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468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包括清理大鼠T8‑T10脊柱周围毛发;第8肋处开2‑5cm切口,剥至显露棘突,沿正中棘突向两侧剥离黏连棘突的组织直至暴露横突;用圆饼形钻头打磨棘突至平整,刮磨T8‑T10脊柱表面至骨头呈红白相间,并伴随刺激神经,后下肢无自主性抬起;咬除椎间隙使脊髓完全暴露;沿T10椎间隙剪开骨面,夹除不规则骨头及关节突;对创口逐层缝合后在表皮喷洒头孢他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操作时间长、组织破坏程度大造成大鼠疼痛等级高、出血量较大造成大鼠死亡率高、容易造成脊髓缺血坏死、人为损伤可能性高,造模过程操作标准化低、实验数据误差大等问题。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rat model of contusion spinal cord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模型构建
,具体涉及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脊髓损伤影响到数百万人,目前SCI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其原因在于愈后能力有限以及迄今为止未有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案,二者共同制约此疾病的愈后。为揭开SCI这层神秘的面纱,选用合适的动物制造模型以还原其损伤过程,对于研究SC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均有现实意义。目前建造SCI的模型方法繁多,选择一种可重复、可调控、可塑性高的造模技巧是医学者探索SCI的敲门砖。SD大鼠具有可用性、易用性、成本效益以及无限接近人类SCI的病理生理学、电生理、功能学、形态学促使其成为最理想的动物模型。标准的动物模型是研究SCI发生、发展、修复过程的前提,只有探索出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相类似的动物损模型,得出的实验数据及科研成果才对此疾病治疗有现实的意义。既往的动物模型有挫伤型、牵拉型、压迫型、缺血型、横断损伤型[5]。虽然SD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造方法繁多但也颇杂,每类模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或多或少对实验结果有一定人为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操作时间长、组织破坏程度大造成大鼠疼痛等级高、出血量较大造成大鼠死亡率高、容易造成脊髓缺血坏死、人为损伤可能性高,造模过程操作标准化低、实验数据误差大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鼠麻醉、消毒,俯卧位固定,将大鼠T8-T10脊柱正中周围的毛发用剃毛刀剔除干净;(2)以肋骨为标志,计数第8肋,沿其正中切开长2-5cm的切口,而后用手术刀逐层剥离组织及肌肉直至显露棘突,沿正中棘突向两侧剥离黏连棘突的组织直至暴露横突;(3)将牙科打磨机安装上圆饼形钻头,以30-90°水平面打磨棘突,将凸起棘突打磨平整后,再以同样角度来回刮磨T8-T10脊柱的表面,初始打磨骨头呈白色,经打磨后慢慢变薄,则转变为红白相间,并伴随刺激神经,后下肢无自主性抬起时,停止打磨;(4)用纱布擦除骨面的渗血后,用显微持针器咬除椎间隙,并将椎间隙周围的脊髓完全暴露;(5)利用显微剪刀沿着T10椎间隙向上剪开被打磨过的骨面,待椎体脊髓正中上方的骨头剔除干净后,利用弯头显微持针器将椎体两侧的残余不规则的骨头及关节突夹除;(6)对创口逐层缝合后在表皮喷洒头孢他啶。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步骤(3)所述打磨时,利用持针器或直头弯钳夹住切口两侧皮肤。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步骤(4)所述脊髓完全暴露包括先暴露椎间隙周围包裹的脊髓,然后以此深度及骨面薄厚程度为参照,用神经剥离子轻轻按压大鼠的脊髓,利用以“空间换空间”原则,逐步扩大脊髓暴露的范围直至脊髓完全暴露。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步骤(4)所述脊髓暴露面积则完全可以放置撞针为宜。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大鼠为SPF级SD大鼠。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改良型的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的优势。改进后操作方法采用牙科打磨机剔除骨头,相对于用椎板钳或持针器咬除骨头的可控性高且操作面积大,减少人为损伤的因素,增加实验标准性,减少手术时间。由于大部分实验者在操作过程中实验室选择未能保证处在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中,术中操作时间缩短有利于减少伤口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从而降低伤口感染;同时避免因麻醉时间过长而导致对于呼吸肌抑制致使其死亡,减少麻醉造成动物死亡;再者时间缩短也从侧面证明此项改进操作更加简单,使操作过程重复率增加。相对于传统手术组而言,改进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减少不仅可以避免因出血量大而造成的失血性休克及低体温造成SD大鼠的死亡而且可以避免缝合伤口后伤口渗血凝结成淤血块压迫脊髓而造成的脊髓因缺血而导致脊髓二次损伤。从观察BBB运动功能评分可以看出,改进组暴露脊髓后未对其造成脊髓损伤的情况下,经过半个月评分可观察出改进组功能评分较传统组的评分集中。由此可以得出,采用牙科打磨机配合显微器械后,减少一些因人为因素对脊髓造成损伤,提高实验数据真实性和操作标准化。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造模器械实物图;图3为显微器械实物图;图4为常规方法组术中渗血情况图;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造模术中渗血情况图;图6为常规方法组术后渗血情况图;图7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造模术后渗血情况图;图8为常规方法组与本专利技术方法组评分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次实验主要采用牙科磨钻配合其圆饼形钻头(如图1-2),打开电源,调整好转速,初始打磨脊柱椎板的过程中,可以稍放大转速,可减少打磨时间,手持打磨柄与骨面呈30-90°进行打磨;待打磨骨面约10-15s后,调整中等转速,再以30-90°打磨骨面。待骨面打磨如图4和图5,即红白相间或出现神经反射(双下肢会不自主的反射抬起)则立即停止打磨,关闭牙科磨钻。然后选用显微器械(如图3),初始定位于T10-T11的椎间隙中,以此为突破口,选用直头持针器,轻轻咬除骨头,手法要轻柔,不可硬拉硬拽。待咬除一部分骨面后,其SD大鼠的脊髓可以清晰看到。接下来则可左手拿弯头的镊子,按压脊髓使其与脊柱距离一小部分空间,右手则手持直头的剪刀,顺着打开的小缺口,由下而上逐渐剪开T8-T10间椎体。待椎体中间的骨头被剔除干净后,此时脊髓暴露的面积增大。而后对于残留比较难以剔除的骨头(尤其是两侧距离神经根较近的骨头)则右手选用弯头的持针器,配合左手持直头的镊子,一边剥离距离剪刀近的脊髓,给剪刀再咬除骨头留一定空间。在剔除过程中一定要观察SD大鼠后下肢是否发生不自主的活动。如发生则触碰神经,应立即松开,此剔除应警惕。按照右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逐渐咬除两侧残留影响实验的骨头。1、材料与方法1.1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体重质量200g-300g,由甘肃中医药大学SPF实验室提供。水合氯醛(10%),头孢他啶(1g/1瓶),75%酒精,生理盐水,无菌纱布,高压消毒锅,显微手术器械,常规手术器械,外科手术线,缝合针,牙科打磨机及圆饼形磨头、尖头磨头、扁平形磨头各一个,击打装置,大鼠手术操作台、剃毛刀、无菌手套。2、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2.1动物模型的分组将20只质量相似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标记区分。2.2动物模型的建立常规方法组:建造继发性脊髓损伤模型:10%水合氯醛(0.3mg/100g)给予SD大鼠腹腔注射麻醉,而后将大鼠T8-T10脊柱正中周围的毛发用剃毛刀剔除干净,以俯卧位放置在大鼠手术操作台面上,常规手术铺巾,用橡皮筋将老鼠四肢固定在手术台上。穿戴好一次性手术服及外科手套,75%酒精常规消毒三遍,从消毒过的手术器械盒中取出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大鼠麻醉、消毒,俯卧位固定,将大鼠T8-T10脊柱正中周围的毛发用剃毛刀剔除干净;/n(2)以肋骨为标志,计数第8肋,沿其正中切开长2-5cm的切口,而后用手术刀逐层剥离组织及肌肉直至显露棘突,沿正中棘突向两侧剥离黏连棘突的组织直至暴露横突;/n(3)将牙科打磨机安装上圆饼形钻头,以30-90°水平面打磨棘突,将凸起棘突打磨平整后,再以同样角度来回刮磨T8-T10脊柱的表面,初始打磨骨头呈白色,经打磨后慢慢变薄,则转变为红白相间,并伴随刺激神经,后下肢无自主性抬起时,停止打磨;/n(4)用纱布擦除骨面的渗血后,用显微持针器咬除椎间隙,并将椎间隙周围的脊髓完全暴露;/n(5)利用显微剪刀沿着T10椎间隙向上剪开被打磨过的骨面,待椎体脊髓正中上方的骨头剔除干净后,利用弯头显微持针器将椎体两侧的残余不规则的骨头及关节突夹除;/n(6)对创口逐层缝合后在表皮喷洒头孢他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大鼠麻醉、消毒,俯卧位固定,将大鼠T8-T10脊柱正中周围的毛发用剃毛刀剔除干净;
(2)以肋骨为标志,计数第8肋,沿其正中切开长2-5cm的切口,而后用手术刀逐层剥离组织及肌肉直至显露棘突,沿正中棘突向两侧剥离黏连棘突的组织直至暴露横突;
(3)将牙科打磨机安装上圆饼形钻头,以30-90°水平面打磨棘突,将凸起棘突打磨平整后,再以同样角度来回刮磨T8-T10脊柱的表面,初始打磨骨头呈白色,经打磨后慢慢变薄,则转变为红白相间,并伴随刺激神经,后下肢无自主性抬起时,停止打磨;
(4)用纱布擦除骨面的渗血后,用显微持针器咬除椎间隙,并将椎间隙周围的脊髓完全暴露;
(5)利用显微剪刀沿着T10椎间隙向上剪开被打磨过的骨面,待椎体脊髓正中上方的骨头剔除干净后,利用弯头显微持针器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强郭铁峰杜凯然张彦军朱宝王鹏杨镇源李中锋王雨榕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