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00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包括电线、金属套、壳体、电线皮套、压块和螺丝;金属套形成有穿孔,电线穿设在穿孔中,电线与穿孔之间为紧配合,电线皮套包覆在金属套和电线配合处的外周;金属套的外周沿其径向凸出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嵌设在电线皮套的内部;壳体形成有通孔,电线皮套穿设于通孔中,限位部位于壳体的内侧;电线皮套的外周对应金属套的位置形成有限位槽,压块嵌设在限位槽中;螺丝穿设于压块并锁固在壳体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线皮套内设置与电线紧配的金属套,提高电线与电线皮套的紧配程度和支撑强度,保证电线与电线皮套之间互相限位,加强电线与壳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电线的防脱性能。

A kind of wire anti fal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防脱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线防脱结构。
技术介绍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现有电源适配器一般包括具有容腔的外壳和配合在容腔开口的盖体,电源适配器的电线穿过外壳或盖体上的通孔并与电源适配器内壁的PCB板连接,而为了防止拉扯电线导致的电线与PCB板脱落,一般在电线和外壳或盖体的通孔之间设置电线皮套作为防脱结构,通孔的侧壁嵌套在电线皮套的凹槽中,以限制电线皮套移位,而电线皮套紧紧包覆在电线的外周,从而达到防止拉扯电线的作用。但是由于电线皮套是橡胶制品,具有质软的特点,电线的摇摆容易导致电线皮套的磨损,或者大力的拉扯可能导致电线皮套从通孔中脱落。上述结构的防脱结构难以同时满足电线的摇摆实验、扭转实验、拉力实验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加强电线与壳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电线的防脱性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包括电线、金属套、壳体、电线皮套、压块和螺丝;所述金属套形成有穿孔,电线穿设在穿孔中,电线与穿孔之间为紧配合,电线皮套包覆在金属套和电线配合处的外周;所述金属套的外周沿其径向凸出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嵌设在电线皮套的内部;所述壳体形成有通孔,电线皮套穿设于通孔中,限位部位于壳体的内侧;所述电线皮套的外周对应金属套的位置形成有限位槽,压块嵌设在限位槽中;所述螺丝穿设于压块并锁固在壳体的内侧。所述压块包括嵌设部和连接在嵌设部两端的锁固部,嵌设部嵌设在限位槽中;所述锁固部形成有螺孔,螺丝穿设于螺孔并锁固在壳体的内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在电线皮套内设置与电线紧配的金属套,提高电线与电线皮套的紧配程度和支撑强度,保证电线与电线皮套之间互相限位,加强电线与壳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电线的防脱性能;此外,电线皮套与壳体之间的配合是通过压块和螺丝锁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应用于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电线1;金属套2;穿孔21;限位部22;电线皮套3;限位槽31;壳体4;通孔41;压块5;嵌设部51;锁固部52;螺孔521;螺丝6;外壳7;PCB板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包括电线1、金属套2、壳体4、电线皮套3、压块5和螺丝6。上述金属套2形成有穿孔21,电线1穿设在穿孔21中,电线1与穿孔21之间为紧配合,电线皮套3包覆在金属套2和电线1配合处的外周。上述金属套2的外周沿其径向凸出形成有限位部22,限位部22嵌设在电线皮套3的内部,以实现金属套2与电线皮套3限位配合,以保证电线1不易从电线皮套3中松脱。上述壳体4形成有通孔41,电线皮套3穿设于通孔41中,限位部22位于壳体4的内侧。上述电线皮套3的外周对应金属套2的位置形成有限位槽31,压块5嵌设在限位槽31中。上述螺丝6穿设于压块5并锁固在壳体4的内侧。上述壳体4的内侧为壳体4装配时面向其内部的一面。上述压块5包括嵌设部51以及连接在嵌设部51两端的锁固部52,嵌设部51嵌设在限位槽31中;锁固部52形成有螺孔521,螺丝6穿设于螺孔521并锁固在壳体4的内侧。在生产中,可以将金属套2压紧在电线1的外周,再在模具中在两者配合处的外周成型电线皮套3。参考图4所示,本技术应用于电源适配器中时,上述壳体4为电源适配器的盖体,电源适配器的外壳7与壳体4配合,电线1连接在电源适配器的PCB板8上,金属套2支撑在电线皮套3与壳体4的配合处,减小了电线皮套3的可形变量,进而防止电线1被拉扯松脱。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在电线皮套3内设置与电线1紧配的金属套2,提高电线1与电线皮套3的紧配程度和支撑强度,保证电线1与电线皮套3之间互相限位,加强电线1与壳体4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电线1的防脱性能;此外,电线皮套3与壳体4之间的配合是通过压块5和螺丝6锁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金属套、壳体、电线皮套、压块和螺丝;所述金属套形成有穿孔,电线穿设在穿孔中,电线与穿孔之间为紧配合,电线皮套包覆在金属套和电线配合处的外周;所述金属套的外周沿其径向凸出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嵌设在电线皮套的内部;所述壳体形成有通孔,电线皮套穿设于通孔中,限位部位于壳体的内侧;所述电线皮套的外周对应金属套的位置形成有限位槽,压块嵌设在限位槽中;所述螺丝穿设于压块并锁固在壳体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金属套、壳体、电线皮套、压块和螺丝;所述金属套形成有穿孔,电线穿设在穿孔中,电线与穿孔之间为紧配合,电线皮套包覆在金属套和电线配合处的外周;所述金属套的外周沿其径向凸出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嵌设在电线皮套的内部;所述壳体形成有通孔,电线皮套穿设于通孔中,限位部位于壳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银盛苏耿傅四海吴健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