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气囊装置
本公开(thepresentdisclosure)涉及车辆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3-13304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涉及乘员保护装置的专利技术。在该乘员保护装置中,具有在乘员的前方膨胀展开的副驾驶座用气囊和在乘员的车宽方向外侧膨胀展开且一部分与副驾驶座用气囊抵接的帘式气囊。在副驾驶座用气囊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设有通风孔,该通风孔排出在膨胀展开时向内部供给的气体。并且,在帘式气囊中形成有排出用流路,该排出用流路排出来自副驾驶座用气囊的通风孔的气体。因此,在副驾驶座用气囊和帘式气囊膨胀展开时,抑制来自副驾驶座用气囊的通风孔的气体的排出被帘式气囊阻碍。另外,在斜向碰撞等斜撞时,乘员的头部朝向副驾驶座用气囊与帘式气囊之间向斜前方移动,因此为了更可靠地约束乘员,希望使副驾驶座用气囊及帘式气囊膨胀展开时的车宽方向尺寸变大而增大副驾驶座用气囊与帘式气囊的干涉量及干涉范围。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于帘式气囊的排出用流路为在车宽方向上不膨胀的凹槽部。因此,如果为了提高斜撞时的约束性能而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气囊装置,具有:/n帘式气囊,通过从在车辆碰撞时工作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向内部供给所述气体而从顶棚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车辆下方侧膨胀展开;及/n副驾驶座用气囊,通过从在车辆碰撞时工作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向内部供给所述气体而在副驾驶座的前方膨胀展开,并且具备第一侧壁和通风孔,所述第一侧壁构成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且具有在膨胀展开时与所述帘式气囊抵接的抵接部,并且与前立柱饰板分离,所述通风孔设于该第一侧壁中的所述前立柱饰板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2 JP 2018-1709031.一种车辆用气囊装置,具有:
帘式气囊,通过从在车辆碰撞时工作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向内部供给所述气体而从顶棚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车辆下方侧膨胀展开;及
副驾驶座用气囊,通过从在车辆碰撞时工作并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向内部供给所述气体而在副驾驶座的前方膨胀展开,并且具备第一侧壁和通风孔,所述第一侧壁构成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且具有在膨胀展开时与所述帘式气囊抵接的抵接部,并且与前立柱饰板分离,所述通风孔设于该第一侧壁中的所述前立柱饰板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副驾驶座用气囊的第一侧壁中的所述通风孔的车辆后方侧安装有在所述副驾驶座用气囊膨胀展开时将所述第一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牵引的系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气囊装置,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