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东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40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包括逃生包本体、旋转气囊、缓降器、电动气球泵、通气管;所述逃生包本体包括包体、左绑带、右绑带、下绑带,所述左绑带、右绑带、下绑带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所述缓降器安装在所述包体内部,所述电动气球泵安装在所述包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缓降器的下方;所述左绑带和所述右绑带都可旋转的连接有一个所述旋转气囊;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所述旋转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充气泵连接。通过在逃生包左右绑带上连接旋转气囊,在高层人员使用逃生包下降过程中,旋转气囊代替人的手脚来支托墙壁,降低了逃生包的使用难度,也为手脚不便的人员在使用高层逃生包时带来便利。

A multi-functional high-rise fire escape 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
本技术涉及电火灾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一是装备的举高和远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发展,现有的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能力仅仅为8层楼高,最高的云梯车举高能力也只有15层左右,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应急救援装备只能是“望楼兴叹”;二是装备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经常因复杂的地形、障碍阻挡而延误时机,三是装备的救援能力差,现有云梯车一次升降只能营救2至3人,一旦遇上高楼火灾,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救援需要。现有的高层火灾逃生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在人员由高处向低处传送途中人员不与墙壁摩擦,需要人的手脚去托扶墙壁使身体受反向力而与墙壁保持距离,这增加了手脚不便的人员在使用逃生包时的难度,而在下层建筑也有烟雾排出时,人员的视野受阻,更会增加处于高层人员使用逃生包下降时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包本体、旋转气囊、缓降器、电动气球泵、通气管;所述逃生包本体包括包体、左绑带、右绑带、下绑带,所述左绑带、右绑带、下绑带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所述缓降器安装在所述包体内部,所述电动气球泵安装在所述包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缓降器的下方;所述左绑带和所述右绑带都可旋转的连接有一个所述旋转气囊;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所述旋转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气球泵连接,所述旋转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连接头、通气管固定盖和轴承,所述气囊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气囊本体的开口处;所述通气管固定盖与所述气囊连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气囊连接头配合,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旋转气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高层火灾逃生包,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包本体、旋转气囊、缓降器、电动气球泵、通气管;所述逃生包本体包括包体、左绑带、右绑带、下绑带,所述左绑带、右绑带、下绑带之间通过锁扣连接,所述缓降器安装在所述包体内部,所述电动气球泵安装在所述包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缓降器的下方;所述左绑带和所述右绑带都可旋转的连接有一个所述旋转气囊;所述通气管一端与所述旋转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气球泵连接,所述旋转气囊包括气囊本体、气囊连接头、通气管固定盖和轴承,所述气囊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气囊本体的开口处;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