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10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放球口的本体,放球口的上端边沿处设有转动座,还包括顶盖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本体的上端设有可伸缩的放球筒,放球筒的下端开口与转动座的上端连通,本体的上方水平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与放球筒的上端对应的通孔,放球筒的上端与通孔的下边沿连通,顶板的上端设有可打开或关闭通孔的顶盖,顶盖的后端与顶板的上端转动连接,顶盖开合机构驱动顶盖绕其后端转动,本体的中部水平套设有一轴承,升降机构的上端与顶板传动连接,其下端通过轴承与本体转动连接,升降机构带动顶板及顶盖升降,顶板升降过程中向上拉伸放球筒或向下压缩放球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矮高度的探空气球自动放球装备和自动探空系统。

An automatic release device of super short sounding ball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探空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探空气球是人类研究平流层的重要工具,在气象学发展和天气预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空气球主要用于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高空,以便进行温度、压力、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的探测,对高空气象数据进行采集。高空气象探测是大气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过程必须完成探空气球的施放工作。现阶段探空气球施放主要采用人工施放,在大风天气条件下正常成功施放探空气球一直是气象部门,特别是气象研究单位的愿景。当地面或海面风速超过7m/s时就无法正常进行人工施放探空气球了,这给天气预报,特别是气候研究造成了数据缺失,影响了预报的准确性。目前国内外主流高空气象探测装备厂家相继推出了自动放球系统,可应对最高八级大风情况下的探空气球自动施放。这些自动放球系统高度均在2-3米左右,对某些有限高要求的环境则无法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矮高度的探空气球自动放球装备和自动探空系统。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放球口的本体,所述放球口的上端边沿处设有转动座,还包括顶盖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可伸缩的放球筒,所述放球筒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转动座的上端连通,所述本体的上方水平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放球筒的上端对应的通孔,所述放球筒的上端与所述通孔的下边沿连通,所述顶板的上端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后端与所述顶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顶盖开合机构驱动所述顶盖绕其后端转动,所述本体的中部水平套设有一轴承,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轴承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传动连接,其下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顶板及所述顶盖升降,所述顶板升降过程中向上拉伸所述放球筒或向下压缩所述放球筒。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顶盖上端由后向前倾斜。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顶盖的上端为长方形,且其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延伸部。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升降单元和与所述升降单元一一对应的且水平设置的延伸件,多个所述升降单元均布在所述放球筒四周,其上端均通过对应的延伸件与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其下端均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并与所述本体连接固定。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升降单元为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均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其伸缩杆竖直向上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对应的延伸件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放球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同轴设有一圆环,两个所述圆环分别与所述通孔的下边沿和所述本体上端的放球口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顶盖开合机构包括两根电液推杆和推杆驱动组件,所述顶盖内部中空,其下端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形凹槽,两根所述电液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球筒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分别水平延伸至所述本体上方外侧,且其下端的左右有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其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本体外侧,两根所述电液推杆的伸缩杆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的端部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条形凹槽中并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电液推杆均与设置在所述顶盖内部的推杆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推杆驱动组件驱动两根所述电液推杆同步伸缩。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推杆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与两根所述电液推杆一一对应的两个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两根所述电液推杆之间,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万向节和齿轮传动合件,所述齿轮传动合件设置在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的端部上,并与对应的所述电液推杆的双向油泵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其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其一端与所述齿轮传动合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和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箱,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箱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箱具有两根输出轴,所述齿轮箱的两根所述输出轴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中,所述齿轮传动合件包括套筒、第三转轴、第一蜗杆和连接轴,所述套筒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的端部上,所述第二转轴为蜗杆,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入对应的所述套筒内,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其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万向节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螺纹对应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内部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一蜗杆上下间隔的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内部,且其两端均与所述电液推杆的缸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同轴套设有与一涡轮,所述涡轮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蜗杆上还同轴套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液推杆的双向油泵传动连接,其另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相对于现有的探空气球放球设备,减少了固定式放球筒,减少了整个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顶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顶盖关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推杆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轮传动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放球口的本体1,所述放球口的上端边沿处设有转动座21,还包括顶盖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有可伸缩的放球筒2,所述放球筒2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转动座21的上端连通,所述本体1的上方水平设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有与所述放球筒2的上端对应的通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放球口的本体(1),所述放球口的上端边沿处设有转动座(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有可伸缩的放球筒(2),所述放球筒(2)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转动座(21)的上端连通,所述本体(1)的上方水平设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有与所述放球筒(2)的上端对应的通孔,所述放球筒(2)的上端与所述通孔的下边沿连通,所述顶板(3)的上端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的顶盖(4),所述顶盖(4)的后端与所述顶板(3)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顶盖开合机构驱动所述顶盖(4)绕其后端转动,所述本体(1)的中部水平套设有一轴承(22),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轴承(22)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传动连接,其下端通过所述轴承(22)与所述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顶板(3)及所述顶盖(4)升降,所述顶板(3)升降过程中向上拉伸所述放球筒(2)或向下压缩所述放球筒(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上端设有放球口的本体(1),所述放球口的上端边沿处设有转动座(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有可伸缩的放球筒(2),所述放球筒(2)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转动座(21)的上端连通,所述本体(1)的上方水平设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设有与所述放球筒(2)的上端对应的通孔,所述放球筒(2)的上端与所述通孔的下边沿连通,所述顶板(3)的上端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的顶盖(4),所述顶盖(4)的后端与所述顶板(3)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顶盖开合机构驱动所述顶盖(4)绕其后端转动,所述本体(1)的中部水平套设有一轴承(22),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轴承(22)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传动连接,其下端通过所述轴承(22)与所述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顶板(3)及所述顶盖(4)升降,所述顶板(3)升降过程中向上拉伸所述放球筒(2)或向下压缩所述放球筒(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上端由后向前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上端为长方形,且其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升降单元和与所述升降单元一一对应的且水平设置的延伸件(23),多个所述升降单元均布在所述放球筒(2)四周,其上端均通过对应的延伸件(23)与所述顶板(3)的下端连接,其下端均与所述轴承(22)的外圈连接,并与所述本体(1)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为伺服电缸(5),所述伺服电缸(5)均与所述轴承(22)的外圈连接,其伸缩杆竖直向上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对应的延伸件(23)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球筒(2)的上下两端分别同轴设有一圆环,两个所述圆环分别与所述通孔的下边沿和所述本体(1)上端的放球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矮型探空气球自动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合机构包括两根电液推杆(6)和推杆驱动组件,所述顶盖(4)内部中空,其下端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形凹槽(7),两根所述电液推杆(6)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球筒(2)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3)左右两端分别水平延伸至所述本体(1)上方外侧,且其下端的左右有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武张高英陈伟杨森麟郑海堃刘兴雨胡剑桥陆岩邓光芳谢建清李世杰罗云辉武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