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微生物分解槽
本技术涉及环保节能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
技术介绍
微生物分解是微生物把有机物质经过代谢降解,变成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质的过程。将微生物净化水循环系统应用于移动式公厕,节约人力、水资源,即经济又环保其净水原理是,将粪污固液混合物分离为粪污固体和粪污液体,对粪污固体进行微生物分解,将粪污液体中的氨氮通过好氧微生物氧化还原为硝酸盐,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硝酸盐脱氮,形成氮气排出液体中,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3680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轴承、搅拌轴、第一搅拌叶、传动带、第一电机和粪便分解剂存储盒,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垂直设置于槽体内,并通过传动带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粪便分解剂存储盒从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搅拌轴上端,粪便分解剂存储盒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剂孔。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仅通过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粪便分解剂和固体粪便进行搅拌,其搅拌方式较为单一,降低了粪便分解剂与固体粪便之间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了分解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侧壁上与槽体(1)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外壁上且位于槽体(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槽体(1)内添加粪便分解剂的加料机构,所述槽体(1)上沿加料机构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轴(12),每个所述搅拌轴(12)均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1)上,每个所述搅拌轴(12)上沿搅拌轴(1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组搅拌件,每组搅拌件均包括沿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在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21),每个所述搅拌轴(12)于槽体(1)外的端部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22),相邻的所述转动齿轮(122)相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侧壁上与槽体(1)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外壁上且位于槽体(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槽体(1)内添加粪便分解剂的加料机构,所述槽体(1)上沿加料机构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轴(12),每个所述搅拌轴(12)均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1)上,每个所述搅拌轴(12)上沿搅拌轴(1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组搅拌件,每组搅拌件均包括沿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在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21),每个所述搅拌轴(12)于槽体(1)外的端部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22),相邻的所述转动齿轮(122)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槽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12)转动的第一电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槽体(1)上的加料斗(14),所述加料斗(14)背离槽体(1)的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加料斗(14)的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加料斗(14)封闭的盖板(141),所述加料斗(14)上设置有连通至槽体(1)内的加料管(142),所述加料管(142)上设置有加料开关(143),所述加料管(142)距离各个搅拌轴(12)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142)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套设且转动连接于加料管(142)上的竖直管(144),所述竖直管(144)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1)上,所述竖直管(144)远离加料斗(14)的端部于槽体(1)内设置有倾斜管(145),所述倾斜管(145)的一端连接至竖直管(144)上,另一端朝向搅拌轴(12)所在的位置延伸设置,所述槽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竖直管(144)于出料管上转动的驱动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长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构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