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500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包括预埋箱,所述预埋箱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前表面一侧固定有把手,所述预埋箱的内部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多个电元件,多个所述电元件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在箱门的前表面固定散热扇,并在箱门的后表面固定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对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监测到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较高的时候,温度传感器可以将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可以控制散热扇的开启,通过散热扇的运行,可以将配电箱内部的热量快速的带出,避免热量的堆积影响箱体内部的电元件的工作。

A new M-type structural building system with electrical embedded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
技术介绍
电气是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电工装备制造等学科或工程领域的统称,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设施设备等,现代建筑中常常需要在墙体的内部预埋配电箱,来对建筑内的电气设备的传输线与外部进行连接。但现有的技术还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预埋配电箱在使用的时候,是直接嵌设在墙体的内部,导致现有的配电箱的通风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箱体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的散出,进而容易影响箱体内部的电元件的工作。(2)、现有的预埋配电箱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配电箱是固定在墙体的内部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承受来自墙体的压力,而现有的配电箱的承压能力有限,往往会出现配电箱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解决了现有的预埋配电箱和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将内部的堆积的热量快速的散出,和现有的预埋配电箱的承压能力有限,往往会出现配电箱被损坏的情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包括预埋箱,所述预埋箱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前表面一侧固定有把手,所述预埋箱的内部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多个电元件,多个所述电元件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多个所述电元件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箱门的前表面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散热扇的进风端位于所述箱门的后方,所述散热扇的出风端位于所述箱门的前方,所述箱门的后表面靠近所述散热扇的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箱门的后表面靠近所述散热扇的另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散热扇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扇的前表面固定有金属防护网,所述金属防护网的目数为4目。优选的,所述预埋箱的外侧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长、宽、高分别等于所述预埋箱的长、宽、高,且所述防护垫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优选的,所述预埋箱和所述防护垫之间设有多个伸缩弹簧,多个所述伸缩弹簧均匀分布在所述预埋箱和所述防护垫之间,且多个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预埋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防护垫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垫通过多个所述伸缩弹簧与所述预埋箱弹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箱门的前表面固定散热扇,并在箱门的后表面固定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对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监测到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较高的时候,温度传感器可以将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可以控制散热扇的开启,通过散热扇的运行,可以将配电箱内部的热量快速的带出,避免热量的堆积影响箱体内部的电元件的工作。(2)、本技术通过在预埋箱的外侧设有防护垫,并且防护垫和预埋箱之间均匀固定有多个伸缩弹簧,当将配电箱嵌设到墙体内部后,通过内部为蜂窝状的防护垫和多个伸缩弹簧的弹力,从而可以减小预埋箱所收到的墙体的压力,进而可以避免预埋箱出现损坏的情况,并可以整个配电箱的使用寿命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预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箱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垫;2、伸缩弹簧;3、预埋箱;4、箱门;5、把手;6、散热扇;7、金属防护网;8、电元件;9、温度传感器;10、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包括预埋箱3,预埋箱3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4,箱门4的前表面一侧固定有把手5,预埋箱3的内部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多个电元件8,多个电元件8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多个电元件8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箱门4的前表面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散热扇6,散热扇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散热扇6的进风端位于箱门4的后方,散热扇6的出风端位于箱门4的前方,箱门4的后表面靠近散热扇6的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箱门4的后表面靠近散热扇6的另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在使用的时候,温度传感器9可以对预埋箱3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监测到预埋箱3内部的温度较高的时候,温度传感器9可以将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10,通过PLC控制器10可以将散热扇6开启,通过散热扇6的运行,可以将预埋箱3内部的温度快速的排出,从而避免预埋箱3内部的热量的堆积,从而影响多个电元件8的工作。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9与PLC控制器10信号连接,且PLC控制器10与散热扇6信号连接,当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埋箱3内部的温度较高的时候,才将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10,通过PLC控制器10开启散热扇6,避免散热扇6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较为浪费电力资源的情况。进一步的,散热扇6的前表面固定有金属防护网7,金属防护网7的目数为4目,通过金属防护网7可以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预埋箱3的内部,从而对内部的电元件8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进一步的,预埋箱3的外侧设有防护垫1,防护垫1的长、宽、高分别等于预埋箱3的长、宽、高,且防护垫1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当预埋箱3嵌设到墙体的内部后,通过蜂窝状的防护垫1可以减小预埋箱3所收到的墙体的压力,从而保护了预埋箱3。进一步的,预埋箱3和防护垫1之间设有多个伸缩弹簧2,多个伸缩弹簧2均匀分布在预埋箱3和防护垫1之间,且多个伸缩弹簧2的一端均与预埋箱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伸缩弹簧2的另一端均与防护垫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同时通过防护垫1和预埋箱3之间的多个伸缩弹簧2的弹力,可以进一步的减小墙体对预埋箱3的压力,进一步的保护了预埋箱3,从而延长的预埋箱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防护垫1通过多个伸缩弹簧2与预埋箱3弹性连接,通过防护垫1和多个伸缩弹簧2的共同作用,可以对预埋箱3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综上可得,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包括预埋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箱(3)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4),所述箱门(4)的前表面一侧固定有把手(5),所述预埋箱(3)的内部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多个电元件(8),多个所述电元件(8)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多个所述电元件(8)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箱门(4)的前表面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散热扇(6),所述散热扇(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散热扇(6)的进风端位于所述箱门(4)的后方,所述散热扇(6)的出风端位于所述箱门(4)的前方,所述箱门(4)的后表面靠近所述散热扇(6)的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箱门(4)的后表面靠近所述散热扇(6)的另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PLC控制器(10),所述PLC控制器(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包括预埋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箱(3)的前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4),所述箱门(4)的前表面一侧固定有把手(5),所述预埋箱(3)的内部后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多个电元件(8),多个所述电元件(8)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多个所述电元件(8)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箱门(4)的前表面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散热扇(6),所述散热扇(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散热扇(6)的进风端位于所述箱门(4)的后方,所述散热扇(6)的出风端位于所述箱门(4)的前方,所述箱门(4)的后表面靠近所述散热扇(6)的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箱门(4)的后表面靠近所述散热扇(6)的另一侧处通过螺丝固定有PLC控制器(10),所述PLC控制器(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电气预埋配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所述PLC控制器(10)信号连接,且所述PLC控制器(10)与所述散热扇(6)信号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京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