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3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呼吸机仓,呼吸机仓的正对面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均放置在支臂架上,支臂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悬挂臂、管夹和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橡胶防护垫可防止由于夹持力过大而影响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使用且防止进气管和出气管脱落,通过气缸带动第二支撑臂或悬挂臂在第二转轴的支撑作用下在导向通孔内运动,进而可调节相邻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之间的夹角以满足使用需求,在支臂架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动调节,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

A movable arm support of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
本技术涉及呼吸机
,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
技术介绍
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它在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疗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现有的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支撑固定装置使得呼吸管不能很好的归置,要么自由下垂导致患者不舒服,要么临时夹在输液架或者麻醉机支架上,使用极为不方便,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一个医务人员专门的手托呼吸管,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中国专利号CN204709574U公开了呼吸机支架,使用时,通过管夹夹持呼吸管,通过特殊结构的旋转固定装置,根据患者的不同体位可以全方位的调整呼吸管的位置和高度,但是,通过管夹夹持呼吸管的这种夹持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固定呼吸管且极易导致呼吸管的脱落进而影响呼吸管的使用,同时通过特殊结构的旋转固定装置来调整呼吸管的位置和高度,该种调整方式需要医务人员通过手握转动手柄来调节,依然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操作调节,其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橡胶防护垫可防止由于夹持力过大而影响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使用且防止进气管和出气管脱落,通过气缸带动第二支撑臂或悬挂臂在第二转轴的支撑作用下在导向通孔内运动,进而可调节相邻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之间的夹角以满足使用需求,在支臂架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动调节,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脚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呼吸机仓,所述呼吸机仓的正对面的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呼吸机仓的正对面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放置在支臂架上,所述支臂架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支臂架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悬挂臂、管夹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臂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也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悬挂臂的末端连接有管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圆形基座、安装座、气缸、连接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均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圆形基座内,所述圆形基座的内壁上还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平行排列的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上。优选的,所述管夹上设置有供进气管和出气管放置的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橡胶防护垫。优选的,所述圆形基座上开设有供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运动的导向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将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放置在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内,橡胶防护垫具有一定的弹力和摩擦力,可防止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在夹持进气管和出气管时由于夹持力过大而影响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使用,同时橡胶防护垫也可增加进气管和出气管与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可以更加的夹持进气管和出气管进而防止进气管和出气管脱落。2、本技术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进气管和出气管放置在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内后,当需要移动支臂架时,通过气缸带动第二支撑臂或悬挂臂在第二转轴的支撑作用下在导向通孔内运动,进而可调节相邻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悬挂臂之间的夹角以满足使用需求,在支臂架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动调节,通过气缸即可控制第二支撑臂或悬挂臂运动,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臂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夹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臂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中:1、支撑底座;2、脚轮;3、固定座;4、固定板;5、呼吸机仓;51、进气管;52、出气管;6、控制面板;7、支臂架;71、第一支撑臂;72、第二支撑臂;73、悬挂臂;74、管夹;741、第一弧形卡槽;742、第二弧形卡槽;75、连接机构;751、圆形基座;7511、导向通孔;752、安装座;753、气缸;754、连接板;755、第一转轴;756、第二转轴;8、橡胶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脚轮2,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置有呼吸机仓5,呼吸机仓5的正对面的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6,呼吸机仓5的正对面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均放置在支臂架7上,支臂架7安装在固定座3上。请参阅图2-3,支臂架7包括第一支撑臂71、第二支撑臂72、悬挂臂73、管夹74和连接机构75,第一支撑臂71安装在固定座3上,第一支撑臂71和第二支撑臂72通过连接机构75连接,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也通过连接机构75连接,悬挂臂73的末端连接有管夹74,管夹74上设置有供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放置的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橡胶防护垫8,将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分别放置在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内,橡胶防护垫8具有一定的弹力和摩擦力,可防止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在夹持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时由于夹持力过大而影响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的使用,同时橡胶防护垫8也可增加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与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可以更加的夹持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进而防止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脱落。请参阅图4-5,连接机构75包括圆形基座751、安装座752、气缸753、连接板754、第一转轴755和第二转轴756,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放置在第一弧形卡槽741和第二弧形卡槽742内后,当需要移动支臂架7时,通过气缸753带动第二支撑臂72或悬挂臂73在第二转轴756的支撑作用下在导向通孔7511内运动,进而可调节相邻的第一支撑臂71、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之间的夹角以满足使用需求,在支臂架7移动过程中,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动调节,通过气缸753即可控制第二支撑臂72或悬挂臂73运动,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均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脚轮(2),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呼吸机仓(5),所述呼吸机仓(5)的正对面的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呼吸机仓(5)的正对面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所述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均放置在支臂架(7)上,所述支臂架(7)安装在固定座(3)上;/n所述支臂架(7)包括第一支撑臂(71)、第二支撑臂(72)、悬挂臂(73)、管夹(74)和连接机构(75),所述第一支撑臂(71)安装在固定座(3)上,所述第一支撑臂(71)和第二支撑臂(72)通过连接机构(75)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也通过连接机构(75)连接,所述悬挂臂(73)的末端连接有管夹(74);/n所述连接机构(75)包括圆形基座(751)、安装座(752)、气缸(753)、连接板(754)、第一转轴(755)和第二转轴(756),所述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均通过第二转轴(756)安装在圆形基座(751)内,所述圆形基座(751)的内壁上还安装有安装座(752),所述安装座(752)上安装有气缸(753),所述气缸(753)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转轴(755)连接在平行排列的连接板(754)上,所述连接板(754)安装在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呼吸机支臂架,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脚轮(2),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呼吸机仓(5),所述呼吸机仓(5)的正对面的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呼吸机仓(5)的正对面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所述进气管(51)和出气管(52)均放置在支臂架(7)上,所述支臂架(7)安装在固定座(3)上;
所述支臂架(7)包括第一支撑臂(71)、第二支撑臂(72)、悬挂臂(73)、管夹(74)和连接机构(75),所述第一支撑臂(71)安装在固定座(3)上,所述第一支撑臂(71)和第二支撑臂(72)通过连接机构(75)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72)和悬挂臂(73)也通过连接机构(75)连接,所述悬挂臂(73)的末端连接有管夹(74);
所述连接机构(75)包括圆形基座(751)、安装座(752)、气缸(753)、连接板(754)、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