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13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属于预制装配式房屋建造领域,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墙体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轨,两个所述竖轨之间竖直移动设置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长度与所述墙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竖轨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站立板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站立板的板边上设置有栅栏,所述栅栏上开设有供人通过的开闭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大活动范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降低危险系数的优点。

Prefabricated hou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房屋建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一类为水泥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固定式建筑体系,另一类是装配式构建的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频繁拆迁规划给房屋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等地域,在亟待建造新房,但又担心近期改造拆迁的选择中,传统的水泥钢筋混凝土建筑体系由于拆迁难度大,拆迁后会带来一系列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38215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板构建的装配式房屋体系,它包括屋顶部分和墙体部分;所述屋顶部分包括可装配的屋顶框架、拉带、檩条、屋脊以及斜脊;若干个屋顶框架竖直并行排列;所述屋脊的两侧对称排布有两个十字交叉的拉带,拉带的一端连接在斜脊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屋顶框架的桁架下弦杆的外端部;拉带是由底板II,竖直板以及斜拉板构成。若干个檩条并行排布,其上端连接在斜脊上;檩条的上表面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有外板固定座,外板通过由公肋和母肋构成的凸起肋结构卡扣在外板固定座上。墙体部分包括由预制板和立柱装配成的墙体,承重墙包括承重预制板和立柱,所述预制板包括预安装的门窗和水电通道。它具有组装方便快捷,结构强度可靠和集成度高的优点。但上述装配式房屋体系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在安装屋顶部分时,需要工人攀爬到墙体顶部进行安装,因此一般都是人工手动搬动爬梯进行安装,但爬梯活动范围小,工人只能在爬梯最顶部的地方进行安装,而且在进行其它地方的安装时,需要工人从爬梯下来,频繁搬动爬梯,进而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攀爬时稍有不慎会从爬梯上跌落,危险系数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具有增大活动范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降低危险系数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墙体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轨,两个所述竖轨之间竖直移动设置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长度与所述墙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竖轨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站立板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站立板的板边上设置有栅栏,所述栅栏上开设有供人通过的开闭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站立板首先处于靠近地面侧,此时工人打开开闭门,站在站立板上,然后启动升降组件,让站立板竖直往上移动,到达靠近屋顶处时关闭升降组件,由于站立板的长度与墙体的宽度相同,因此工人能够站在站立板上的任何位置进行安装,相对于之前用爬梯的不停搬动以及不断上下攀爬,这样设置完全不需要工人搬动爬梯,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栅栏的设置能够让工人较为安全地在站立板上进行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活动范围。进一步,两个所述竖轨相正对的壁面上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竖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站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滑动配合的燕尾块。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燕尾块和燕尾槽的形状特性,使得燕尾块在滑动的过程中只会沿着燕尾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会在其它方向上脱离燕尾槽,从而达到让站立板在竖直方向上稳定滑动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燕尾槽的内壁上覆设有聚四氟乙烯层。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沾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以及摩擦系数极低的特点,因此将其涂覆在燕尾槽内,能够使得燕尾块在燕尾槽内滑动时更为顺畅。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卷线轮以及尼龙绳,所述竖轨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卷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尼龙绳绕设在所述卷线轮上,所述尼龙绳向燕尾槽内竖直向下延伸且尼龙绳的一端所述燕尾块相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伺服电机,卷线轮便会开始转动,从而将绕设在卷线轮上的尼龙绳伸出或绕紧,让尼龙绳开始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对站立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驱动,并且达到驱动站立板移动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尼龙绳的端部设置有搭扣,所述燕尾块的顶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搭扣相扣接的扣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搭扣与扣环的设置能够让尼龙绳稳定地与燕尾块连接。进一步,所述燕尾槽靠近燕尾槽顶部开口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设置有转动轮,所述尼龙绳与所述转动轮的表面贴合。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轮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尼龙绳与燕尾槽的边缘接触,进而让尼龙绳不会接触到燕尾槽的边缘而被磨坏,让尼龙绳的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所述墙体靠近地面侧位于两个所述竖轨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如果站立板与尼龙绳断开后,站立板向下坠落时也不会猛烈撞击到地面,弹性缓冲件的设置能够对站立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位于站立板下方的橡胶板以及设置在橡胶板与底板之间的多个压缩弹簧,所述橡胶板的板面与所述站立板的板面正对设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如果站立板发生坠落,站立板会首先与橡胶板接触,由于橡胶板质地柔软,能够削减部分坠落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多个压缩弹簧能够通过本身的弹力削减大部分站立板坠落产生的冲击力,从而让站立板被缓冲的效果较好。进一步,所述墙体上位于两个竖轨之间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导向杆,所述站立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滑动套接的导向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导向环的设置既能够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也能够让站立板更稳定地在墙体的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站立板首先处于靠近地面侧,此时工人打开开闭门,站在站立板上,然后启动升降组件,让站立板竖直往上移动,到达靠近屋顶处时关闭升降组件,由于站立板的长度与墙体的宽度相同,因此工人能够站在站立板上的任何位置进行安装,相对于之前用爬梯的不停搬动以及不断上下攀爬,这样设置完全不需要工人搬动爬梯,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栅栏的设置能够让工人较为安全地在站立板上进行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活动范围;二、如果站立板发生坠落,站立板会首先与橡胶板接触,由于橡胶板质地柔软,能够削减部分坠落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多个压缩弹簧能够通过本身的弹力削减大部分站立板坠落产生的冲击力,从而让站立板被缓冲的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竖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站立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2、屋顶;3、竖轨;31、燕尾槽;32、支撑板;4、站立板;41、栅栏;411、开闭门;42、燕尾块;421、扣环;43、导向环;5、升降组件;51、伺服电机;52、卷线轮;53、尼龙绳;531、搭扣;6、转动轮;7、弹性缓冲件;71、橡胶板;72、压缩弹簧;8、导向杆;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体(1)和屋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轨(3),两个所述竖轨(3)之间竖直移动设置有站立板(4),所述站立板(4)的长度与所述墙体(1)的宽度相同,所述竖轨(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站立板(4)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组件(5),所述站立板(4)的板边上设置有栅栏(41),所述栅栏(41)上开设有供人通过的开闭门(4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墙体(1)和屋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轨(3),两个所述竖轨(3)之间竖直移动设置有站立板(4),所述站立板(4)的长度与所述墙体(1)的宽度相同,所述竖轨(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站立板(4)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组件(5),所述站立板(4)的板边上设置有栅栏(41),所述栅栏(41)上开设有供人通过的开闭门(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轨(3)相正对的壁面上均开设有燕尾槽(31),所述燕尾槽(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竖轨(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站立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31)滑动配合的燕尾块(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31)的内壁上覆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伺服电机(51)、卷线轮(52)以及尼龙绳(53),所述竖轨(3)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伺服电机(5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2)上,所述卷线轮(52)同轴设置在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上,所述尼龙绳(53)绕设在所述卷线轮(52)上,所述尼龙绳(53)向燕尾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构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