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54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体,以及设置在鞋体内部的鞋垫,鞋体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外编织层,设置外编织层内的防水透气的中间编织层,以及设置在内侧的用于接触人体脚部的内编织层,鞋体靠近鞋跟的部位处设置有用于支撑脚跟后侧的支撑部,鞋体前端部设置有用于脚部防护的防护外层,防护外层对应脚趾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前透气孔,鞋垫和鞋底的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底部编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鞋体由三层结构缝合连接而成,外编织层对中间编织层形成保护,中间编织层为防水透气层,内编织层为竹纤维编织层,鞋底设置了透气口,鞋垫上设置了供气体流通的气道,保证了鞋子整体的透气和穿着的舒适性。

A weaving structure for breathable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
本技术涉及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同时还兼具保暖、时尚等功能,是人们生活着不可或缺的物品。鞋子大部分都为全包裹脚部的结构,因此在穿着的时候脚部透气较差,脚部散发出的大量热气、汗水等无法散发,给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温床,容易引发足癣。足癣俗称香港脚、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再加上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而传统的鞋子大都透气性较差,容易导致人脚滋生真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体,以及设置在鞋体内部的鞋垫,所述鞋体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外编织层,设置外编织层内的防水透气的中间编织层,以及设置在内侧的用于接触人体脚部的内编织层;所述鞋体靠近鞋跟的部位处设置有用于支撑脚跟后侧的支撑部;所述鞋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脚部防护的防护外层,防护外层对应脚趾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前透气孔;所述鞋垫和鞋底的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底部编织层;所述鞋底设置有多个用于通风透气的透气口,所述鞋垫与透气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贯穿孔;所述鞋体供脚部进入的鞋口处设置有第一弹性束紧带,在鞋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支撑部连接,所述外编织层、中间编织层和内编织层通过缝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鞋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绕鞋体的第二弹性束紧带,在鞋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弹性束紧带,且第三弹性束紧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第二弹性束紧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和设置在鞋垫本体上端面的鞋垫编织层,在鞋底上端面还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多个气道,且气道与贯穿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口包括设置在鞋底靠近底面一侧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以及用于连通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鞋体内部的第三气道,且所述第三气道与贯穿孔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均设置有一柱状部,柱状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柱状部的上底面与鞋底连接,柱状部的下底面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气道编织层。进一步的,所述鞋底与鞋体之间、第一弹性束紧带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第二弹性束紧带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第三弹性束紧带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防护外层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支撑部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均为缝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鞋垫编织层为亚麻纤维编织层。进一步的,所述内编织层为竹纤维编织层或针织网布。进一步的,所述鞋体靠近鞋口的位置缝合连接有用于连接鞋带的鞋带连接部,在鞋带连接部内侧还缝合连接有一鞋舌。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鞋体由外编织层、中间编织层、内部编织层三层结构缝合连接而成,外编织层对中间编织层形成保护,中间编织层为防水透气层,内编织层为竹纤维编织层,同时鞋底设置了透气口,鞋垫上设置了供气体流通的气道,保证了鞋子整体的透气,又保证了穿着的舒适性,同时还兼具一定的防水功能。另一方面,设置了柱状部,可避免异物卡在气道中造成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鞋底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鞋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包括鞋底1,与鞋底连接的鞋体2,以及设置在鞋体内部的鞋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2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外编织层21,设置外编织层内的防水透气的中间编织层22,以及设置在内侧的用于接触人体脚部的内编织层23。内编织层23为竹纤维编织层,也可以采用针织网布。外编织层可采用针织网布,中间编织层采用防水透气面料,防水透气面料为已公开的现有的技术,比如公开号为CN103614852A的专利中即公开了防水透气的面料,在此不再对其做详细叙述。鞋体2靠近鞋跟的部位处设置有用于支撑脚跟后侧的支撑部24。鞋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脚部防护的防护外层4,防护外层对应脚趾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前透气孔41。本实施例中,支撑部和防护外层可采用皮革,也可以采用帆布、橡胶等。鞋垫3和鞋底1的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底部编织层5。鞋底1设置有多个用于通风透气的透气口6,所述鞋垫3与透气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贯穿孔31。鞋体2供脚部进入的鞋口处设置有第一弹性束紧带25,在鞋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加强筋26,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支撑部连接,所述外编织层、中间编织层和内编织层通过缝合连接。鞋体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绕鞋体的第二弹性束紧带27,在鞋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弹性束紧带28,且第三弹性束紧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第二弹性束紧带连接。鞋垫3包括鞋垫本体32和设置在鞋垫本体上端面的鞋垫编织层33,在鞋底上端面还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多个气道34,且气道与贯穿孔连通。鞋垫编织层33为亚麻纤维编织层,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BK布等其他编织物。透气口6包括设置在鞋底靠近底面一侧的第一气道61和第二气道62,以及用于连通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鞋体内部的第三气道63,且所述第三气道与贯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均设置有一柱状部64,柱状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柱状部的上底面与鞋底1连接,柱状部的下底面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气道编织层65。柱状部可用于防止气道被沙石等异物卡住,在行走的过程中,人体脚部踩踏的时候会挤压鞋底,鞋底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向下压缩),此时柱状部可将异物捅出。鞋底1与鞋体2之间、第一弹性束紧带25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第二弹性束紧带27与鞋体的外编织层21之间、第三弹性束紧带28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防护外层4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支撑部24与鞋体的外编织层之间均为缝合连接。鞋体2靠近鞋口的位置缝合连接有用于连接鞋带的鞋带连接部7,在鞋带连接部内侧还缝合连接有一鞋舌71。实施例2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包括鞋底1,与鞋底连接的鞋体2,以及设置在鞋体内部的鞋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2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外编织层21,设置外编织层内的防水透气的中间编织层22,以及设置在内侧的用于接触人体脚部的内编织层23。内编织层23为竹纤维编织层,也可以采用针织网布。外编织层可采用针织网布,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包括鞋底(1),与鞋底连接的鞋体(2),以及设置在鞋体内部的鞋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2)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外编织层(21),设置外编织层内的防水透气的中间编织层(22),以及设置在内侧的用于接触人体脚部的内编织层(23);所述鞋体(2)靠近鞋跟的部位处设置有用于支撑脚跟后侧的支撑部(24);所述鞋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脚部防护的防护外层(4),防护外层对应脚趾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前透气孔(41);所述鞋垫(3)和鞋底(1)的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底部编织层(5);所述鞋底(1)设置有多个用于通风透气的透气口(6),所述鞋垫(3)与透气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贯穿孔(31);所述鞋体(2)供脚部进入的鞋口处设置有第一弹性束紧带(25),在鞋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加强筋(26),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支撑部连接,所述外编织层、中间编织层和内编织层通过缝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包括鞋底(1),与鞋底连接的鞋体(2),以及设置在鞋体内部的鞋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2)包括设置在外层的外编织层(21),设置外编织层内的防水透气的中间编织层(22),以及设置在内侧的用于接触人体脚部的内编织层(23);所述鞋体(2)靠近鞋跟的部位处设置有用于支撑脚跟后侧的支撑部(24);所述鞋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脚部防护的防护外层(4),防护外层对应脚趾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前透气孔(41);所述鞋垫(3)和鞋底(1)的顶部端面之间设置有一防水透气的底部编织层(5);所述鞋底(1)设置有多个用于通风透气的透气口(6),所述鞋垫(3)与透气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贯穿孔(31);所述鞋体(2)供脚部进入的鞋口处设置有第一弹性束紧带(25),在鞋体的后侧设置有一加强筋(26),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支撑部连接,所述外编织层、中间编织层和内编织层通过缝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绕鞋体的第二弹性束紧带(27),在鞋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弹性束紧带(28),且第三弹性束紧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束紧带和第二弹性束紧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透气鞋的织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3)包括鞋垫本体(32)和设置在鞋垫本体上端面的鞋垫编织层(33),在鞋底上端面还设置有供气体流通的多个气道(34),且气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红王思懿王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惠东县鞋业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