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和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28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和电解装置。该电解槽包括:电解槽壳体;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板,设置在电解槽壳体中;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适配成对,设置在电解槽壳体中;至少一个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流入或流出电解槽壳体;至少一个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从电解槽壳体中流出或流人;其中,第一电解液管与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电连接,第一电解液管与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电源两个电极分别电连接。电解槽的电解液管道同时作为电极端子使用,利用流动的电解液将电极端子上产生的热量带走,有效解决了电极端子的热量累积、温度升高问题。

Electrolyzer and electrolyzer with self regulating temperatur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和电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设备
,尤其是一种电解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和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槽是一种很常见的电化学装置,通常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在电解槽的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去电解液中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得到净化的电解液,或者利用电解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析出,制备相应的物质。通常为了提高电解效率,需要施加较大的电流,但是较大的电流同时会产生其他问题,例如产生大量的热,不及时除去会产生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电解槽的接电端子上,大电流会造成接电端子温度升高,导致电极板温度升高,影响电解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采用一些降温手段,促使电极端子降温,例如,为电极端子增设通风装置,利用流动的空气为其降温,或者为电极端子增加液冷装置,利用流动的低温液体带走电极端子的热量,为其降温。但是,增加的装置往往会增大电解槽的体积和重量,而且需要增加其他配套装置,例如风机、冷却介质、流体泵等等,使用不便,给工业生产增加了额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该电解槽包括:电解槽壳体;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板,设置在电解槽壳体中;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适配成对,设置在电解槽壳体中;至少一个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流入或流出电解槽壳体;至少一个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从电解槽壳体中流出或流入;其中,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第一电极板电连接,第二电解液管与第二电极板电连接,第一电解液管与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电连接。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中,第一电解液管与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的同一侧。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中,第一电解液管与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电解槽壳体中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板和一个第二电极板;第一电解液管为一个,设置在圆筒形电解槽壳体的一端,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设置与第一电极板电连接,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外的部分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第二电解液管为一个,设置在圆筒形电解槽壳体的另一端,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设置与第二电极板电连接,第二电解液管的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外的部分设置与电解电源的另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电解槽壳体中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板和一个第二电极板;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为两个,同时设置在圆筒形电解槽壳体的一个端部,两个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分别设置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电连接;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为两个,同时设置在圆筒型电解槽壳体的另一个端部,两个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分别设置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电连接;其中,与第一电极板电连接的第一电解液管和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与第二电极板电连接的第一电解液管和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电源的另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一电解液管之间的距离,也小于两个第二电解液管之间的距离。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电解槽壳体设置为方形,电解槽壳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板和多个第二电极板,且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适配成对,间隔地设置在电解槽壳体中;第一电解液管的数量设置与第一电极板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电解液管同时设置在方形电解槽壳体的一个侧面,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分别设置与第一电极板电连接,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外的部分分别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第二电解液管的数量设置与第二电极板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二电解液管同时设置在方形电解槽的另一个侧面,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分别设置与第二电极板电连接,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外的部分分别设置与电解电源的另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其中,多个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同一个电解液供液管连通,多个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同一个电解液排液管连通。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第一电解液管和第二电解液管在电解槽外部设置为以电解液相互流通、电绝缘的方式相互连接。进一步,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第一电解液管与第二电解液管通过液泵在电解槽外部相互连通。另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将输送电解液的电解液管道与电极端子合二为一,电解液管道同时作为电极端子使用,利用流动的电解液将电极端子上产生的热量带走,有效解决了电极端子在电解过程中热量累积、温度升高的问题,不仅简化了传统电解槽中必须设置的电极端子,而且实现了电解槽温度的可控制,电解槽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调温效果,具有良好的工业实用性和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2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图3实施例3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图4实施例4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图5实施例5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图6实施例6公开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公开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作为本申请中其它未特别注明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指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本公开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可以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在本公开,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包括:/n电解槽壳体;/n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板,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中;/n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极板适配成对,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中;/n至少一个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流入或流出所述电解槽壳体;/n至少一个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从所述电解槽壳体中流出或流入;/n其中,所述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第一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第二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液管与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槽包括:
电解槽壳体;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板,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中;
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极板适配成对,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中;
至少一个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流入或流出所述电解槽壳体;
至少一个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电解槽壳体连通,用于电解液从所述电解槽壳体中流出或流入;
其中,所述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第一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所述第二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液管与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管与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管与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壳体中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板和一个第二电极板;
所述第一电解液管为一个,设置在圆筒形电解槽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设置与所述第一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外的部分设置与电解电源的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解液管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圆筒形电解槽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设置与所述第二电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外的部分设置与电解电源的另一个同性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调温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壳体中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板和一个第二电极板;
所述第一电解液管设置为两个,同时设置在圆筒形电解槽壳体的一个端部,两个所述第一电解液管设置在所述电解槽壳体内的部分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解液管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宏王海斌隋雄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六零九部队武汉大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