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15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包括:分别预埋于两个预制墙体内且成对设置的套筒,所述铝模板的长度小于成对的所述套筒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距离;与成对设置的所述套筒对应相对的两个背楞,所述相对的两个背楞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供螺接件穿设的穿孔,螺接件穿置穿孔及背楞后与所述套筒固定,所述铝模板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围设形成所述现浇节点的浇筑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规避了现有技术中贯通的螺栓孔封堵问题,降低了质量隐患,保证了观感质量及现浇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也节省了工期。

Construction of cast-in-place joint using aluminum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装配式现浇节点的模板基本上采用覆膜多层板,在装配式墙体中预留PVC套管,在现浇节点合模时穿对拉螺栓并用钢管背楞进行加固校正,此做法有许多螺栓孔需要封堵,尤其是外墙的螺栓孔封堵非常麻烦并且存在漏水隐患,并且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与使用木模板的成型质量不匹配,需要后期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解决现有的现浇节点构造外观质量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存在漏水隐患、成型质量差且需要进行后期处理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所述现浇节点相对的两个搭接端分别搭设于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上,所述铝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的内侧搭接,所述现浇节点构造包括:分别预埋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内且成对设置的套筒,所述铝模板的长度小于成对的所述套筒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距离;与成对设置的所述套筒对应相对的两个背楞,各所述背楞沿所述铝模板的长度方向贴设于所述铝模板上,所述相对的两个背楞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供螺接件穿设的穿孔,所述螺接件穿置所述背楞后与所述套筒固定,所述铝模板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围设形成所述现浇节点的浇筑空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沿所述预制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螺接件的外部成形有外螺纹,所述套筒内成形有内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接件螺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现浇节点构造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相对内侧的企口,所述企口沿所述预制墙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企口内粘贴有海绵条,所述铝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覆盖所述企口。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企口的长宽尺寸为50mm×5mm。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铝模板的长度等于两个预制墙体上的企口之间的距离,所述铝模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企口内。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不需要在预制墙体上预留通孔,仅需设置供套筒预埋至预制墙体内的预埋孔,所述预埋孔为不通的孔,配合背楞施工,十分简便,通过取消了穿墙螺栓孔规避了现有技术中贯通的螺栓孔封堵问题,降低了质量隐患;铝模板表面平整度高,保证了观感质量及现浇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也节省了工期。(2)本技术预留企口和粘贴海绵条的做法既避免了预制墙体不平整与铝模板配合使用时造成的截面尺寸增加,也避免了企口部位不平整造成的漏浆隐患。(3)本技术背楞沿铝模板的长度设置的设置能够增加提高铝模板与预制墙体之间的贴合程度,配合螺接件的紧固作用,能够减小铝模板与预制墙体之间的空隙避免漏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铝模板安装前的现浇节点构造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铝模板安装前的现浇节点构造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铝模板安装后的现浇节点构造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铝模板安装后的现浇节点构造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预制墙体1;企口11;海绵条12;套筒2;铝模板3;背楞4;连接杆41;螺接件42;垫片43。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所述现浇节点相对的两个搭接端分别搭设于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1上,所述铝模板3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1的内侧搭接,所述现浇节点构造包括:分别预埋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1内内且成对设置的套筒2,所述铝模板3的长度小于成对的所述套筒2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1之间的距离;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套筒2内成形有内螺纹,所述套筒2沿所述预制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通过增加套筒2的数量可以增加铝模板3与预制墙体1的连接强度;与成对设置的所述套筒2对应相对的两个背楞4,各所述背楞4沿所述铝模板3的长度方向贴设于所述铝模板3上,优选地,所述相对的两个背楞4的两端延伸并分别夹持螺接件42的相对两侧,所述相对的两个背楞4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上设有供所述螺接件42穿设的穿孔,所述螺接件42穿置所述背楞4后与所述套筒2固定,所述铝模板3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1围设形成所述现浇节点的浇筑空间。本技术背楞4沿铝模板3长度方向延伸增加了铝模板3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减少套筒2的预埋数量,减少后期对套筒2预埋孔的处理,节约人力物力。较优地,所述螺接件42的外部成形有外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接件42螺接固定;所述螺接件42为螺杆或螺栓;较优地,所述螺接件42与所述铝模板3之间设置有垫片43,所述垫片43设于所述连接杆41与所述螺接件42的头部之间。所述垫片43及背楞4的设置能够提高铝模板3与预制墙体1之间的贴合程度,避免铝模板3与预制墙体1之间产生间隙造成漏浆。较优地,所述现浇节点构造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1相对内侧的企口11,所述企口11沿所述预制墙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企口1内粘贴有海绵条12;所述企口11的长宽尺寸为50mm×5mm;所述海绵条12的尺寸小于所述企口11的尺寸,以在企口11部位不平整时增加调节余量,避免漏浆隐患,所述海绵条12的高度沿所述预制墙体1的高度延伸。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海绵条12的长度为15mm。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铝模板3的长度等于两个预制墙体1上的企口11之间的距离,所述铝模板3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企口11内。本技术企口11的设置能够使得即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增加了截面尺寸也不会超过墙厚,如设计墙厚为200mm,不设企口11,浇筑完的尺寸可能就是203mm,留了5mm的企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墙厚为198或者199mm,更接近墙厚的设计厚度,也使得抹灰找平更容易一些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所述现浇节点相对的两个搭接端分别搭设于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上,所述铝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的内侧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构造包括:/n分别预埋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内且成对设置的套筒,所述铝模板的长度小于成对的所述套筒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距离;/n与成对设置的所述套筒对应相对的两个背楞,各所述背楞沿所述铝模板的长度方向贴设于所述铝模板上,所述相对的两个背楞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供螺接件穿设的穿孔,所述螺接件穿置所述背楞后与所述套筒固定,所述铝模板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围设形成所述现浇节点的浇筑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所述现浇节点相对的两个搭接端分别搭设于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上,所述铝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的内侧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构造包括:
分别预埋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内且成对设置的套筒,所述铝模板的长度小于成对的所述套筒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距离;
与成对设置的所述套筒对应相对的两个背楞,各所述背楞沿所述铝模板的长度方向贴设于所述铝模板上,所述相对的两个背楞的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供螺接件穿设的穿孔,所述螺接件穿置所述背楞后与所述套筒固定,所述铝模板与所述两个预制墙体围设形成所述现浇节点的浇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铝模板的现浇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沿所述预制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永健邱天马文炎王宏雷刘相涛王卿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