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7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该恒压换热装置通过进出水管道系统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连通,包括罐体、换热管、隔板、活塞、顶盖、弹性伸缩件,隔板的外边缘焊接设置在罐体内壁上,活塞设置在膨胀腔的上部,顶盖通过螺钉与罐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恒压换热装置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连通,从而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减少连接点,降低漏水的风险。

A constant pressure heat exchange device for gas heating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暖通领域里,燃气采暖热水炉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其它场所,但由于其使用的部件存在一些设计上的弊端,也使得其运行稳定性无法达到理想水平,主要表现在:1)为生活热水提供热量的换热设备(板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由于水流通道过于狭小,所以容易结垢而发生堵塞,从而使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降低,影响用户使用生活热水,也影响了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使用寿命;2)为保证系统水压恒定的设备---膨胀水箱,由于材质和结构原因,会有皮膜老化、气囊漏气、壳体内壁锈蚀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到水压的恒定,进而影响到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燃气采暖热水炉的使用寿命;3)上述二设备结构独立,占用空间;连接点较多,具有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通过对水路系统的连接整合,达到节约空间、运行稳定、减少漏水隐患、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该恒压换热装置通过进出水管道系统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换热装置包括罐体、换热管、隔板、活塞、顶盖、设置在活塞与顶盖之间的弹性伸缩件,所述隔板的外边缘焊接设置在罐体内壁上,隔板将罐体内部空间分割成换热腔和膨胀腔,所述活塞设置在膨胀腔的上部,顶盖通过螺钉与罐体连接,所述进出水管道系统包括焊接设置在罐体两侧壁上的进水管接头、自来水进水接头、出水管接头、生活热水出水接头。罐体采用具有防腐性的不锈钢材质,内壁光滑,活塞可沿罐体内壁上下滑动。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接头设置在换热腔下端,换热管设置在换热腔内,所述隔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进水管接头焊接设置,换热管的另一端焊接设置在中心孔处。其中,换热管为电解铜材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和防腐性;隔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活塞的下底面与限位台阶的上表面触接设置。活塞外圆周面光滑,活塞采用轻质防水防腐材质制成。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件为弹簧,活塞上表面与顶盖下表面对应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设置在两凸台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内螺纹连接有导杆,所述顶盖对应螺纹盲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导杆穿过并限位的通孔。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外壁粘结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恒压换热装置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连通,从而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减少连接点,降低漏水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及运行原理示意图;图中,1---燃气采暖热水炉;2---恒压换热装置;3---生活热水进出水端;101---循环泵;102---三通阀;103---散热装置;104---补水阀;105---燃气阀;106---燃烧换热器;201---弹簧;202---活塞;203---进水管接头;204---换热管;205---出水管接头;206---罐体;207---自来水进水接头;208---保温层;209---生活热水出水接头;210---隔板;211---限位台阶;212---导杆;213---顶盖;214---换热腔;215---膨胀腔;216---中心孔;217---通气孔;301---生活热水出水阀;302---自来水进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该恒压换热装置2通过进出水管道系统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1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3连通,包括罐体206、外壁粘结设置罐体206外壁上的保温层208、换热管204、隔板210、活塞202、中心位置设置有通气孔217的顶盖213、设置在活塞202与顶盖213之间的弹性伸缩件,隔板210的外边缘焊接设置在罐体206内壁上,隔板210将罐体206内部空间分割成换热腔214和膨胀腔215,活塞202设置在膨胀腔215的上部,顶盖213通过螺钉与罐体连接,进出水管道系统包括焊接设置在罐体206两侧壁上的出水管接头205、自来水进水接头207、进水管接头203、生活热水出水接头209。进一步地,出水管接头205设置在换热腔214下端,换热管204设置在换热腔214内,隔板2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216,换热管204的一端与出水管接头205焊接设置,换热管204的另一端焊接设置在中心孔216处。进一步地,膨胀腔215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211,活塞202的下底面与限位台阶211的上表面触接设置。弹性伸缩件为弹簧201,活塞202上表面与顶盖213下表面对应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凸台,弹簧201的两端分别套接设置在两凸台上。活塞2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盲孔,螺纹盲孔内螺纹连接有导杆212,顶盖213对应螺纹盲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导杆212穿过并限位的通孔217。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燃气采暖热水炉1具有采暖和热水两项功能。在燃气采暖热水炉1启动前,需要对水路循环系统进行补水。燃气采暖热水炉1处于待机状态时,三通阀102的I、J处于通路状态,循环管道S—H—I—J—T—U—R—S处于通路状态,支管道R—Q—P—O处于通路状态。打开补水阀104,自来水进入到上述循环管道和支管道,直到管道内的水压达到规定压力为止。此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本技术恒压换热装置2的活塞202向上滑动,直到膨胀腔215内部的压力和弹簧201的弹力等同为止。在启动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采暖功能时,三通阀102的I、J连通,循环泵101运转,循环管道内的水按照S—H—I—J—T—U—R—S方向循环流动,其中,通过支管道R—Q—P—O连接到恒压换热装置2的膨胀腔215。燃气阀105打开,通入燃气并燃烧时,通过燃烧换热器106把循环管道内的水加热,循环管道内的水受热,体积发生膨胀,膨胀出部分的体积进入恒压换热装置2的膨胀腔215,活塞202向上滑动,直到膨胀腔215内部的压力和弹簧201的弹力等同为止。在关闭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采暖功能时,燃气阀105关闭,不再通入燃气,燃烧停止,循环泵101停止运转,循环管道内的水逐渐冷却,水温降低,体积收缩,恒压换热装置2的活塞202向下滑动,本技术2的膨胀腔内部的水通过支管道O—P—Q—R被压回循环管道,直到膨胀腔内部的压力和弹簧201的弹力等同为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该恒压换热装置(2)通过进出水管道系统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1)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3)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换热装置(2)包括罐体(206)、换热管(204)、隔板(210)、活塞(202)、顶盖(213)、设置在活塞(202)与顶盖(213)之间的弹性伸缩件,所述隔板(210)的外边缘焊接设置在罐体(206)内壁上,隔板(210)将罐体(206)内部空间分割成换热腔(214)和膨胀腔(215),所述活塞(202)设置在膨胀腔(215)的上部,顶盖(213)通过螺钉与罐体(206)连接,所述进出水管道系统包括焊接设置在罐体(206)两侧壁上的出水管接头(205)、自来水进水接头(207)、进水管接头(203)、生活热水出水接头(2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该恒压换热装置(2)通过进出水管道系统分别与燃气采暖热水炉(1)及生活热水进出水端(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换热装置(2)包括罐体(206)、换热管(204)、隔板(210)、活塞(202)、顶盖(213)、设置在活塞(202)与顶盖(213)之间的弹性伸缩件,所述隔板(210)的外边缘焊接设置在罐体(206)内壁上,隔板(210)将罐体(206)内部空间分割成换热腔(214)和膨胀腔(215),所述活塞(202)设置在膨胀腔(215)的上部,顶盖(213)通过螺钉与罐体(206)连接,所述进出水管道系统包括焊接设置在罐体(206)两侧壁上的出水管接头(205)、自来水进水接头(207)、进水管接头(203)、生活热水出水接头(2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恒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接头(205)设置在换热腔(214)下端,换热管(204)设置在换热腔(214)内,所述隔板(2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孔(216),所述换热管(204)的一端与出水管接头(205)焊接设置,换热管(204)的另一端焊接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东王美峰苏德聘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元人工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