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06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属于环保节能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槽体,槽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料管,槽体外壁上设置有加料机构,槽体上沿加料机构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轴,每个搅拌轴上沿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组搅拌件,每组搅拌件均包括沿多个搅拌叶片,每个搅拌轴于槽体外的端部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相邻的转动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槽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当需要对槽体内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搅拌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相邻的转动齿轮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相邻的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挤压搅合相邻的搅拌轴之间的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提高了搅拌效果,间接提高了分解效果。

Solid microbial decomposi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微生物分解槽
本技术涉及环保节能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
技术介绍
微生物分解是微生物把有机物质经过代谢降解,变成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质的过程。将微生物净化水循环系统应用于移动式公厕,节约人力、水资源,即经济又环保其净水原理是,将粪污固液混合物分离为粪污固体和粪污液体,对粪污固体进行微生物分解,将粪污液体中的氨氮通过好氧微生物氧化还原为硝酸盐,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硝酸盐脱氮,形成氮气排出液体中,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3680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轴承、搅拌轴、第一搅拌叶、传动带、第一电机和粪便分解剂存储盒,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垂直设置于槽体内,并通过传动带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粪便分解剂存储盒从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搅拌轴上端,粪便分解剂存储盒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剂孔。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仅通过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粪便分解剂和固体粪便进行搅拌,其搅拌方式较为单一,降低了粪便分解剂与固体粪便之间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了分解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且能提高分解效果的固态微生物分解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侧壁上与槽体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槽体外壁上且位于槽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槽体内添加粪便分解剂的加料机构,所述槽体上沿加料机构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轴,每个所述搅拌轴均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上,每个所述搅拌轴上沿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组搅拌件,每组搅拌件均包括沿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每个所述搅拌轴于槽体外的端部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相邻的所述转动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槽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槽体内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搅拌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转动,因相邻的转动齿轮相互啮合,使得转动齿轮可带动每个转动齿轮转动,并且带动相邻的转动齿轮转向相反,从而使得转动齿轮带动相邻的搅拌轴转向相反,从而使得相邻的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挤压相邻的搅拌轴之间的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提高了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对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的搅拌效果,间接提高了粪便分解剂对固体粪便的分解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槽体上的加料斗,所述加料斗背离槽体的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加料斗的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加料斗封闭的盖板,所述加料斗上设置有连通至槽体内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上设置有加料开关,所述加料管距离各个搅拌轴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槽体内添加粪便分解剂时,通过打开加料开关,使得加料斗内得粪便分解剂通过加料管进入至槽体内,盖板的设置,将盖板可拆卸连接至加料斗上,方便向加料斗内添加粪便添加剂,提高了加料斗的使用效果;将加料管设置在多个搅拌轴之间,使得加料管在一定程度上将粪便分解剂均匀的添加至槽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管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套设且转动连接于加料管上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上,所述竖直管远离加料斗的端部于槽体内设置有倾斜管,所述倾斜管的一端连接至竖直管上,另一端朝向搅拌轴所在的位置延伸设置,所述槽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竖直管于出料管上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带动竖直管转动,使得竖直管带动倾斜管转动,当粪便分解剂通过加料管移动至倾斜管内时,倾斜管可带动粪便分解剂进一步均匀的添加至槽体内周向位置,提高了加料机构对粪便分解剂的添加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竖直管上的齿环,所述槽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与齿环啮合的驱动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竖直管于加料管上转动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驱动齿轮与齿环啮合,使得齿环带动竖直管和倾斜管转动,采用驱动齿轮和齿环啮合的方式,其结构简单,对竖直管的驱动效果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沿盖板的周向位置设置有抵接至加料斗外壁上的翻边,所述翻边螺纹连接于加料斗的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通过翻边螺纹连接于加料斗上,方便对盖板和翻边进行安装和拆卸,并且采用螺纹连接的盖板,使得盖板和翻边于加料斗上较为牢固,提高了盖板和翻边与加料斗之间的连接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转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罩设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朝向槽体的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加料管和出料管均位于保护箱内,所述加料斗穿设且滑动连接于保护箱上,所述保护箱可拆卸连接至槽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箱可将转动齿轮、驱动齿轮和齿环罩设,防止灰尘或其他因素对转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以及驱动齿轮和齿环之间的啮合造成影响,延长了转动齿轮、驱动齿轮和齿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转动齿轮、驱动齿轮和齿环的使用效果;将保护箱可拆卸连接至槽体上,将保护箱取下,方便对转动齿轮、驱动齿轮和齿环进行检修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上沿保护箱开口的周向位置开设有用于供保护箱的四周边缘移入的凹槽,所述槽体上设置有用于将防止保护箱于槽体内移出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可对保护箱的安装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了保护箱与槽体之间的连接效果,防止灰尘或其他杂质通过保护箱和槽体之间的缝隙进入至保护箱内,固定件的设置可进一步将保护箱固定至槽体上,防止保护箱与槽体之间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垂直于槽体且位于槽体两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保护箱的端部垂直于导向杆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板和连接板上,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可抵抗弹簧的弹力移入至固定槽内,从而防止保护箱与凹槽之间脱离,当需要将保护箱取下时,直接拉动连接板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导向杆于固定槽内移出即可,通过拉动连接板即可完成对保护箱的安装和拆卸,固定方式方便简单。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搅拌轴转动,因相邻的转动齿轮相互啮合设置,使得转动齿轮可带动相邻的搅拌轴转向相反,从而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对槽体内的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进行搅合,相邻的搅拌叶片转向相反,提高了对固体粪便和分辨分解剂的搅合效果;2.通过打开加料开关,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和齿环啮合,使得齿环带动竖直管和倾斜管转动,粪便分解剂可通过倾斜管流动至槽体内各个位置,从而间接提高了固体粪便和粪便分解剂之间的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保护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侧壁上与槽体(1)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外壁上且位于槽体(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槽体(1)内添加粪便分解剂的加料机构,所述槽体(1)上沿加料机构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轴(12),每个所述搅拌轴(12)均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1)上,每个所述搅拌轴(12)上沿搅拌轴(1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组搅拌件,每组搅拌件均包括沿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在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21),每个所述搅拌轴(12)于槽体(1)外的端部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22),相邻的所述转动齿轮(122)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槽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12)转动的第一电机(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侧壁上与槽体(1)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外壁上且位于槽体(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向槽体(1)内添加粪便分解剂的加料机构,所述槽体(1)上沿加料机构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轴(12),每个所述搅拌轴(12)均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1)上,每个所述搅拌轴(12)上沿搅拌轴(1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组搅拌件,每组搅拌件均包括沿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在搅拌轴(12)上的搅拌叶片(121),每个所述搅拌轴(12)于槽体(1)外的端部均套设且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22),相邻的所述转动齿轮(122)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槽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12)转动的第一电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槽体(1)上的加料斗(14),所述加料斗(14)背离槽体(1)的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加料斗(14)的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加料斗(14)封闭的盖板(141),所述加料斗(14)上设置有连通至槽体(1)内的加料管(142),所述加料管(142)上设置有加料开关(143),所述加料管(142)距离各个搅拌轴(12)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微生物分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142)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套设且转动连接于加料管(142)上的竖直管(144),所述竖直管(144)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槽体(1)上,所述竖直管(144)远离加料斗(14)的端部于槽体(1)内设置有倾斜管(145),所述倾斜管(145)的一端连接至竖直管(144)上,另一端朝向搅拌轴(12)所在的位置延伸设置,所述槽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竖直管(144)于出料管上转动的驱动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长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构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