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54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摄像头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光源、扩散器以及电极;所述模组壳体设置在一电路板上;所述模组壳体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出光口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扩散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电极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延伸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极将电路板提供的电源向上引出,从而能够给扩散器进行供电,从而使得能够通过扩散器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在结构光和泛光之间进行切换,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并能够有效降低3D摄像头的制造成本并实现3D摄像头的小型化。

3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摄像头模组
本技术涉及深度传感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3D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具有深度传感功能的3D摄像头日渐受到消费电子界的重视。目前比较成熟的深度测量方法是结构光方案,即将特定的结构光图案投影在物体上,然后通过图案的形变或位移计算物体不同位置的深度。由于在黑暗环境中也需要形成红外2D图像,一般3D摄像头都需要额外配置一个红外泛光照明器,照亮黑暗中的物体,同时用红外摄像头记录红外2D图像。红外泛光照明器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红外激光器以及扩散膜组成,红外泛光照明器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整个3D摄像头的成本以及功耗,不利于3D摄像头的小型化。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810646394.6,名称为一种3D摄像头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3D摄像头,其包括结构光投影仪、红外摄像头、RGB摄像头和扩散器;扩散器设于结构光投影仪的出光侧,扩散器包括两层透明电极以及夹设于两层透明电极之间的扩散膜,扩散膜的材质为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扩散器在加电压的状态下呈透明模式,结构光投影仪能够透过扩散器向目标物体发出随机结构光,扩散器在不加电压的状态下呈扩散模式,结构光投影仪能够通过扩散器向目标物体发出均匀光;RGB摄像头用于在明亮环境中捕捉目标物体表面的2D图像;红外摄像头用于根据目标物体表面的随机结构光生成深度图像,并在黑暗环境中在均匀光下捕捉目标物体表面的2D图像。该3D摄像头虽然能够通过对扩散器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结构光投影仪投出泛光或结构光,但是该项技术专利中并没有给出如何给扩散器供电的具体方法和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摄像头模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3D摄像头模组,包括模组壳体、光源、扩散器以及电极;所述模组壳体设置在一电路板上;所述模组壳体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出光口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扩散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电极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延伸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扩散器的出光侧;所述盖板设置有一出光口。优选地,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和所述第二折弯段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折弯段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折弯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第二折弯段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所述第一电极体和所述第二电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的一侧面的两侧端;所述第一电极体、所述第二电极体的第一折弯段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体、所述第二电极体的第二折弯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所述第一电极体和所述第二电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的相邻两侧面上的相互远离侧端上;所述第一电极体、所述第二电极体均一端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扩散器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极连接处和第二电极连接处;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处与所述第一电极体的第二折弯段连接,所述扩散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处与所述第二电极体的第二折弯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极注塑在所述模组壳体中。优选地,所述模组壳体的外侧与所述电极相对应的区域开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电极延伸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扩散器包括两层透明电极以及夹设于两层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扩散膜,所述扩散膜采用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扩散器设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在加电压的状态下所述扩散膜呈透明模式,所述光源能够透过所述扩散器向目标物体发出随机结构光;在不加电压的状态下,所述扩散膜呈扩散模式,所述光源能够通过所述扩散器向所述目标物体发出均匀光。优选地,所述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采用如下任一种液晶材料:-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物稳定液晶;-聚合物网络液晶;-亚稳态液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电极将电路板提供的电源向上引出,从而能够给扩散器进行供电,从而使得能够通过扩散器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在结构光和泛光之间进行切换,提高了本技术的应用场景,并能够有效降低3D摄像头的制造成本并实现3D摄像头的小型化;本技术中所述光源的出光口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极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安装槽内,从而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便能够与所述电极实现电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扩散器的便捷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3D摄像头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3D摄像头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安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安装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扩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路板;2为模组壳体;3为光源;4为扩散器;401为扩散膜;402为透明电极;403为玻璃层;5为第一电极体;6为第二电极体;7为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即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连通作用。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体、光源、扩散器以及电极;/n所述模组壳体设置在一电路板上;所述模组壳体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光源;/n所述光源的出光口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扩散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n所述电极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延伸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壳体、光源、扩散器以及电极;
所述模组壳体设置在一电路板上;所述模组壳体内侧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光源;
所述光源的出光口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扩散器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电极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延伸所述安装槽内,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电极的另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扩散器的出光侧;
所述盖板设置有一出光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
所述第一折弯段和所述第二折弯段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折弯段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折弯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当所述扩散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第二折弯段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
所述第一电极体和所述第二电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的一侧面的两侧端;
所述第一电极体、所述第二电极体的第一折弯段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体、所述第二电极体的第二折弯段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
所述第一电极体和所述第二电极体分别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朱力吕方璐汪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