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油性修复剂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3282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覆油性修复剂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并运用于老化沥青的滋润和修复。其特征在于:采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作为纤维壁材,油性修复剂作为芯材,通过干湿一步法纺丝将油性修复剂包覆在中空纤维内腔中制备成包含有修复剂的中空纤维。主要步骤如下:(1)将聚偏二氟乙烯粉末中的水分加热脱除(2)将聚偏二氟乙烯融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制成铸膜液。(3)脱出铸膜液中的气泡。(4)将铸膜液和芯液转移至纺丝罐中,开始纺丝。(5)将包含有修复剂的中空纤维收集,封口。

Preparation of hollow fiber coated with oil-based restor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覆油性修复剂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空纤维自修复的制备
,涉及一种包含修复剂的中空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沥青基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或应力作用的影响,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老化和损伤,这些损伤往往隐藏于材料内部而难以被发现。一旦材料内出现这些损伤,就会造成材料结构的不连续性或应力分布不均,从而加快材料被破坏速度和程度,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会造成极其严重后果。因此,一些工程材料在服役期间往往需要频繁的检测维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尝试各种方法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或减缓材料老化过程,自修复材料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条件下自我修复,恢复其本身的功能,自修复材料还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该技术的发展可为解决航空航天,电子科技,道路交通等领域相关材料损伤修复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之前普遍的研究方法是制备包含油性修复剂的微胶囊,然后将微胶囊分散掺杂在沥青基体材料中,通过沥青路面产生微裂纹将微胶囊刺破释放修复剂去修复微裂纹。然而,由于微胶囊包覆修复剂的容量小,不能达到多次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覆有油性修复剂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空纤维的内腔中包有油性修复剂,并且中空纤维壁截面具有孔状非对称结构,该材料被分散在沥青基体材料中时,包覆的油性修复剂从纤维壁中非常缓慢的渗透到沥青基体老化区域,或者在沥青基体材料中产生微裂纹并且微裂纹的尖端应力刺破中空纤维壁引发油性修复剂填充微裂纹表面从而发生缩合反应修复微裂纹。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聚偏二氟乙烯(PVDF)粉末在60℃的电热鼓风烘箱中干燥24小时以完全去除聚合物材料中的水分。根据实验配方,精确称量N,N-二甲基乙酰胺(DMAC)400g的溶剂并倒入装有水浴加热器和四氟乙烯机械搅拌器的1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有油性修复剂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空纤维的内腔中包有油性修复剂,并且中空纤维壁截面具有孔状非对称结构,该材料被分散在沥青基体材料中时,包覆的油性修复剂从纤维壁中非常缓慢的渗透到沥青基体老化区域,或者在沥青基体材料中产生微裂纹并且微裂纹的尖端应力刺破中空纤维壁引发油性修复剂填充微裂纹表面从而发生缩合反应修复微裂纹。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聚偏二氟乙烯(PVDF)粉末在60℃的电热鼓风烘箱中干燥24小时以完全去除聚合物材料中的水分。根据实验配方,精确称量N,N-二甲基乙酰胺(DMAC)400g的溶剂并倒入装有水浴加热器和四氟乙烯机械搅拌器的10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在三口圆底烧瓶中将干燥的PVDF固体粉末100g倒入其中并搅拌均匀。立即密封三口圆底烧瓶的口部,然后在恒定的温度为60℃的水浴锅中水浴加热8h,将聚偏二氟乙烯(PVDF)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铸膜液。将装有铸膜液的三口烧瓶置于真空烘箱中静置脱泡24h。(2)将铸膜液倒入温度保持在60℃的纺丝罐中(图1(a))。在压力为0.15MPa的氮气(N2)下铸膜液从喷丝头被挤出。同时,芯材为油性修复剂,并被加热到70℃,在压力0.2MPa下芯液流过转子流量计,并从喷丝头的中心空腔进入中空纤维的空腔并用作支撑物(图1(b))。离开喷丝头后,铸膜液通过喷丝头和凝固浴之间的距离(15cm)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峻峰张小龙郭岩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