废水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得到的废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的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的水质为COD90-140mg/L,pH约为7.5-8.2,总磷(TP)约10-15mg/L,总氮约10-1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絮凝处理所采用的絮凝剂可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或者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加入量可以为50-100mg/L;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絮凝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入助凝剂;助凝剂为阳离子性聚丙烯酰胺,加入量可以为10-30mg/L;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粗过滤处理是指采用炭滤、砂滤或多介质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硝化生物滤池中填充有陶瓷颗粒作为填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硝化生物滤池在脱氮处理时,还需要加入碳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碳源是甲醇、乙酸钠或乙醇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硝化生物滤池在脱氮处理时施加气体反冲系统和水力反冲系统,气体反冲强度为70m3/(m2·h),水力反冲强度为18m3/(m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臭氧氧化处理中臭氧投加量为20-1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絮凝处理过程中采用的絮凝剂是聚合氯化铝,加入量80-150ppm。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博,罗小勇,吴正雷,陈道康,范克银,党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