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19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固定在充电桩本体底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由一个上壳体和两个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面板,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RFID感应器、无线充电线圈和控制器,每个所述下壳体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均安装有有线充电接头,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均安装有充电电量进度LED灯条,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均安装有轮胎轮廓LED灯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无线充电线圈和有线充电接头可以对助动车进行无线或有线充电,提高充电效率,增加助动车充电的安全性,可以有效提减少因助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每年为国家人民减少财产损失。

A kind of wire and wireless charging pile for E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智慧交通智能有线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几乎为零,相关技术的无线充电桩分为无线充电桩和有线充电桩,也是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而电动助动车充电需要车主把车开到家里或门口充电或直接把电池从电动主动车上拆掉,拿到家里充电,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家里或门口区域小,不方便充电,容易造成家里或楼道拥挤,二是直接对电瓶进行充电无人看守容易引起电瓶爆炸而引起火灾,对生命及财产产生极大的损失。为了更好的体现智慧交通,增加助动车充电的安全性,因此设计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当助动车需要充电时,只需要将车停入充电桩充电区域就可以充电,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固定在充电桩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充电桩壳体由一个上壳体和两个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1)和固定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由一个上壳体(101)和两个下壳体(102)组成,所述上壳体(101)的一侧设置有面板(3),所述上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RFID感应器(4)、无线充电线圈(5)和控制器(6),每个所述下壳体(102)上均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中均安装有有线充电接头(8),所述下壳体(102)的外侧均安装有充电电量进度LED灯条(9),所述下壳体(102)的内侧均安装有轮胎轮廓LED灯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1)和固定在充电桩本体(1)底部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由一个上壳体(101)和两个下壳体(102)组成,所述上壳体(101)的一侧设置有面板(3),所述上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RFID感应器(4)、无线充电线圈(5)和控制器(6),每个所述下壳体(102)上均设置有凹槽(7),所述凹槽(7)中均安装有有线充电接头(8),所述下壳体(102)的外侧均安装有充电电量进度LED灯条(9),所述下壳体(102)的内侧均安装有轮胎轮廓LED灯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为U型充电桩壳体,两个所述下壳体(102)均设置在上壳体(101)的底部,且所述上壳体(101)和两个下壳体(102)为一体,所述底座(2)通过螺栓组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两个下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动车有线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地洲智慧能源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