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67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氨装置,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气管、旋风器、储液箱和喷淋组件,进气管的一端自塔体的上部伸进塔体的内部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由第一锥管和喉管构成,第一锥管自上而下为渐缩式,喉管与第一锥管连接并位于第一锥管的下侧;出气管设在塔体的顶面上;旋风器套接在喉管上,旋风器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喉管和塔体内壁连接;储液箱设在塔体的底端并与塔体连通;喷淋组件的一端设在第一锥管内,另一端与储液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脱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维护方便、节省设计成本、节能高效和适应性强的优点。

High efficiency deamination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deamin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n air inlet pipe, an air outlet pipe, a cyclone, a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a spray component. One end of the air inlet pipe extends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tower body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tower body and bends vertically downward to form a bending section The lower side of a cone pipe; the air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ower body; the cyclone is sleeved on the throat pipe, and the inner diameter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cyclon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hroat pip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wer body;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tower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ower body; one end of the spray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ne pip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The deamin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design cost saving, energy saving and high efficiency,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脱氨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氨设备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脱氨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工厂中诸如化工、化肥、纺织、煤化工和脱硝等行业中,脱氨的设备必不可少,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此类脱氨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方便,导致日常维修维护较为不便、设计成本大大增加、占地面积较大,而且脱氨效率较低,占用企业较多的生产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维护方便、节省设计成本、节能高效和适应性强的优点的高效脱氨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脱氨装置,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气管、旋风器、储液箱和喷淋组件,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自所述塔体的上部伸进所述塔体的内部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由第一锥管和喉管构成,所述第一锥管自上而下为渐缩式,所述喉管与所述第一锥管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锥管的下侧;所述出气管设在所述塔体的顶面上;所述旋风器套接在所述喉管上,且所述旋风器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喉管和所述塔体内壁连接;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塔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塔体连通;所述喷淋组件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锥管内,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头、喷淋泵和喷淋管道,所述喷淋头架设在所述第一锥管内,所述喷淋泵设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喷淋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喷淋头和所述喷淋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喉管由第二锥管和位于所述第二锥管下侧的圆管构成,所述第二锥管自上而下为渐扩式并与所述第一锥管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风器套接在所述圆管上,所述旋风器的厚度与所述圆管的长度相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锥管的最小截面的直径与其最大截面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25~0.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塔体之间设有第三锥管,所述第三锥管自上而下为渐扩式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圆管的直径与所述进气管的直径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锥管、所述喉管和所述储液箱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板材。本技术的高效脱氨装置,减少了原有设备采用的多层喷淋和除雾装置,在塔体内部的进气管向下弯折形成由第一锥管和喉管构成的弯折段,在脱氨装置中喷淋组件的喷淋头架设在直径渐缩的第一锥管中,在喉管的下端套设有旋风器,采用强制烟气混合方式以对烟气进行高效反应,并减少了塔体内部高转速设备和易损件的使用,简化塔体内部结构,减少设计成本和维修量,有效降低系统阻力和动力消耗,达到节能高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高效脱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塔体;2-进气管;3-出气管;4-旋风器;5-储液箱;6-喷淋组件;7-第三锥管;21-第一锥管;22-喉管;61-喷淋头;62-喷淋泵;63-喷淋管道;221-第二锥管;222-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高效脱氨装置包括:塔体1、进气管2、出气管3、旋风器4、储液箱5和喷淋组件6,进气管2的一端自塔体1的上部伸进塔体1的内部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由第一锥管21和喉管22构成,第一锥管21自上而下为渐缩式,喉管22与第一锥管21连接并位于第一锥管21的下侧;出气管3设在塔体1的顶面上并与塔体1内部连通;旋风器4套接在喉管22上,且旋风器4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喉管22和塔体1内壁连接;储液箱5设在塔体1的底端并与塔体1连通;喷淋组件6的一端设在第一锥管21内,另一端与储液箱5连接,其中喷淋组件6包括喷淋头61、喷淋泵62和喷淋管道63,喷淋头61架设在第一锥管21内,喷淋泵62设在储液箱5上,喷淋管道63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头61和喷淋泵62。本技术的高效脱氨装置,减少了原有设备采用的多层喷淋和除雾装置,在塔体1内部的进气管向下弯折形成由第一锥管21和喉管22构成的弯折段,在脱氨装置中喷淋组件6的喷淋头61架设在直径渐缩的第一锥管21中,在喉管22的下端套设有旋风器4,采用强制烟气混合方式以对烟气进行高效反应,并减少了塔体1内部高转速设备和易损件的使用,简化塔体内部结构,减少设计成本和维修量,有效降低系统阻力和动力消耗,达到节能高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如图1所示,喉管22由第二锥管221和位于第二锥管221下侧的圆管222构成,旋风器4套接在圆管222上,旋风器4的厚度与圆管222的长度相等,第二锥管221自上而下为渐扩式并与第一锥管21连接,圆管222的直径与进气管2的直径相同,即保证喉管22的烟气排出量与进气管2的烟气进气量保持一致,防止处理的烟气堵塞在喉管22中。如图1所示,第一锥管21的最小截面的直径与其最大截面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0.25~0.35,优选地,最佳比值选定为0.3,该比值的设定能保证和喷淋头61高速喷出的喷淋浆液充分反应的烟气快速通过第一锥管21进入喉管22后再由旋风器4进行高速引风,将经过处理后的烟气快速的排出,减少烟气在第一锥管21中的堵塞,需要理解的是,烟气进入第一锥管21后流速减缓,以充分与喷淋浆液进行高效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在喷淋浆液垂直向下的冲击下快速进入喉管22中。如图1所示,出气管3与塔体1之间设有第三锥管7,第三锥管7自上而下为渐扩式结构,此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塔体内部的系统阻力,从而使经过处理后的烟气快速的通过第三锥管7后并由出气管3排出,提高烟气处理的效率。如图1所示,第一锥管21、喉管22和储液箱5均为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板材制成,以提高三者的抗腐蚀性,减少塔体1内部部件的维修量,延伸设备的使用周期。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气管、旋风器、储液箱和喷淋组件,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自所述塔体的上部伸进所述塔体的内部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由第一锥管和喉管构成,所述第一锥管自上而下为渐缩式,所述喉管与所述第一锥管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锥管的下侧;所述出气管设在所述塔体的顶面上;所述旋风器套接在所述喉管上,且所述旋风器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喉管和所述塔体内壁连接;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塔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塔体连通;所述喷淋组件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锥管内,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气管、旋风器、储液箱和喷淋组件,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自所述塔体的上部伸进所述塔体的内部并垂直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由第一锥管和喉管构成,所述第一锥管自上而下为渐缩式,所述喉管与所述第一锥管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锥管的下侧;所述出气管设在所述塔体的顶面上;所述旋风器套接在所述喉管上,且所述旋风器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喉管和所述塔体内壁连接;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塔体的底端并与所述塔体连通;所述喷淋组件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锥管内,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头、喷淋泵和喷淋管道,所述喷淋头架设在所述第一锥管内,所述喷淋泵设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喷淋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喷淋头和所述喷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年程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隆节能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