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及其防共振井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160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立井提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及其防共振井架,旨在解决现有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井架容易发生共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中相邻两个之间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天轮安装位,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天轮安装位;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位于下横梁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斜撑组件,并且/或者第三立柱、第四立柱之间位于下横梁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斜撑组件。通过这样的设置,使井架的固有频率发生改变,降低了共振的风险。

Hoisting system and anti resonance derrick of coal min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及其防共振井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立井提升系统
,具体提供了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及其防共振井架。
技术介绍
在煤炭开采场所,煤矿立井提升系统主要用于将立井底部的煤炭运输至井外。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煤矿立井提升系统主要包括跨设在井口6的上方的井架1,井架1包括第一立柱111、第二立柱112、第三立柱113和第四立柱114,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通过第一上横梁121和第一下横梁131连接。第二立柱112和第三立柱113在相应位置通过第二上横梁122和第二下横梁132连接,即第二立柱112和第三立柱113上与第一上横梁121和第一下横梁131等高的位置分别通过第二上横梁122和第二下横梁132连接。第三立柱113和第四立柱114在相应位置通过第三上横梁123和第三下横梁133连接,即第三立柱113和第四立柱114上与第一上横梁121和第一下横梁131等高的位置分别通过第三上横梁123和第三下横梁133连接。第四立柱114和第一立柱111在相应位置通过第四上横梁124和第四下横梁134连接,即第四立柱114和第一立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的防共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通过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在相应位置通过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连接,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在相应位置通过第三上横梁和第三下横梁连接,所述第四立柱和所述第一立柱在相应位置通过第四上横梁和第四下横梁连接;/n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天轮安装位,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天轮安装位;/n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位于所述第一下横梁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斜撑组件,并且/或者/n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立井提升系统的防共振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通过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在相应位置通过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连接,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在相应位置通过第三上横梁和第三下横梁连接,所述第四立柱和所述第一立柱在相应位置通过第四上横梁和第四下横梁连接;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天轮安装位,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天轮安装位;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位于所述第一下横梁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斜撑组件,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之间位于所述第三下横梁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斜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组件包括两根第一斜撑杆,所述两根第一斜撑杆的第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一下横梁和/或所述第三下横梁,所述两根第一斜撑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下横梁和/或所述第三下横梁两侧的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第一斜撑杆呈“八”字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索双富时剑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