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86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包含壳体,壳体设有半开放的空腔,用于放置被测绝缘子的伞裙;空腔包含弧面与底平面,弧面与底平面相接;壳体设有与弧面相对的第一电极,以及与底平面相对的第二电极,以用于接触被测绝缘子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被测绝缘子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得到保证介电系数的测试条件更为趋同,与标准参数或参考介电常数比对更为合理及准确。

A clamp for insulator performance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组件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
技术介绍
绝缘子是用于高压电线连接塔上增加爬电距离的绝缘体,在实际使用的环境影响下,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会降低,因此有必要对绝缘子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测量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式通常有测量介电常数的方式来实现,而作为破坏性的检测不利于绝缘子的再利用,在专利CN201721591402.9,名称为一种可调角度的绝缘子伞裙介电常数测量传感器提供了一种能够夹持在绝缘子上用于测量介电常数的结构,但其电极与绝缘子的接触面积较小,电场耗散较大,测量场不集中时将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其目的在于提高测试电极与被测绝缘子的接触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包含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半开放的空腔,用于放置被测绝缘子的伞裙;所述空腔包含弧面与底平面,弧面与底平面相接;所述壳体设有与弧面相对的第一电极,以及与底平面相对的第二电极,以用于接触被测绝缘子的外表面。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壳体空腔按照绝缘子型号对应设置,使得被测绝缘子伞裙置入或插入壳体空腔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能够分别与被测绝缘子的伞裙的上下表面相接触,从而形成一个等效电容,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连接外部介电常数测试装置,就可以得到被测绝缘子的介电常数,而介电常数相比标准参数越小,则说明绝缘性能下降越多或需要进行更换。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与被测绝缘子的接触性能,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为活动电极,活动范围为脱离或侵入空腔区域。由此能适应更多类型的被测绝缘子,比如被测绝缘子伞裙下表面为弧面时,由于第二电极为活动电极,一方面在被测绝缘子放入空腔时能够尽可能多的将被测绝缘子置入空腔,以方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更好的贴合绝缘子表面;另一方面在被测绝缘子放入空腔后,调整活动电极也能使得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被测绝缘子的贴合度更好,并能够保持相同角度时增大等效电场区域或投影区域等参数,增加被测物等效电容参数值,从而能够相对减少因接触或其他因素带入的误差影响,介电常数的测量结果也更为准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保证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被测绝缘子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得到保证介电系数的测试条件更为趋同,与标准参数或参考介电常数比对更为合理及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包含壳体1,所述壳体设有半开放的空腔2,用于放置被测绝缘子的伞裙;被测绝缘子的伞裙的一部分或一半能够放入空腔2中;所述空腔2包含弧面与底平面,弧面与底平面相接,使得空腔弧面(对应壳体的内侧弧面)能够与被测绝缘子的表面相匹配或贴合。在壳体上固定有定位柱6,并还设有压装定位板4,压装定位板4沿着定位柱与壳体1活动连接,并用于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3压贴固定在被测绝缘子表面。定位柱4可用螺栓设定,并结合螺母可调整压装定位板4的压装位置或压装力度,同时对压装板进行限位。所述壳体设有与弧面相对的第一电极(图中未示出),以及与底平面相对的第二电极3,以用于接触被测绝缘子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靠空腔的一侧呈弧形面,以更好的贴合被测绝缘子表面。在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上还设有接线柱5,以便于测量时的线缆连接;实际使用时,也可将线缆焊接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以减少接触电阻。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为活动电极,活动范围为脱离或侵入空腔2区域,当活动电极脱离空腔区域时,可方便被测绝缘子的放入,放入被测绝缘子后,调整活动电极侵入或伸入空腔区域中,以使得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能够与被测绝缘子的表面相贴合。本实施例中,壳体1至少一侧开有槽口,以便于活动电极的运动,活动电极与压装固定板直接固定连接或通过支杆固定连接,通过支杆连接固定则可以设置支杆具有一定角度,使得活动电极能够贴合壳体表面且减少夹持过程中活动电极与壳体表面的摩擦,以影响活动电极后续使用。当只设第二电极为活动电极时,第一电极可固定嵌装于壳体上,并微凸于空腔中,只设一个电极为活动电极时,调整夹持较为方便。所述第二电极3或第二电极3的投影区域能够覆盖第一电极在底平面的投影区域,投影或投影区域的投影方向沿所述弧面的中部或中位点对应切平面的法线方向。在使用时,无论是外部介电常数测试装置还是电容测试装置都需要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并通电,电极间的电场能够较为集中的穿过被测绝缘子,减少了电场的边缘耗散或误差,不仅使得可测值增大,相对提高了测量准确度或测量精度,在压装定位板的辅助下,能够增加对被测绝缘子的夹持力,从而让壳体能够与被测绝缘子相对固定,减少振动或滑动引起的测量误差。壳体的边缘还可以固定连接绑带,以在被测绝缘子伞裙部分置入空腔后,对壳体与被测绝缘子进行辅助固定,进一步提高测量过程的稳定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半开放的空腔,用于放置被测绝缘子的伞裙;/n所述空腔包含弧面与底平面,弧面与底平面相接;/n所述壳体设有与弧面相对的第一电极,以及与底平面相对的第二电极,以用于接触被测绝缘子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半开放的空腔,用于放置被测绝缘子的伞裙;
所述空腔包含弧面与底平面,弧面与底平面相接;
所述壳体设有与弧面相对的第一电极,以及与底平面相对的第二电极,以用于接触被测绝缘子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为活动电极,活动范围为脱离或侵入空腔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绝缘子性能测试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覆盖第一电极在底平面的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的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峰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