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82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用于各种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中。它有泵体等。其特征在于:泵主体为电潜泵,其外有承压套管,两端有与输送管道相连的连接法兰盘,在出液口3处有封闭环7,承压套管壁上装有密封电缆接头并与可变频电源变换器相连,有标准工业控制介面,其中插有控制适配模块,并通过串口与可和其它设备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相连。由于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方法,控制方便可靠,降低供水能耗。(*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它属于锅炉附属设备,可用于各种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中。现在的锅炉给水泵组,都使用普通定工况电动机和蜗轮离心泵组成的泵组,在使用中,使用专门的可控节流阀门来调节锅炉的供水工况。而锅炉工水工况是与其锅炉的输出,燃料消耗,以及鼓风量相关的,需要随时调节。使用节流控制调节供水工况,使得供水泵效率降低,效率降低50%~20%。同时,锅炉给水泵一般工作在背压状态,泵的输入端也有一定的的压力。使用普通泵组,由于输入的密封问题,容易产生泄漏。而一般锅炉用水都使用纯净软化水,成本较高,漏损后增加运行成本。而且锅炉水量减少后容易产生危险,需增加补水次数,从而增加了维护工作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它可以很方便地控制供水工况,以适应锅炉运行状况,达到节省供水泵电耗的目的。密封性好,减少维护工作量。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有泵体1、进液口2、出液口3,其特征在于泵主体1为电潜泵,在泵主体1之外有承压套管4,承压套管4两端有与输送管道相连的连接法兰盘5和6,在出液口3处有封闭环7,在靠近电潜泵电机的承压套管4壁上装有密封电缆接头8,在电缆接头8外接有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并有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在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中插有与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适配模块11,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与可和其它设备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12相连。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封闭环7与法兰盘6为一体的结构形式示意图。附图3为封闭环7与法兰盘6分为两体的结构形式示意图。附图4为密封电缆接头8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由可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12控制。中央控制计算机12接受其它设备和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把这些信号与存于它本身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在需要改变供水工况时,中央控制计算机12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发出选通与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适配模块11的地址选通信号。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在接收到地址选通信号后,选通相应的控制适配模块11。在控制适配模块11被选通后,中央控制计算机12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发出改变供水工况所对应的频率数值,由控制适配模块11锁存并转换为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所需要的输入量。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改变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从而改变了泵电机的转速,改变了泵的工作工况。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高压进液通过进液口2进入承压套管4中,在做为泵主体1的电潜泵增压下,通过出液口3输出。封闭环7使出液口3与和进液口2相通的承压套管4内腔相隔离,保证电潜泵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两端的连接法兰盘5和6串入到锅炉供水管线中。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可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标准工业控制介面加适配模块和执行部件这种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方法,控制方便可靠,可以使用较复杂的控制策略,使运行参数优化。由于使用可控的可变频电源变换器输出频率的改变来直接改变泵组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了泵的输出工况。不使用节流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供水的电效率,降低供水能耗。而且也可以有较大的工况变化范围,适应锅炉的工作,达到节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由于使用承压套管包在泵主体之外,做为泵主体的电潜泵是处于内外压平衡的情况下工作,其本身并不承受输入液的压力,因而没有高压下的施转密封问题,密封性好,结构简单可靠。无漏损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增加其它形式的传感器,如锅炉压力传感器,液面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在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中插有与这些传感器相连的多块测量适配模块。在工作时,中央控制计算机12使用定时扫描的方法,不断采集这些传感器所测量得到的锅炉参数,以供控制使用。采集的方法是,在定时中断计数产生中断后,中央控制计算机12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发出选通相应测量传感器所连接的测量适配模块的地址选通信号,在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选通相应测量适配模块后,测量适配模块把由传感器得到的模拟量信号转变为数字量后回送给中央控制计算机,以供它处理和控制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泵主体1的电潜泵已是一种成熟产品。该电潜泵可以使用天津电机总厂的QSK系列。也可以使用如专利号为CN91200001的“一种变工况电潜泵”,从而可以方便地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工况。本专利技术中的承压管可以按照普通高压管的设计规范设计制造,甚至可以选用与将接入的供水管道相同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制造方法,使其就成为供水管道的一段。如可以直接使用无缝钢管制造。承压套管4前后两端的连接法兰盘5和6应根据锅炉设计规范设计,它与承压套管4的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但应是有较好密封性的锥螺纹。在本专利技术中,封闭环7与法兰盘6可以是一体的,如附图2所示。也可以是分开的两件,如附图3所示。封闭环7与泵主体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还可以是法兰盘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密封电缆接头8,可以使用已有的防爆电缆接头的形式,在承压套管1内腔端为针型座,并在外缘上有螺纹,电潜泵电机电缆头为带螺母的针型插头,在电缆内充有绝缘液塑体。如附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用来驱动电机转动的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可以使用日本富士公司的G5系列或G7系列逆变器,也可以使用如专利号为CN89209067的“一种大功率数控调压与交流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可以选用美国ME公司(MECHATRONICEQUIPMENTINC.)的I/O32,或是美国OPTO22公司的PB16AH。中央控制计算机12可以选用美国OPTO22公司的LC4控制器,也可以选用美国ME公司的PCS-1工业过程控制工作站,还可以选用普通PC计算机。适配模块11可选用OPTO22公司的DA3或类似的D/A转换模块。权利要求1.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它有泵体1、进液口2、出液口3,其特征在于泵主体1为电潜泵,在泵主体1之外有承压套管4,承压套管4两端有与输送管道相连的连接法兰盘5和6,在出液口3处有封闭环7,在靠近电潜泵电机的承压套管4壁上装有密封电缆接头8,在电缆接头8外接有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并有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在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中插有与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适配模块11,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与可和其它设备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12相连。全文摘要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用于各种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中。它有泵体等。其特征在于泵主体为电潜泵,其外有承压套管,两端有与输送管道相连的连接法兰盘,在出液口3处有封闭环7,承压套管壁上装有密封电缆接头并与可变频电源变换器相连,有标准工业控制介面,其中插有控制适配模块,并通过串口与可和其它设备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相连。由于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方法,控制方便可靠,降低供水能耗。文档编号F22D5/26GK1079033SQ9210358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石行 申请人: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电一体化数控锅炉给水泵组,它有泵体1、进液口2、出液口3,其特征在于:泵主体1为电潜泵,在泵主体1之外有承压套管4,承压套管4两端有与输送管道相连的连接法兰盘5和6,在出液口3处有封闭环7,在靠近电潜泵电机的承压套管4壁上装有密封电缆接头8,在电缆接头8外接有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并有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在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中插有与可变频电源变换器9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适配模块11,标准工业控制介面10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与可和其它设备共有的中央控制计算机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西城区新开通用试验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