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484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牌号为TU00的无氧铜铸锭利用中频感应炉加热至750‑780℃(2)利用大吨位卧式双动挤压机制成管材生产所需的坯料管;(3)利用行星轧制法轧制成Ф110×6mm的半成品管;(4)利用液压拉伸机拉制成Ф65×6.5mm的拉伸管,并进行收卷;(5)利用凸轮式联合拉拔机拉制加工为尺寸为Ф46.2×6.20×100000 mm的成品管;(6)退火处理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方法以“挤压‑轧制‑拉伸工艺”为核心,得到直径为46.2mm,壁厚为6.20mm,长度为100m,单重≥700kg,电导率≥58 MS/m的无氧铜管材,可以用于制作热核聚变内部场控制线圈或其它热交换效率要求高的工作场合的线圈,且可保证线圈导热、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A production method of ultra long high conductivity copp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材质为牌号TU00的无氧铜,长度100m,电导率≥58MS/m的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紫铜管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通常被用于感应炉、热反应堆线圈制作等热交换效率要求高的工作场合。但处于该热交换效率要求高的工作场合中的线圈若含有焊接接头,会使线圈局部电阻过大,导致线圈工作的热均匀性降低。而现有的紫铜管生产方法无法满足其制品在长度及电导率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保证紫铜管线圈导热、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该紫铜管材质为牌号TU00的无氧铜,管材直径为46.2mm,壁厚为6.20mm,长度为100m,单重≥700kg,电导率≥58MS/m;其生产方法具体如下:(1)将所述牌号为TU00的无氧铜铸锭利用中频感应炉在氧含量<10%的氮气气氛中加热至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紫铜管材质为牌号TU00的无氧铜,管材直径为46.2mm,壁厚为6.20mm,长度为100m,单重≥700kg,电导率≥58MS/m;其生产方法步骤如下:/n(1)将牌号为TU00的无氧铜铸锭利用中频感应炉在氧含量<10%的氮气气氛中加热至750-780℃;所述加热过程升温速率≥600℃/h;/n(2)将加热后的无氧铜铸锭利用大吨位卧式双动挤压机制成管材生产所需的坯料管;/n(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利用行星轧制法将所述坯料管轧制成Ф110×6mm的半成品管;/n(4)利用拉伸机将半成品管拉制成Ф65×6.5mm的拉伸管,并进行收卷;/n(5)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紫铜管材质为牌号TU00的无氧铜,管材直径为46.2mm,壁厚为6.20mm,长度为100m,单重≥700kg,电导率≥58MS/m;其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将牌号为TU00的无氧铜铸锭利用中频感应炉在氧含量<10%的氮气气氛中加热至750-780℃;所述加热过程升温速率≥600℃/h;
(2)将加热后的无氧铜铸锭利用大吨位卧式双动挤压机制成管材生产所需的坯料管;
(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利用行星轧制法将所述坯料管轧制成Ф110×6mm的半成品管;
(4)利用拉伸机将半成品管拉制成Ф65×6.5mm的拉伸管,并进行收卷;
(5)利用凸轮式联合拉拔机将收卷的拉伸管拉制加工为尺寸为Ф46.2×6.20×100000mm的成品管;
(6)对所述成品管进行退火处理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高导紫铜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锋苗承鹏杨俊辉陈江涛刘春生陈平高新年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